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流浪大师到底有没有病?心理学家展开激烈讨论得出肯定答案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每个人都渴望拥有如夏花般烂漫的人生,即使表面低调,内心也是希望被关注的。看似无欲无求的人,其行为背后也有实际目的和意义的。
近日,一位流浪汉爆红于网络,其国学知识丰富,被誉为流浪大师,一时间,他的一言一行都成为了焦点,被无数人追捧。
流浪汉大众心目中始终是失败的代名词,而这位流浪汉远超人心理预期的知识储备量让人惊叹的同时也引发深思。
人们在关注他这个人本身的时候会思考一些问题,这位博学多才的流浪大师为何放弃正常人的生活而选择“流浪”呢?是自愿选择流浪还是有不为人知的故事呢?他这种不落俗套的行为背后到底是不是病态心理呢?
针对这个问题,某心理群内的专家老师们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得出了肯定的答案,我将其中的观点进行了整理,大致内容如下。
“本我”人格超出了“超我”人格的控制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早在19世纪末就提出了精神分析理论中关于人格结构的论述,其中,他将人格结构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
“本我”即原我,指的是原始的自己,包含生存所需的基本欲望冲动和生命力,本我按照快乐原则行事。
“自我”是寻求“本我的冲动得以满足,为本我服务。
“超我”则是人格结构中代表理想的部分,它是个体在成长过程中内化的道德规范,要求自我按照社会可以接受的方式去满足本我。
一个人格结构完整的人必然是要在超我的监督下,要求自我满足本我的需求,而这个“流浪大师”则不同于常人的人格特征,他的本我超出了超我的监督与控制。
所以,他的生活方式完全是身和心随自己的愿望,放飞自我,随心所欲。
也许,有很多人对他的生活方式表达着疑惑与同情,而他却用本我的行为方式向人们传递一种返璞归真,摒弃束缚的生活方式。可谓是别人笑我太癫狂,我笑他们看不透的状态。
部分社会性丧失从儿童的心理生长发育来看,开始都是沉浸在自我需求中的。
但是随着个体的发育,以及受后天环境的影响,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人类道德准则中的交互性规范的作用,儿童开始发展社会性,他们逐步认识到世界上不是只有自己,自己的需求也不是唯一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儿童逐步融入社会,学会更多的社会知识,并且为了做到亲社会而学习合作和分享,甚至放弃去做一些利己行为。
但是,这个“流浪大师”的行为却与这个发展规律相违背,在别人都更具有社会性,一步步“入世”的时候,他试图摆脱社会性并且实施着“出世”这个行为。
这个“出世”的行为充分地证明了他不愿意或者不能去适应社会规则和环境,并且,这种与社会疏离的行为持续了八年之久,充分说明他已经丧失了部分的社会性。
即便如此,但他依然掌握并运用着丰富的国学知识,所以可以判断出他的认知和知觉能力是没有问题的,精神状态是良好的。
深入探究他丧失亲社会能力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多层次的,这需要结合他的原生家庭,后天遭遇,个性特征和思维习惯等一系列因素来综合分析。
其中有两点突出的原因,一个是他在之前的生活中,自我棱角分明,不愿意接受社会环境对他的影响导致他亲社会程度发展不够理想。
另一个是他在采访中阐述的关于自己在家中和兄弟姐妹关系不睦,再者没有成家,习惯了一个人独来独往。久而久之就激发了他人性中的原始保护和防御机制,他开始逃避现实逃避社会以此来得到保护和解脱。
除了上面所总结的两个观点,心理学家一致认为他的行为中还有很大的偏执成分。
因为没有机会和他面对面的沟通与了解,所以不能断定他是否已经发展到偏执型人格障碍的程度。但是通过他分类和整理垃圾的行为可以判断出他有收藏癖的倾向。
综上总结得出,无论一个人能力如何,想从事什么始终要尊重个人的主观性,激流勇退、迎难而上等词语也诠释了这个道理。
不想要便不要在意周围声音的指点与评价,想得到便努力成长去获得,人生正是因为不同才装点了世界的绚烂多彩。
-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Social psych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