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患者的“贪婪”,精神洁癖的危害

文 / 健康防护
2020-11-30 10:02

接上回:有一种说法是“太善良了所以得了抑郁症”,说得对吗?

因为一个“贪婪”,迷茫青年和未来的他争论起来。迷茫青年觉察到自己在较真,但却难以说服自己放弃这种行为,未来的他试图避免冲突,却发现自己的解释趋向诡辩。

贪婪当然是个糟糕的词。即便带上引号,加以特殊解释,还是会让人感觉不舒服。迷茫青年对未来的他用“贪婪”解释抑郁症成因非常不满,心里面却也明白这样的解释并不是毫无根据的胡扯。抑郁症患者闷闷不乐,不就是因为无法做到知足常乐?

当然,承认自己的错误是天下第一困难的事情。即便明白我们的大脑可以根据功能特征分为理性的“我”和感性的“我”两种形式,犯错误的其实是“感性的我”,承认错误仍然非常非常困难。感性的我掌握着自动化反应系统,理性的我想要通过控制化反应系统战胜自动化反应系统,必须放低身段,坚决杜绝说教,以情动人而不是以理服人。

迷茫青年听未来的他说乐观基因悲观基因,不满地说:“嫉妒和愤怒是情绪,贪婪是情绪吗?你把这三个并列,当作破坏善良天性的因素,没道理。”

未来的他想了想说:“贪婪可能的确不属于情绪,贪婪是欲望,是需求得不到满足时产生的动机,所有负面的、消极的情绪都和贪婪有关。”

迷茫青年说:“如果饿了,渴了,累了,倦了,厌烦了,希望得到满足,也是贪婪?”

未来的他苦笑:“怪我用词不当。我想表达的意思是,抑郁症患者的心理需求比一般普通人要强烈,更不容易被满足,我说了,这种需求不属于有意识的或潜意识的行为,是无意识的或者说存在生理层面的微妙结构的。”

气质天生不同

迷茫青年长吸一口气,重重地吐气,然后说:“算了,没什么意思。我明白你想说什么。按照体液气质论,有人天生属于抑郁气质,我大概就是这样。很小的时候,如果我做了一件事没有人看到表扬我,我会感到很失落,有人看到表扬我,我会感到羞愧觉得自己配不上别人的表扬。从有记忆以来就是这样,事情顺利不觉得欣喜,事情不顺利觉得一点不稀奇,事情好到大家都称赞我,我会觉得很焦虑。”

未来的他也长出一口气:“抑郁气质的婴儿可能属于高需求的宝宝,敏感脆弱总是哭闹,如果父母能够克服困难总是及时给予抚慰,抑郁气质可能会消减很多,如果父母使用哭声免疫法,让孩子哭到自动放弃,长大后就更容易患上抑郁症,因为从小就学会了悲观,认为有些事情做不到就是做不到多么努力都没有用。”

迷茫青年突然有些兴奋地问:“你能穿越到我们刚出生的时候吗?你刚才说的能不能得到验证?如果能够穿越,心理学将会突飞猛进啊!”

未来的他有些哭笑不得:“哪里有你说得那么简单?可能有人偷偷那样做,但官方不允许那样做,担心引发不可预测的后果。”

迷茫青年很失望:“那还有什么意思?没有总结出时空规律你们怎么发现时空穿越的技术?如果知道基本规律,就不能推论出可能出现的结果?”

未来的他摆摆手:“有禁令,我不能和你讨论这些。我突然想到另一种解释,有人认为抑郁症患者存在精神洁癖,虽然描述上和完美主义有些相似,但是和NLP的理解层次理论结合起来了,就有了更强大的解释力。”

迷茫青年看着投影在墙上的模型说:“如果把身份与自我意象、自我认知对应起来,精神对应什么呢?超越自我的力量?”

唯有意义可超越

未来的他笑着说:“可以这样理解。超越自我的是什么,是‘意义’,所以,抑郁症患者对意义的追求非常迫切、持久。有意义,这是最强大的疗愈力量,包含了希望、秩序和价值等很多重要的心理元素。”

迷茫青年点了点头:“有希望做到想要做的事,才会有意义,要做的事情是值得做的,才会有意义,付出有回报,有精神层面的回报,就是有意义。这些容易理解。秩序呢?”

未来的他解释说:“秩序代表了理解,理解世界,理解人生,理解人类,理解人自己,不理解的时候觉得没有意义,理解了,就会觉得有意义。

迷茫青年若有所思:“精神洁癖其实是缺乏秩序感,对现实世界缺乏理解,对不对?”

未来的他回答说:“可以这么理解。在《象与骑象人》里,提到一个概念叫‘跨层次一致性’,提到一个见解,‘当人们肉体、心理及社会文化三个生存层次的生活连贯一致时,人就会找到人生的意义’。抑郁症患者缺乏意义感是因为存在身心冲突,冲突破坏秩序。”

迷茫青年问:“怎样建立秩序,怎样做才能理解这一切?”

未来的他说:“人本就是矛盾的综合,《象与骑象人》讲到,‘我们是骑象人及大象的组合体,我们心理的健康取决于两者的协调合作’,个体选择让人自私自利,‘为了争夺资源、享受快乐及名声,无所不用其极’,群体选择让人寻求归宿,‘需要爱及依恋’,‘愿意牺牲小我,成就大我’,而且人和很多其他哺乳动物一样有‘让事情发生’的冲动,这种冲动来自‘效能需要’,我觉得我们可以把这种需要理解为自我决定论的‘自主需要’,总之,人和这个世界一样复杂,想要找到意义并不容易。”

非黑即白怎么破解?

迷茫青年问道:“所谓的精神洁癖,是不是可以理解为非黑即白的思维,或者理解为缺乏包容性,不能将更复杂的、包含各种矛盾冲突的东西吸收到自己的心灵世界?”

未来的他笑着点头:“当然可以这样理解。不过,结合‘跨层次一致性’理解更接近事实,思维与经验、感受有关,人的感觉、知觉、欲望、认知彼此交织才会形成思维。非黑即白,不是好的就只能是坏的,这与生物趋利避害的本能是一致的,如果生物、生理层面上总是得到截然对立的反应,就更容易形成精神洁癖。”

迷茫青年说:“我好像明白了,又好像什么都没有明白, 怎样避免非黑即白?”

未来的他想了想,解释道:“最简单的方法是增加分类,增加分类最普遍的方法是划分不同级别,比如国外采用五分制评定成绩,心理测试通常至少有三个类别,五个、七个表示程度深浅的类别也很常见。只要习惯使用这样的方法去思考,自然就能避免非黑即白。”

迷茫青年笑着说:“分数有不同级别,可是我们还是习惯用‘考得好’和‘考得不好’这种截然对立的评价方法,感觉很奇怪,或者说,很有趣。”

未来的他也笑了:“细菌病毒无处不在,我们的免疫系统需要做的是维持平衡,而不是隔绝所有微生物,在人体内部生活着无数细菌,据说比人类的细胞还要多,这个世界不是黑白两色而是绚丽多彩,黑白对立的思考方式属于人类童年时期的遗产。”

补充说明:上一节试图删减,后来放弃了,人物自有其特性,我信了。贪婪这个词有点伤人,但是,生命复制自身的冲动不贪婪?生之贪婪。应该以中立的立场去看这个词。这一节提到的精神洁癖、非黑即白我认为非常重要,我们至少要划分三个类别,不要在好与不好之间剧烈动荡,而要发现不好也不坏的更普遍存在的中间状态。如果能发现更多状态就更好。不满意,没有不满意,满意。不满意,不是特别满意,没有不满意,不是特别不满意,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