中国学者发现精神分裂症伴发抑郁患者大脑结构异常
中国学者发现精神分裂症伴发抑郁患者大脑结构异常
精神分裂症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治疗和预防,一直是精神病学研究的中心课题。
传统医学模式强调生物性的病因,按照这一观点,精神分裂症属于原因不明的疾病。因为,自从发现致病微生物后,人们习惯把各种疾病的病因都看成是单一的因素,如果找不到单一病因就认为是“病因未明”。许多常见疾病都可以认为是病因未明,例如高血压、胃溃疡等。精神分裂症当然也属于这一类。
不过,这一传统概念已有所变化,反映在20世纪70年代以来疾病模式的变化方面,即由原来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化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这意味着对多数疾病来说,其发病不是绝对地取决于单一因素,例如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后不一定就患肺结核(实际上多数不患肺结核),是否患病还决定于本人当时的精神和躯体状况,而这些又和其环境条件密切相关。
就精神分裂症而言,有些人认为它也是由许多因素综合作用引起的。
抑郁症状是精神分裂症的核心症状之一,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占比高达25%-50%,与心理社会功能受损、自杀风险及高复发率均有较为密切的关系。
目前,尚无明确证据阐明伴发抑郁患者具有特异性行为和脑形态学特征。因此,将抑郁症状作为独立的精神分裂症诊断依据始终饱受争议。
对精神分裂症伴发抑郁患者的大脑形态学特征的探索,将有助于加深对这一亚群发病机制的理解,为独立的临床识别和诊断提供实证证据。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张向阳研究组副研究员魏高峡等采用磁共振成像技术,对首发未用药精神分裂症患者和健康对照组成员进行基于表面的形态学测量及抑郁症状的评估。
精神分裂症伴发抑郁患者的异常大脑结构(淡紫色为异常的峡部扣带回)
研究发现,伴发抑郁患者在左侧扣带回峡部表面积以及同一脑区的灰质体积上出现显著增大,且这些异常增大的脑区能够预测其临床的抑郁症状。
结果提示,扣带回的结构异常现象可能是精神分裂症伴发抑郁症状的重要神经生物学标记,对于精神分裂症伴发抑郁疾病的独立诊断识别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Human Brain Mapping上。研究工作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心理所自主部署项目的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