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抑郁症和自闭症的区别:别再让“自闭”变流行

文 / 健康生活从今天开始
2020-12-18 09:18

我们不仅一次在电影、电视剧等影视作品中看到这样的桥段:

因为从小家庭生活环境的原因,男女主角或者配角的孩子突然就患上了“自闭症”,然后剧情就开始描述这对父母养育孩子多么不易,并开始反省自己之前对于孩子的教育和陪伴的疏忽。

结局必然也是大团圆,感人肺腑的亲情融化了“自闭症”的坚冰,孩子脸上又重现了笑容,在父母的陪伴下变成了一个幸福又正常的孩子。

又或者是在各大社交平台上看到年轻人发出感叹并配上几张美美的自拍:“朋友真的很重要,要不然容易得自闭症”。

还有那个前段时间被疯传的表情包:我自闭了。

就算是陈奕迅歌里唱的做一个“外向的孤独患者有何不可”,人家唱的也不是做一个“外向的孤独症患者”,概念的混淆往往只是一字之差。

而这些都和临床上的抑郁症、自闭症扯不上任何关系。

今天大班长就来和大家好好聊聊抑郁症和自闭症到底有什么区别?真实的自闭症究竟又是什么样的?

自闭症和抑郁症的区别

*截图来自网络

首先,很多人都会有的一个误区就是:自闭症是后天形成的,再加一句:因为家庭环境导致的。

病理特征

还是先解释一下自闭症吧,自闭症又被称为孤独症,全称为自闭症谱系障碍,是一组起病与儿童发育早期的一种先天性大脑发育障碍性疾病。划重点!先天性疾病!

目前自闭症的病因未明,以社会交往的沟通障碍、兴趣狭窄以及重复刻板行为为核心特征。划重点!病因未明!

但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差异明显,因此自闭症的诊断难度较大,过程极为复杂。划重点!谱系之间差异明显!

*谱系障碍最新版的美国《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DSM-V),将广泛性发育障碍改为孤独症谱系障碍,其中包括典型自闭症、阿斯伯格综合征、童年瓦解性障碍以及未分类的广泛性发育障碍等。

自闭症人士的兴趣狭窄,可以不停歇地进行某项活动、把玩同一个物品或者出现一些重复刻板的行为来进行自我刺激(如抖手、转圈等)。

他们对社交几乎没有动机,又因为语言以及行为方面的一些障碍让他们无法应对社交环境,不懂得社交规则。

还有一些自闭症人士会出现感知觉异常,无法接受稍强的光线或者某些声音,可能因为痛觉异常会出现自伤等自我攻击行为来自我刺激。

而抑郁症的发病既有遗传原因,也有社会、心理和生理原因,是这些因素复杂的相互作用产生的结果。

在生活中遇有不利事件(失业、丧亲之痛、心理创伤)的人更易罹患抑郁症。抑郁症可导致更大的压力和功能障碍,影响患者的生活并加剧抑郁症状。

抑郁症主要表现为2周以上的情绪低落,感觉到生活失去意义,自我评价过低,并且常伴随出现失眠、食欲减退、体重减轻等躯体症状。

抑郁症发病时,对任何事情都没有兴趣,哪怕是曾经的爱好如今都会觉得索然无味。拒绝社交,少言寡语。

常有自残行为,有结束生命的冲动或者尝试。抑郁症患者缺少行为的动机,虽然他们具备行为的能力。

自闭症的孩子为什么患上自闭症,既不是全因家庭环境导致的,也不是后天形成的,直到目前医学界也没有明确自闭症的发病机制。

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你出生的时候没有自闭症,那么你以后也不会有。

男女比例

自闭症患者的男女比例大约是4:1,因此也有学者说“自闭症是极端男性思维的表现”。

但患自闭症的女性经常会被漏诊,因为她们更善于伪装自己来迎合社交需求。

所以自闭症的女孩和男孩即使都表现出同样的症状,女孩子也会被认为是害羞、文静,而不是“自闭”。

而抑郁症患者的男女比例大约是1:2。男性患者常表现出冲动、易怒、急躁或者一些暴力行为会被大众默认为是“正常的”,有时甚至连他们自己都意识不到。

而即使诊断出抑郁,男性也不愿意求助,因为他们认为抑郁症更像是一种“女性病”。

分类

自闭症按照能力程度大致可以分为:轻度、重度、重度;按照功能可以分为:高、中、低三种功能。

高功能自闭症人士可能只有社交障碍和刻板行为等一些核心特征,智力正常,能正常工作;

中、低功能的孩子可能会伴随有语言障碍和智力障碍,缺乏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需要长期甚至终身看护。

这也就是为什么有些自闭症的孩子是艺术“天才”,而有些自闭症孩子却还会在家门口走失 —— 但媒体在对这些事件进行报道的时候,却统称为自闭症。

抑郁症有多种分类的方式,包括内源性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反应性抑郁症、隐匿性抑郁症、产后抑郁症等等,按照程度也可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

轻度的抑郁症患者虽然有明显的精力减退、有睡眠障碍,但基本可以继续生活;

中度抑郁症患者明显不愿意参与社会生活;

重度则几乎无法维持正常生活,常出现幻觉或自杀想法及行为。

诊断

由于自闭症更多的是一种表象的行为障碍,且发病主要集中在儿童早期,所以自闭症的诊断主要依靠行为观察。

目前还没有可以依赖或者可以筛查的生理指标,在怀胎和刚出生时都无法准确检测出孩子是否有自闭症。

抑郁症主要通过沟通与心理测评来进行诊断。轻度的抑郁症可以去普通的心理科,如果有需要的话医生会转介到精神科。

治疗方法

因为自闭症并非一种心理疾病,依靠普通的心理疏导无法减轻孩子的症状,所以自闭症的治疗并不是去“看心理医生”那么简单。

*截图来自网络

自闭症的治疗也可以称之为干预,目前唯一有效的方法是专业的行为引导,而非药物。

这类的行为治疗利用行为学基础来建立孩子的规范性行为、正确的社交行为等,减少自闭症的核心症状。

抑郁症的治疗还是以药物治疗为主,心理治疗为辅。根据世卫组织的治疗建议,卫生保健提供者可以提供心理治疗,如行为激活、认知行为疗法(CBT)和人际心理疗法(IPT)。

可以给患者提供抗抑郁药,如选择性血清素再摄取抑制剂(SSRIs类)和三环类抗抑郁药,都能有效控制和调节抑郁情绪。

别让“自闭”变成流行

1989年一部以讲述自闭症患者的生活为题材的电影《雨人》,包揽了当届奥斯卡4项大奖,也因为它的空前影响,第一次让社会边缘的自闭症人群出现在了主流大众的视线里。

Rain Man, Dustin Hoffman and Tom Cruise《雨人》剧照曾经的文艺作品能很好地起到科普的作用,用一种能直击人心的情感力量让普罗大众都能看到和理解这群社会中的“隐形人”。

很多人也可能是通过这个影片才第一次了解到自闭症群体存在,也认识到他们所认知的世界和我们眼中的世界有多么的不同。

然而,随着“自闭”这个词的流行,它却变成了一些人制造噱头、招揽流量的手段。

特殊人群花费了多少精力才得到社会的一点认同,才普及了一点基础知识,这些努力全被流量一夜推翻。

这些大火的文艺作品喜欢随意套用“自闭症”的人设,将角色的背景故事渲染成因家庭环境恶劣而导致的不幸,让大众对这个病症的误解更深。

我们很乐意看到大众对自闭症的讨论,引起大家对自闭症群体的关注,但我们也万分希望能传播科学的知识和观点。

因为只有正确的认知,才能提升社会对自闭症患者的接纳,因为每一位自闭症患者的生存环境,都关系到一个家庭的幸福。

我们尤其应该注意的一点就是避免大众的认知重新回到“冰箱母亲”的年代。

这个理论最早是由Leo Kanner提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它都被广泛认可,想当然地觉得是母亲对孩子的冷漠造成了自闭症。

这种理论对当时自闭症儿童的家庭造成了严重的伤害,让他们既要承受孩子生病的痛苦,还要承受社会的指责。

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这个理论才开始慢慢被科学的研究否定,它的提出者Leo Kanner最终也认可“冰箱母亲”理论是完全错误的。

自闭症的研究花了几十年才正式推翻“冰箱母亲”的理论,而影视作品中刻画的“失职父母”的形象却又被深深刻在了大众的心中,这个toxic的理论又死灰复燃。

这不仅会给现实中真正的自闭症儿童的家庭造成巨大的伤害,这些孩子的妈妈们可能也因此自责愧疚,也可能承受外界异样的眼光。

还有将孤独症(自闭症)和抑郁情绪混为一谈、喜欢用“我自闭了”,“我觉得我是自闭症晚期”来形容自己的年轻人,希望你们也能读到这篇文章。

写在最后:

随着自闭症患病率的攀升和大众对自闭症关注的提升,近年来在影视作品中也不乏有自闭症的主题,这些优秀作品的出现对于自闭症知识的普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但我们希望这些作品在受到大众喜爱的同时能够更严谨地去向大众传递关于自闭症的知识,因为现实生活中有千千万万个自闭症患者家庭,他们需要获得科学的自闭症认知,才能用专业的方法帮助自己的孩子。

而社会也只有对自闭症有了科学的认知,才能更好地帮助孩子们融入这个大集体,全身心地接纳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