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抑郁症怎么办?别慌!医生给你4个方法来勇敢面对!
作者: 冯威(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心理治疗是治疗抑郁症的辅助手段之一,能提高来访者解决问题和适应环境的能力,促进康复,预防复发。
但说起心理治疗,似乎总能带来一种神秘感。本文,我们就来简要了解几种常用的心理治疗技术。
一、认知行为治疗
认知行为治疗(Cognitive-behavioral therapy,CBT),是通过改变来访者对自己、他人、事件的看法与态度,来消除不良的情绪和行为,重点在于改变你的信念、期望和应对能力。
CBT 基于这样的理念:思想和感受在我们的行为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消极的想法在脑海中自动发展,并被认为真实的,往往会对一个人的情绪带来负面影响。
例如,一个特别关注空难事故的人,会越来越坚信飞机不安全,进而在出行时极度排斥坐飞机。
抑郁症患者遇到生活中的挫折后,常常无端自责,夸大自己的缺点,忽略自己的优点,习惯性认为“我不好,我不受欢迎,别人不喜欢我”,坚信自己是一个失败者,并且将失败的原因都归到自己身上。但这些观点常常是扭曲的,与现实不相符合。
认知行为疗法的目标是教会患者:虽然你不能控制周围世界的每一方面,但可以控制自己如何考虑和处理生活中的事情。
在治疗过程中,治疗师会通过与来访者交谈,帮助识别有问题的思维,这个技术被称为“功能分析”。
随后,治疗师会侧重于引起问题的时机行为,让来访者在行动中改变这种不合理的想法和思考方式,从而消除不良的情绪和行为。
每次治疗后,治疗师会布置家庭作业,使来访者学会在日常识别不合理的认知,以及用更为积极的思维看问题。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二、人际心理治疗
抑郁症通常在一定的社会人际背景下产生,如婚姻破裂、失业、亲人去世、搬家、退休等。这些负面事件与抑郁症状相互影响,让患者难以维持正常的生活、工作和人际关系。
人际心理治疗(interpersonal psychotherapy,IPT)聚焦于这些和抑郁症状相关的人际问题。
治疗中,心理治疗师会通过一些询问技巧等,帮助来访者逐渐理解抑郁症状和自己的人际状况之间的关系,学会应付当前的人际问题,培养处理人际关系的新技能,使抑郁症状逐步缓解。
人际心理治疗属于短期限时治疗,一般进行 8-16 次治疗,每周 1 次,每次 45-50 分钟。整个治疗可分 3 个阶段进行:初始阶段、中间阶段和终止阶段。每个阶段都有特点的目标和任务。
初始阶段:最多持续 3 次治疗,治疗师会选择一个人际问题领域作为治疗焦点,作为个案为来访者分析,并给予治疗希望。
中期阶段:大概包括 4-13 次治疗,治疗师和来访者一起解决初始阶段选择的人际问题,加深来访者对当下生活事件和抑郁症状之间关系的理解。
终止阶段:大概包括 2-4 次治疗,相当于毕业阶段。治疗师会分析整个治疗过程中,症状在哪些方面有所改善,并赞扬来访者的成绩和学会的新社交技能。
接下来,我们通过一个生动的案例来看一下,人际心理治疗是怎样进行的。
三、家庭治疗
家庭治疗(Feamily Therapy)是以整个家庭为对象进行的心理治疗,特色是把焦点放在家庭各成员之间的关系上。
当家庭中有成员患心理障碍时,其他成员不可避免受到影响;反过来,若家庭环境有问题,比如过于忽视或者过分关注患者,也可能影响抑郁症的发生、发展。
当家庭成员间有冲突(如夫妻矛盾、亲子矛盾)时,可能会影响个体心理治疗的效果。上述情况下,都可以寻求家庭治疗的帮助。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治疗过程中,治疗师会引导家庭成员们:
忽略“理由和道理”,注意“感情与行为”;
摒弃“过去”,关注“现在”;
淡化“缺点”,强调“好处”;
只提供“辅助”,不代做“决策”。
值得说明的是,很多人对家庭治疗并不熟悉,有的家庭还可能对“全家参与”有顾虑,担心一家人都被扣上“精神病”的帽子,父母则害怕“子女出问题,责任在父母”的结论。但你应该了解,这些都是错误的认识。
通过家庭治疗,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更加开放、自然、灵活,大家共同寻找问题的所在及改善的方向,彼此之间的边界变得清晰,更能体会到自己和他人的情感,从而促进患者的康复。
四、团体心理治疗
团体心理治疗(Group Psychotherapy)一般由 8-15 名来访者参加,1-2 名治疗师主持。
在治疗期间,团体成员就大家所关心的问题进行讨论。通过这种人际互动,成员观察、学习、体验,进而认识自我,接纳自我,调整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发展良好的生活适应能力。
团体心理治疗适用于过分认真仔细、追求完美、有人际沟通问题的人。治疗师提供一个安全的模拟现实人际互动的环境,来访者们可相互学习、交换经验,尝试模仿,学习社会交往技巧。
在团体中,成员们可以相互提供情感支持、获得积极的人际互动体验、重建健康的信念。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共同作者: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心理医学科医生 季陈凤
*本文内容为健康知识科普,不能作为具体的诊疗建议使用,亦不能替代执业医师面诊,仅供参考。
*本文版权归腾讯医典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媒体转载,违规转载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欢迎个人转发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