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曾这样描述自己得了抑郁症的感受,你也有同感吗?

文 / 健康宣传
2020-10-10 13:25

有人曾这样描述自己得了抑郁症的感受:

桌上有一杯水,我好渴,但却伸不出手。

别人以为我懒,是啊,我有意志,也有力气。

但我病了,这是种意志控制不了力气的病。

我整个生命因此失去了活力。

是的,抑郁症并不是身体上的病痛,而是活力的丧失,而这远比身体上的病痛来得更加可怕。

它会摧毁一个人的情绪控制系统,一点点小事就能让你难过到无以复加,甚至自杀。

今年初,英国互联网世界中出现了一个新的词语,“Sadfishing”,意指某人利用自己的情绪问题在社交媒体上吸引关注的现象,和中文语境中的“卖惨”有相似之处。

这就和我们经常听到,很多人对抑郁症患者的评价,就是“矫情”“想太多”“软弱”“博取同情和关注”……

9月英国数字意识协会(Digital Awareness UK)发布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青少年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自己的负面情绪后,尽管获得了更多关心,但也会被攻击为“故意吸引注意力”,甚至遭到霸凌。

在有关“sadfishing”的讨论中可以看到,随着越来越多有影响力的人站出来分享自己的经历,大家更愿意直面和接纳自己的情绪了。但同时,我们对别人的情绪似乎还是少了些宽容和共情。

悲伤与抑郁是不同的。悲伤的过程是自然产生的,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唯一的,还具有抑郁的一些相同特征。悲伤和抑郁都可能引起强烈的伤感和降低活动频率。它们的侧重点也是不同的:

在悲伤中,痛苦的情绪波澜起伏,常常与死者的幸福记忆交织在一起。在严重抑郁症中,愉悦情绪和兴趣在两周内将不断下降。

在悲伤中,通常人还是会保持自尊。在严重的抑郁症中,自我否定和自我厌恶是常有的事情。对于一些人来说,亲人的死亡会带来严重的抑郁感。失业,遭受人身攻击或重大灾难的受害者都可能会使某些人悲伤。

抑郁症的治疗,不仅是需要单一的”对症下药“,更需要从多个维度来寻求解决方案。首先是应该病理化的分析,通过现代医学的手段科学的检查设备,明确抑郁症患者大脑功能特定分区出现的异常紊乱水平,将其数据化;其次是心理防御的重新构建,这其中最核心的就是偏执性认知思维的纠正,通过心理引导与互动,帮助病人重新认识周边事物发展的规律,以及自我社会角色的扮演与自我激励的本质。最后才是落地治疗方案。

如果我们把抑郁症简单的定义为”疾病“,公众的了解就会出现偏差,如看病吃药,治病手术等;从而忽略了心理防御体系重建的重要性,这也是很多患者反复发作的根源所在,所以,抑郁症康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消除外在症状只是踏上康复之路的第一步,还需要患者、家属、医生三方面共同努力,才能帮助患者走上最后的阳光大道,以健康的姿态回归到社会大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