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岁少女在峨眉山跳崖自杀,这件事,是让她走向这一步的祸首

文 / 健康界
2020-10-11 09:03

在刚刚过去的长假里,有两起让人揪心的事件为峨眉山蒙上了一层阴影。


26岁辽宁女孩在留下千字遗言后失联——她最后的行踪是,9月29日到达峨眉金顶。

10月8日,22岁女孩小陈坐在开往峨眉山的火车上,次日凌晨,她的朋友收到了她的“定时说说”:如果这条说说发出去了,那我可能真的已经死了,对不起……

人生本是一场旅行,TA们却选择中途“退场”,这无疑让自杀者的亲人和朋友承受莫大的痛苦和遗憾。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之下,尽管尚未有权威调查能够公布今年人群自杀率情况,但毫无疑问,越来越多的人默默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公共卫生带来影响的同时,也对民众心理的形成考验,有一部分人有了压力过大、焦虑、躁郁等情绪,甚至出现轻生迹象。如何发现并及时干预自杀者的轻生行为,成为摆在精神卫生从业者乃至整个社会面前的难题。

多事之秋——

上半年恐惧,下半年纠结


2020年10月10日是第29个世界精神卫生日。今年的主题是“弘扬抗疫精神,护佑心理健康”。在这个多事之秋,“心理健康”显然并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最近接连被曝出的自杀事件,不断为全社会敲响警钟。


与年初疫情刚刚爆发时,人们的恐惧和宅在家里的烦闷不同,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当下,人们既希望自己远离病毒不被感染,又不得不经常外出、进行与人接触的工作和社交活动,这种“想出去浪又害怕”的纠结情绪在心理学上被称为“趋避冲突”。北京回龙观医院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副主任、主任医师童永胜解释说,“趋避冲突”对每个人的心理都会产生很大影响。


疫情防控常态化对人产生的负面心理不只“趋避冲突”。


人们如今到个别场所还需要扫码登记,生病就医全面预约让人一些人感到不便,这一系列慢性的应激积累,很容易让人感到烦躁,最直接的结果就是经常有人与小区保安或防控人员产生冲突。有调查发现,在新冠疫情期间,我国人群精神心理问题的发生率约为30%-35%左右,其中焦虑的发生率最高。


不仅是中国人,在全球新冠肺炎新发病例数量没有下降趋势的情况下,全球所有人都在承受着疫情带来的心理影响。日前,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在七个国家开展的一项调查发现,超过半数受访者认为新冠肺炎疫情对其心理健康产生了负面影响。


在这份报告中,国际红十字与红新月运动揭示了新冠疫情如何给世界各地民众增加巨大压力和痛苦。疫情暴发不仅导致现有心理健康问题恶化,还引发了新问题,同时使得心理健康服务愈发短缺。报告呼吁,人道应对行动中亟需增加对心理健康和社会心理支持的资金投入。


“新冠肺炎卫生危机加剧了数百万早已饱受冲突和灾害之苦的民众的心理困扰。封锁限制、社交互动缺失以及经济压力都在影响着民众的心理健康以及他们获取相关护理的机会。” 红十字国际委员会总干事罗伯特·马尔迪尼表示。

自杀行为接连上热搜

轻生事件数量增加了?


疫情防控给患有心理疾病的人群就医带来困难,原有的社交距离也因隔离被拉大。苦闷无处倾诉,无疑给心理疾病患者的治疗难度雪上加霜。那么,这是否会造成自杀率增高呢?


从事自杀干预的“树洞救援团”创始人黄智生在接受健康界采访时透露,在人工智能的参与下,其团队成员每天都会在微博上发现至少15起左右最高级别自杀预警,也就是企图轻生的这名网友已经不仅表达“痛苦、烦躁,或活着没意思”的情绪,而是已经将自杀行为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并寻找和公布自己即将进行的跳楼、喝药等自杀行为,而这个数字在去年同期只有不到10起

事实上,在全球范围内,每年有超过80万人死于自杀,相当于每40秒就有一个人死于自杀。自杀已成为全球15-29岁年龄组人群的第二大死亡原因。多年来从事自杀干预的童永胜却认为,现在就提出“疫情推高自杀率”这样的说法还为时尚早。


“从初步数据来看,疫情虽然导致很多人出现心理问题,但是也没有那么可怕。

我们从正在进行的一项数据分析中发现,疫情并没有使人类出现新的自杀危险因素,也没有使大家对自杀的危险因素更加敏感。数据显示,疫情导致的心理问题没有比非疫情导致的心理问题更严重。”童永胜举例说,假设一名打工者因为生活无着感到绝望并有自杀想法,但隔离在家体会到家庭的温暖,或者其就能放下自杀的念头。

自杀可以干预,

峨眉山也不是唯一的自杀“高发地”


尽管“疫情防控是否推高自杀率”尚未有所定论,但自杀行为却真真切切地发生在人们身边,仅在十一长假期间,“女孩在峨眉山失联”就多次冲上热搜,事件牵动无数网友的心。“峨眉山并非自杀者首选场所,所有风景秀丽的著名景点,都会是自杀的高频场所,比如在华山、黄山、黄果树瀑布等地,都曾经发生过不止一起游人自杀事件,国外优美的自然风景区也总有自杀者选择在那里结束生命,这很难避免。”童永胜说。


任何人的自杀都会让人感到痛心。我国约有9500万抑郁症患者,如何让他们走出内心的阴霾,远离自杀,是患者家人和朋友需要正视的问题。


在童永胜看来,所有自杀行为都是有迹可循的,如果一个人“毫无征兆”地突然选择轻生,很可能只是其周围人不够敏感,没有将自杀的危险信号识别出来。


北京回龙观医院党委书记杨甫德此前在接受健康界采访时曾提到,50%-70%的自杀者在实施自杀前处于抑郁状态,某个严重的负面事件只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并且在自杀前的一段时间,早已从细微处暴露出准备永别的状态。

具体行为包括:


一、持续两周或两周以上情绪不好,闷闷不乐;

二、过去积极乐观,突然开始出现“活着没意思”“未来没希望”的言语;

三、做事消极,甚至连吃饭都觉得是浪费时间;

四、过去懒散,但突然把周围收拾得井井有条,像在“尽好最后的责任”;

五、对周围人有类似遗嘱式的提醒,比如说“以后我不在了,你要……”

无论是行为线索,还是言语上的变化,只要加以干预,就可能挽救一个即将走上绝路的人。“自杀者在轻生前的一些表现,更多时候潜意识里是在求救,他们认为‘自己没有人关心,离开反而会让家人和朋友过得更好’,这样的时候,只要周围人能给予其关爱,让其感到温暖,很可能就可以终止即将发生的自杀行为。”童永胜说。

预防自杀需要包括家人、朋友,以及社会各界人士的参与,基层能否当好“守门人”,对有自杀倾向的人及时悬崖勒马起到重要作用。可喜的是,部分精神专科医院已经在启动“社会心理健康守门人项目”,北京回龙观医院、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就在北京回龙观和天通苑两大社区设立“社区心理健康教育基地”,培养一支社区心理危机预防骨干队伍。这个项目对社区中的社会工作者、医务人员、心理危机高危人群及易感个体等进行培训。他们的职责是识别可能存在高危心理危机者,确定风险等级并将高危个体转至专业机构接受治疗。

预防自杀任重而道远。童永胜在接受采访时特别呼吁,对于网络上不断出现的自杀者跳崖视频,无论是主流媒体还是自媒体,都不要进行转发。此外,媒体在报道时不要将事件放在头版显要位置,对轻生者自杀的具体时间、地点和方法等细节要模糊处理,否则很容易引发他人效仿自杀,当普通网友在网络上看到这类视频,不仅不要转发和点赞,更要及时举报,避免让更多人看到这样的视频。


截至健康界发稿时,文章开头提到的两名女孩中,22岁女孩已经确认去世。“是我们介入太晚了!”黄智生说。据了解,另一位在峨眉山失联的26岁辽宁女孩未与家人和朋友取得联系,救援人员亦尚未发现其行踪。参与救援的“树洞救援团”相关负责人表示,失联多日,这名女孩也凶多吉少。

编者按:

她不是选择自杀,而是在结束痛苦。


26岁女孩在峨眉山失联的消息传出后,有位广东的网友留下了一段暖心的话:


底下的一条回复却非常戳心,也道出了抑郁症的真相:


抑郁症看到这段话,只会有一瞬间的感动,却并不可能真的去找大家帮忙排解。因为她们心里知道,人的热情只是暂时的,没有人可以长久的来帮助你。

抑郁往往不是冲动,反而是极度理智下的悲观。


这也是抑郁症患者最让人心疼的地方。

外人根本无能为力,他们只能选择独自承受,然后用无数个无眠的黑夜消化。

直到最后消化不完,这种痛苦也基本都是无声的。


有个精神病院的护士讲过:抑郁科,我是从来不敢去的。别的科,有狂躁的、傻笑的、要杀人的;只有抑郁科,是一点声音都没有的


抑郁症患者往往还是人群里最懂事,最善良,最敏感的一拨人,他们善于隐藏自己的痛苦。

哪怕选择自杀,TA们也不想麻烦别人。

所以,如果有一天,你身边那个平时大大咧咧、什么都不在乎、还有点佛系的朋友告诉你:TA心里很难过。

请不要笑话,不要质疑,也不要说“我懂”,你只要给TA一个拥抱、陪在TA身边就好。

作者:李子君

责编: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