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看待青少年抑郁,多方合力化解青少年心理困扰
新京报讯(见习记者 杨菲菲 记者 戚望 刘洋)青春期叛逆情绪如何引导?孩子有抑郁倾向怎么办?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新京报邀请中国科学院大学心理健康中心主任肖斌和北京市第十九中学党委副书记、德育副校长、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陈雪芬,通过网络直播的方式一起探讨青少年所面临的抑郁、亲子关系紧张等心理健康问题,为家长解惑。
抑郁低龄化与社会环境、观念转变等因素相关
生活经验少、学业压力大、家庭期望高、适应能力差,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面临着诸多挑战。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球抑郁症患病人群累计超过3.5亿人,中国是抑郁症疾病负担较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约有5400多万人患有抑郁症。
青少年抑郁问题也越来越受关注。今年9月,国家卫健委发布《探索抑郁症防治特色服务工作方案》,明确提出,各个高中及高等院校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健康体检内容,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评估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对测评结果异常的学生给予重点关注。青少年已经成为重点筛查人群之一。
在肖斌看来,抑郁在青少年群体频发,是多重因素共同导致的结果,应该从青少年的成长环境、教育体系对心理健康的态度、社会环境等方面考虑。“首先,大家对抑郁的看法变了,很多人不再‘谈抑郁色变’,抑郁也就更多地出现在大家视野中。此外,‘零零后’是和电子产品一起成长的,成长的环境与以前相比有了很大的变化,青少年整体的认知环境氛围,以及自我成长的环境和原来是有显著的差别的。”
图为直播现场
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也对青少年心理状态、亲子关系产生较大影响。据陈雪芬介绍,疫情期间,北京市第十九中学把五位心理健康咨询老师的电话、微信开放给家长和学生。“求助电话大多是关于亲子关系的。比如,孩子求助说,妈妈老是摔我的手机,或者爸爸今天又揍我了。家长则抱怨,在家期间孩子晚上不睡白天不起,双方无法沟通。”陈雪芬说,与平时的求助不同,疫情期间一半以上的求助电话都来自家长,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家长的焦虑和亲子关系的紧张。
用“三常”方法判断孩子是否有抑郁倾向
对于抑郁低龄化的问题,陈雪芬坦承,现在学生的心理状况与十多年前早已不同,以前可能一个年级也就一两个同学抑郁,现在可能每个班都会有一两个同学。对此,肖斌强调,抑郁低龄化现象的确要加以重视,但是一定要注意区分一般的抑郁情绪与抑郁症。
“我们平时所说的抑郁,更多是一种情绪,和临床上抑郁症不能简单地划等号。”肖斌表示,人们习惯把一些负面情绪当作抑郁,但其实可能其中掺杂着诸如悲伤、紧张、烦躁等其他的情绪。在肖斌看来,在目前的教育环境下,很多孩子的青春期被拉长了,“在被延长的青春期中,还处于学习阶段的孩子,常常无法达成自我实现的小目标,进而出现情绪低落。这都属于由一些具体事情而引起的限时性情绪。”
对于家长如何判断孩子是否有抑郁情绪、是否有抑郁症倾向的疑惑,肖斌表示,识别抑郁可以从社会行为、学习行为、生理指标等多方面关注,“比如,睡眠不好。一般来说抑郁的人更容易早醒早起,而且早醒之后依然觉得很累;突然上课注意力、记忆力下降,作业做不好,成绩不正常下降等等。”
肖斌建议家长、老师用“三常”方法来判断孩子的心理健康状况是否正常。一是了解“正常”,“情绪不分好坏,要了解孩子的正常状态下是什么表现,知道孩子什么样的情绪是属于正常范围内。”二是了解“反常”,“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常态,反常是指跟自己以往的状态相比。比如爱好社交的人突然不爱说话不爱跟别人打交道了,这就属于反常。”三是了解“异常”,“异常是跟周围的人相比,孩子的状态是不是跟大多数人一致。”如果孩子突然出现了反常、异常,家长、学校就需要加以关注,并适当介入。
孩子心理问题根源多在家庭
在陈雪芬看来,大多数心理健康有问题的学生,都可以在家庭中找到原因,所以解决问题的答案也在于家庭,“家长一定要尊重孩子,和孩子之间建立平等有效的沟通。只有孩子愿意沟通,家长才有可能在孩子出现心理困惑时跟他交流。”
对于青少年可能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而言,预防与治疗同等重要。陈雪芬以自己的工作经历为例,分析了家庭作为一个整体参与心理咨询的重要性,“我们开始尝试以家庭为单位做心理咨询。从2018年9月份开始,向刚上初二的学生家长发出征集令。比如说你家孩子是不是脾气火爆一点就着,整天抱着手机不撒手,写作业拖拉等,如果有这类现象,可以跟我们联系。”
陈雪芬表示,自己两年多接到了400多个家庭咨询,通过调节家庭,一方面让家长了解正常有效的家庭沟通方式和氛围,另一方面则帮助学生做好中期长期的规划,把家长也纳入助力学生发展的范围上来。对于已经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陈雪芬建议家长一定要正视问题、接受现实,积极主动地配合学校以及专业的医疗结构,帮助孩子解决心理健康问题。
对待青春期孩子,家长要“有温度、有尺度”
对于容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青春期学生,家长要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引导呢?“要有温度有尺度。”陈雪芬表示,有温度就是要无条件地爱孩子陪伴孩子,有尺度就是要确定家庭规则、校规校纪等,在规则范围之内稳定地温柔地支持孩子。在陈雪芬看来,引导前提是沟通,沟通的第一要义是尊重,“要跟孩子平等地做朋友,了解他的内心,建立良好的关系。这样在孩子有疑惑的时候,才会跟家长正常沟通。”
肖斌说,作为家长,首先要明白亲子交流的关键是如何看待两个不同的个体,每个父母都有自己的行为模式、孩子也有自己的特点。其次,家长需要在解决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时做出一些改变,“但家长一定要明白,这种改变是为了自己而不是为了孩子,一定要找到自己改变的内驱动力。”最后,在具体的沟通中,一方面是家长要多听少说;另一方面则是要坚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求孩子做到的事情自己一定要先做到,引导孩子一步步实现计划。
借助社区义工、朋辈等力量解决青少年心理问题
在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越来越受到关注的大背景下,青少年心理问题的解决离不开社会、家庭、学校的多方合力。
在9月国家卫健委发布《探索抑郁症防治特色服务工作方案》后,北京市教委、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已于9月23日联合发布关于组织开展中小学生心理体检与心理危机干预试点工作的通知,北京将在丰台区、石景山区、房山区三个区率先组织开展学生心理体检试点工作。
在陈雪芬看来,从学校层面而言,首要是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我们学校把心理健康教育当作一门课程,体现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比如,初一、初二和高一、高二每周一节心理课,初三、高三每个月有一次心理班会或是团体心理辅导活动。通过这些向学生普及心理健康的有关知识,让学生了解各种情绪,以及当出现心理困惑的时候该向谁求助、怎么求助。”此外,通过学生入学时的心理调查问卷、建立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台账,这些都能帮助学校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陈雪芬也建议,可以引进有专业心理健康知识的社区义工,配合学校做好家长的心理健康监测。
在肖斌看来,对心理健康问题的“去污名化”十分重要,“心理健康的疾病跟躯体疾病一样,家长和社会首先都要正视这个问题。同时,学校可以引进类似于朋辈的心理咨询室,让同伴来帮助孩子解决自己的日常情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