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延和自挫行为——伯恩斯
拖延状态很有可能没有那么严重,而且只牵涉一些很小事情,或者是在完成相对直接的与工作相关的报告时遇到麻烦。但是问题的复杂性是一样的——为什么我们经常不利于我们自己利益的方式行事?
拖延和自挫行为似乎是可笑的、让人沮丧的、令人困惑的、恼人的、可怜的,这要看你怎么看。它有一个很人性化的特点,它非常广泛,我们每天都会撞上它。作家、哲学家,以及历史上所有人类都一直在想法为人类的自挫行为寻找一种解释,著名的理论有:
1、你是懒惰的。这是你的“本性”。
2、你希望伤害自己,承受痛苦。你要么是喜欢感受抑郁,要么就有一种自毁冲动,一种“死亡意愿”。
3、你是被动进攻,希望通过无所作为来挫败你周围的人。
4、你肯定会从拖延和无所作为中得到某些“好处”,当你抑郁时,你在享受着关注。
每一种这样的著名解释都代表了一种不同的心理学理论,而每一种解释都是不准确的!
第一种是“特点”型:行为好像是一种固定不变的人格特点,是从“懒惰纹理”中延伸出来的。这种理论的问题是它只给问题贴上了标签,而没有对它加以解释。仅仅贴上“懒惰”的标签是没用的,而且会打击自己,因为它给人创造了一种错误的印象,好像动机缺乏是不可逆转的,是天性的一个组成部分。这种思维方式不代表一种科学有效的理论,但是却是认知扭曲的一种(贴标签)。
第二种模式暗含的意思是自己希望伤害自己并承受痛苦,因为在拖延中有一些东西是令人愉快的或是值得的。这种理论是如此滑稽可笑, 不过有相当数量的心理治疗医师广泛而又热情地支持这一理论。如果觉得自己和其他什么人喜欢抑郁并喜欢无所作为,那就要注意,抑郁是人类所受到的伤害中最令人痛苦的形式。没有人是真的喜欢痛苦的。
如果仍然认为自己喜欢痛苦和苦难,那么不妨做一个夹子测试。拿起一个夹子,轻轻夹住指甲盖,当越绷越紧时,就会体会到越来越痛苦。现在自问一下——确实是一种享受吗?确实喜欢这种痛苦吗?
第三种假设——“被动进攻”——代表了许多治疗医生的想法,他们相信抑郁行为可以基于“内在愤怒”得以解释。不做为可以看作是被幽闭了的敌意的一种表达,因为它通常会让你周围的人感到恼怒。这个理论的一个问题是,大部分抑郁病人或者有拖延习惯的病人并没有觉得特别愤怒。憎恨有时可以归结为缺乏动机,但是通常并不是问题的中心所在。尽管家庭有时会对抑郁病患者的抑郁感到沮丧,不过他们或许并不希望家庭以这种方式对自己作出反应。事实上,在许多情况下,他们害怕家人不高兴。这意味着自己想通过无所作为来使家人感到沮丧,这种说法是对自己的一种侮辱,也是不真实的。这种暗示只会让自己感觉更糟糕。
最后一种理论——肯定会从拖延中得到某些“好处”——反映了一种更直接的、行为导向的心理学。情绪和行为被看做是来自于环境的奖惩。如果觉得抑郁,并且什么也没做,那么这种行为就会以某种方式得到回报。
这里边还是有一些真理成分的;抑郁病人有时确实从试图帮助他们的人那里得到了一些实质性的支持和宽慰。不过,抑郁病人很少能享受到他所受到的关注。因为他深深地倾向于贬低这些关注。如果你是一位抑郁病人,有人告诉你他们喜欢你,你或许会想:“他不知道我有多糟糕。我不配这种赞扬。”意欲和沮丧没有真正的回报。理论只不过是在咀嚼别人剩下的残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