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竟然给患者开「无效」药 | 请您评评理·协和八
本期关键词
安慰剂治疗 & 患者自主性
案例呈现
本案例根据真实案例改编
刘女士,50岁,因 月经期不规律,同时伴有焦虑、心慌、经常出汗、失眠就诊于妇产科王医生的门诊,王医生诊断为 围绝经期综合征,即 更年期综合征,予以激素替代治疗,出汗、心慌等客观症状有了明显缓解。
但是刘女士依然十分焦虑,在王医生进一步和患者沟通中得知:由于 刘女士的母亲就是在她这个年纪因 子宫内膜癌过世,她对于自己的健康状况也非常担忧,以至于开始严重影响她的情绪和生活。
王医生推荐她到 心理医学科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但是刘女士果断拒绝,怕身边的人听闻后认为自己得「精神病」。多次劝说及开导无效后,王医生心生一计—— 给患者开具一种无害但也无法预防子宫内膜癌的保健药,并声称这是治疗子宫内膜癌的「特效药」。刘女士服用后果然她的焦虑和失眠有所缓解,也因此对王医生信任有加,坚持数年随诊开药。
不过直到某一天,她突然从朋友口中得知自己所服药物只是保健药,并无预防子宫内膜癌的功效。 刘女士当晚再次失眠,第二天便将王医生告至医院,称医生骗她吃无效药,收取黑心钱,要求王医生偿还多年药费;而王医生则无比委屈,反驳道这属于安慰剂疗法。
请您评评理:你怎么看待安慰剂疗法?
医疗指征
【安慰剂效应(placebo)】
不同时代的学者对安慰剂效应的认知也不同,不过大体来讲,安慰剂效应就是指针对疾病具有非特异性的治疗效果,主要依靠精神心理作用起效。安慰剂疗法的目的主要有以下2点:
1)作为试验性研究的对照,消除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因为安慰剂效应造成的差别;
2)实际临床治疗。
不过既然安慰剂作为非特异性治疗而依然有效,就自然存在一项最重要、也最特殊的要求:需要使使用者相信该治疗有效——即使有时候需要「欺骗」患者。
实际上,从下表可以看出,不同人群看待同一治疗的角度或许是完全不同的:
*原文为顺势治疗,本处改编只为举例,并非真实情况,如有冒犯,小编表示十分抱歉。
对于安慰剂是否有效,科学界早已有诸多研究,虽然我们经常忽略心理因素,不过结果显示许多安慰剂,不论手术或是药物或是「咒语」,都是有实在疗效的:高血压、帕金森、重度抑郁症等研究中使用的糖片安慰剂,不仅使患者自主感受改善,同时对于客观指标也有明显的提升。
那么是否为了达到更好的安慰剂效应就一定需要欺骗呢?
——其实不然,最关键的在于患者本人对于治疗的正向预期。也就是说如果 患者真的想相信安慰剂有效,即使知道自己吃下的是安慰剂也会有效果。正如所谓的 「自证预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你相信某件事情会发生,那么它发生的可能性就会更大。
只不过往往靠「善意的谎言」操作起来更加容易。
小编导读
——TED-ED 「The power of the placebo effect」by Emma Bryce
安慰剂效应是一种很宽泛的概念, 有些人理解就是可悲地去相信不可能发生的事情,有些人理解就是信仰的力量。究竟是如何起效,小编也不清楚,不过可以确定的一点—— 「安慰剂效应」绝对不等同于「无效」。
虽然我们经常把—— 要有信心战胜病魔——挂在嘴边,但真正相信靠心理调整来治疗疾病的或许不多,这也就是为什么一些患者听到自己接受安慰治疗的第一反应,不是自己病入膏肓无药可医,就是黑心医生欺骗无知患者。
其实,安慰治疗对于某些情况或许是更好的选择——比如一些不明原因的功能性疾病,像疑病、焦虑、疲劳、肠易激等。 不过真正给出安慰治疗的建议之前,甚至要更加谨慎地排查器质性疾病,以免延误病情。
安慰治疗本身就是没有所谓指征的,因此对医生本身是一个更大的考验。不过我想激怒刘女士的不仅在于质疑药物是否有效,更多的可能是源于王医生「欺骗」她的这种行为。
那么请机智的朋友们一起来讨论一下,安慰治疗是否应该?这种为使患者获益而善意的「欺骗」是否又是合理的?
E. L. Trudeau(墓志铭)
偶尔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
To Cure Sometimes,To Relieve Often,To Comfort Always
参考文献
Perimenopause – A Real Woman’s Story
Klaus Linde et al, Placebo interventions, placebo effects andclinical practice, Phil. Trans. R. Soc. B, 2011, 366, 1905–1912
Wilhelm, M., Winkler, A., Rief, W., & Doering, B. K. (2016). Effect of placebo groups on blood pressure in hypertension: a meta-analysis of beta-blocker trial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Hypertension, 10(12), 917-929.
Benedetti, F., Colloca, L., Torre, E., Lanotte, M., Melcarne, A., Pesare, M., ... & Lopiano, L. (2004). Placebo-responsive Parkinson patients show decreased activity in single neurons of subthalamic nucleus. Nature Neuroscience, 7(6), 587-588.
Walsh, B. T., Seidman, S. N., Sysko, R., & Gould, M. S. (2002). Placebo Response in Studies of Major Depression: Variable, Substantial, and Growing. JAMA, 287(14), 1840-1847.
文中图片、视频均来源于网络
并请期待本周日-「热议评述」
案例:北京协和医学院 人文学院讲师 张迪
审核: 大长杆君 、金眐银台 、 曼陀罗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