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医“声”」小心!你的情绪可能“饿了”

文 / 佳音健康达人
2020-12-07 09:33

明明不饿却想吃东西,根本不渴偏灌下奶茶……如今,不少人群都因为在吃的问题上“受心情引诱”,从而引来体重增高、减肥困难等问题。

有很多因素会让我们在不知不觉间暴饮暴食——

比如吃自助餐时,有些朋友认为要把“花出去的钱吃回来”,导致吃完自助后撑得扶着墙出来;

再比如有些女性朋友情绪崩溃时,通过食欲上的快乐来调节情绪、缓解压力;

还有聚餐时,大家很容易受到他人饮食习惯影响,以至于已经有饱感,但还会尝遍餐桌上的菜......

以上情况你有过几次呢?偶尔一次暴饮暴食可能只会导致消化不良,但若长期如此,身体受到的危害可不止这一点,暴饮暴食所导致的危害,比你想的还要多!

1、大叔突然变贪吃 原来身体里藏有两种“饿”

许大叔说,最近几个月,自己变得特别“贪吃”,每天晚上八九点时根本不饿,但是一到这个点,他就开始觉得“胃里发嘈”,不吃东西就闹心。仅在这段时间,他就吃光了数公斤饼干、几大袋蛋糕,这让他的体重明显增加,衣服都变紧了。

对自己这“来路不明”的食欲,许大叔颇为担忧,总觉得不对劲。思来想去,他于前日来到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省中山医院)就诊。检查发现,他的肠胃无异常,血压、血脂、血糖、肝肾功能也都在正常范围。“那我到底是怎么了?”许大叔更担心了。

全科门诊医生罗玮进一步询问得知,许大叔的妻子在数月前去外地帮忙带孙子了,他自己留在武汉。“以前每天晚上,我和妻子都去江边走走,现在到了晚上我却基本不出门了。”许大叔叹了口气说。罗玮于是告诉他,由于突然和妻子分居两地,他中了情绪的招。

“我们的身体里存在着两种饥饿。一种是生理需求,当胃里的东西消化完,就会把信号传给大脑,产生饥饿感,这是真饿;另一种则是胃里就算满满的,也仍然非常渴望食物,这就是情绪在捣乱。”罗玮介绍,紧张、焦虑或突然面对生活中的改变时,就很容易出现第二种“饿”。

许大叔听了后坦言,自从妻子去外地后,他的生活变“空”了,每天对什么事都打不起精神,吃东西确实让他觉得满足。罗玮建议他尝试变换作息方式,通过一些小调整尽快适应生活中的变化。

2、女子喝奶茶上瘾 原来是大脑的“情绪奖励”

31岁的职场骨干汤小姐,最近两年非常迷恋奶茶。只要路过街上的奶茶店,她就会忍不住进店购买,而且一定会选全糖,多的时候一天能喝上七八杯。这么多甜腻的饮品下肚,身高1.60米的她,最近一年明显胖了两圈,“体重长了十多公斤。”上个月单位体检查出汤小姐血糖偏高,她这才警惕起来,昨日她专程上医院想解决“奶茶上瘾”。

罗玮了解到,汤小姐个性要强,工作上非常拼,总在不断挑战重要的工作项目。她直言自己从小就不服输,虽然工作压力大,经常焦虑,但她从不放弃。至于奶茶,她也非常清楚喝太多对健康不好,但是一想到平时那么辛苦,应该宠一下自己,于是喝下一杯又一杯。

“你这是典型的情绪奖励。”罗玮告诉汤小姐,人的大脑中有一种奖赏机制,会通过吃喝来达成精神上的享受,从而获得愉悦感,以此缓解焦虑或压抑的情绪。

医生指出:“许大叔的情况,是大脑借饥饿感帮他转移注意力,缓解妻子不在家的寂寞和紧张;汤小姐的‘瘾’并非真的上瘾,而是她极少有放松机会,因此大脑就形成奖励机制,借此安抚她潜在的情绪问题。”

心情好,吃;

心情不好,吃;

觉得太累,要吃;

休息在家无聊时,也选择吃;

……

因情绪带来的过度饮食,

最直接的后果就是食源性肥胖。

医生建议,大家在吃的问题上要更理智一些,别轻易被情绪左右。尤其是工作辛苦、疲倦的上班族们,一定要养成健康、科学的饮食习惯,尽量调剂、充实生活,拥有了健康的身体、愉悦的心情,才是对自己最好的奖励。(文:罗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