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压床”是因为看到了鬼?其实是一种睡眠障碍——睡眠瘫痪
流言:
半夜惊醒突然发现自己动弹不得、说不出话,很多人有过这种“鬼压床”的经历,“鬼压床”往往还伴随着各种解释不清的怪异现象和感觉,有人还称是因为看到了鬼。
真相解读:
半夜惊醒突然发现自己动弹不得、说不出话,你有过这种“鬼压床”的经历吗?“鬼压床”往往还伴随着各种解释不清的怪异现象和感觉,甚至有人自称看到了鬼。那么,真相到底是什么呢?
“鬼压床” 不神秘 只是意识和身体没同步
小李是公司的一名白领,平时经常加班熬夜。有天早上,她从熟睡中突然被惊醒,感觉自己的意识非常清楚,可以听到周围的声音,但是身体却像被重物压住,呼吸费力还无法动弹。想呼喊家人帮忙,却怎么也张不开嘴,而更让她惊恐的是,她发现眼前竟然有“鬼影”飘过……几分钟后这种状态才慢慢褪去,手脚也可以慢慢活动了。十分害怕的小李立即来到了医院,医生却告诉她,刚刚她经历的其实是一种睡眠障碍------睡眠瘫痪,也就是大家常说的“鬼压床”。
图虫创意
睡眠瘫痪是众多睡眠障碍中的一类,是睡眠觉醒生理过程中的一种功能障碍,常发生在人们熟睡做梦时。我们在做梦时,身体肌肉除了呼吸肌及眼肌外,都处于极低张力的状态,这是为了保护人们在睡眠中随着梦境作出动作而伤害到自己。如果在做梦过程中,出于各种原因,意识清醒但肌肉仍停留在无力的状态,就会出现上文中小李的那种“意识醒了,但身体还没醒”的情况,身体无法自如活动。这种“身体出现不正常状况而大脑又无法解释其缘由”的恐惧感,又进一步引发幻觉现象,给这种常见的生理现象蒙上了一层玄幻的面纱。
压力、睡姿和睡前过饱 易催生睡眠瘫痪
美国有研究报告表明,约40%~50%的人一生中至少会经历一次睡眠瘫痪。那么,哪些情况会导致睡眠瘫痪呢?
首先,睡眠瘫痪的发生多与生活压力有关,常见于青少年以及青年人。作息不规律、生活压力大、经常熬夜失眠、昼夜颠倒等都是引发睡眠瘫痪的原因,而且白天补觉时最容易出现睡眠瘫痪。
睡眠瘫痪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还与睡姿不当有关。有研究发现,面朝上平躺着睡觉比侧身睡觉更容易出现睡眠瘫痪,睡觉时双手压迫于心脏上也有可能引起这种症状。此外,除了睡姿和生活作息的问题,睡前进食过多也是睡眠瘫痪的一个影响因素。饱腹感过强容易引起血液循环不畅,同时鼓胀的胃肠会对周围器官造成压迫,使大脑相应部位的细胞活跃起来,从而诱发睡眠瘫痪、噩梦等。
偶发无需慌张频繁出现则需就医
如果一旦出现“鬼压床”的情况,不要惊慌,可以通过以下方法缓解症状:首先,可以快速活动眼球,让眼球上下左右地运动并眨眨眼;然后活动一下嘴部的肌肉和舌头,然后逐渐开始活动脖子、肩膀、手臂、腿、脚踝和脚趾,等到这些肌肉都可以活动后,最后坐起来活动一下全身。 丹麦和埃及的研究者提出了“冥想四步法”来缓解睡眠瘫痪中的恐惧:首先平静下来,有意识地提醒自己这只是幻觉,并非真实;然后专注幻觉之外的事情,比如愉快的记忆;尝试深呼吸,放松肌肉,不要挣扎着移动身体;最后告诉自己这种体验是普遍的、良性的、暂时的,没有理由惧怕。
图虫创意
睡眠瘫痪通常对人体的健康和生命没有伤害,是心理和生理共同作用的结果。但是如果睡眠瘫痪发生的频率过高,影响到了正常的生活,或者同时出现了其他不适,如在睡眠中经常大声的打鼾、身体抽动、手臂突然甩动等情况,或在睡眠瘫痪中感觉到身体某部位出奇地疼痛,就要提高警惕了,最好到医院进行相关检查,排除器质性病变的可能。如可以进行多导睡眠监测,明确是否有其他的睡眠障碍,同时也可以做脑电图检查除外癫痫,进行头颅MRI检查排除颅内其他病变。如果症状与情绪相关,也可以完善焦虑抑郁量表的评估及心理CT的检查。
将自己调整到“即将入睡”模式可避免“鬼压床”上门
目前,还没有已知的方法可治愈睡眠瘫痪,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改变日常生活习惯,来避免症状的发生。在日常生活中要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尽量避免熬夜,及时排解生活的压力,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睡眠时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光线、温度适宜,这样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
睡前的各项活动安排和身心状态的调整,对睡眠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少吃或不吃东西,尽量减轻入睡时的胃肠负担;避免摄入刺激性食物如咖啡、浓茶、巧克力等;不要用脑过度,提前给大脑一个放松和休息的缓冲时间段;避免情绪激动,过于兴奋和过于悲伤都对睡眠不利;剧烈运动也不适合放在睡前的时间段,但可以做一些轻柔的活动如瑜伽及做小幅度的睡前拉伸,从而帮助减轻入睡困难并加深睡眠,保持一个安静平和的心境。
图虫创意
睡觉的时间长度也要把握好,并不是睡的越多越好,一般以6—8小时为宜;青少年睡眠时间可以相应长一些,达到8到10小时。因为睡眠过多,不仅不会让身体得到好的休息,反而会出现头昏无力、精神萎靡、食欲减退等不适感。
最后想告诉大家,睡眠瘫痪只是一种异常的生理现象,跟“鬼”没有任何关系。搞清楚它的具体成因,遇到的时候也无需过度慌张。我们要破除封建迷信,相信科学,并祝大家都能拥有好的睡眠。
本文由“科学辟谣平台”(ID:Science_Facts)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