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虐杀流浪猫被学校劝退,虐待动物行为是精神病吗?

文 / 医学界
2020-04-19 00:15

如果一个人有反复虐待动物的行为,需要考虑排除是否患有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可能。

4月15日,山东理工大学发布了《关于对范源庆虐猫事件的处理公告》,对范源庆予以退学。

根据网友的爆料,两个月内,惨遭范源庆毒手的流浪猫多达80只,手段之残忍,骇人听闻。虽然范源庆在《致歉书》中称,他已深深地认识到自己的所作所为不可饶恕,内心充满了自责和后悔。今后,他将做一个爱惜动物的人,来弥补自己犯下的错误。

但愤怒的网友并不买账,愤怒的声讨淹没了山东理工大学和范源庆微博的评论区。

目前世界上已有100多个国家制定了禁止虐待动物的相关法案,我国也早在2010年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常纪文牵头,制定了《反虐待动物法》专家建议稿,并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但至今尚未出台。

范源庆被退学,算是咎由自取,但这是否是一个好的处理结果?

叶敏捷教授是温州医科大学精神医学学院副院长,同时也是温州医科大学附属康宁医院副院长,对于虐待动物行为,他从精神医学层面,与“医学界”进行了分析和解读,下文根据他的访谈录音整理。

仅从虐待动物行为本身并不能构成一类精神心理障碍的诊断。在常见的精神障碍疾病分类中,有一类人格障碍类型叫反社会型人格障碍,这类患者表现为漠视或侵犯他人的权利,不遵守社会法律、法规和规范,具有冲动性和攻击性。这类障碍始于儿童和青少年期,常会有虐待动物或弱小同伴等品行问题,对他人痛苦缺乏同情心,在伤害、虐待他人之后显得不在乎,不会感到悔恨或羞愧。
大众对有反复虐待动物行为的人有普遍的恐惧和担忧,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你不知道他是仅仅只虐待动物,还是可能会有其他更危险的行为。这类能给公众心理上带来恐慌、痛苦和不适感的行为,虽然在我国还不构成犯罪,但对这类行为也应该进行评估和诊断,以免行为背后隐藏着更大的隐患和风险。因此,如果一个人有反复虐待动物的行为,需要考虑排除是否患有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可能。此外,虽然有些虐待动物的人够不上诊断人格障碍,但也很可能会有暴力攻击倾向。反复虐待小动物或弱小群体的人,貌似可以操纵支配弱者,其实并非是生活中真正有力量的强者,往往在学习、生活、人际等方面往往会体验到或自身未能觉察到的压抑的无力或难以承受的的挫折感。这种挫折和无力感可以引发愤怒反应,而攻击弱小动物的行为可能成了他宣泄内心情绪的方式。这种攻击弱者、小动物的行为,带有情绪宣泄性和破坏性特征,这是一种心理压力的转移,获得自身强大,能够操控的感觉,以抵抗难以接受的弱小或无力感。这样的人也许看上去很正常,但内心往往自卑、软弱、压抑。他们从小到大,可能生活在缺乏关爱的环境中,甚至可能童年期有过被虐待的经历,伴随痛苦长大。或者目睹很多暴力行为,比如父母的家暴,或者周围环境中有虐待弱小动物现象。在他成长过程中,这些行为不断被强化,逐渐形成认同,最终他本人也从中能获取扭曲的快感。当他遇到挫折、压力、打击时,这种痛苦会被激活,他会采取小时候别人对待他的方式去找一个弱小的人或动物去施加暴力、发泄情绪,从中获取力量感。另外,这样的人普遍缺乏共情能力,难以体会到动物甚至他人的痛苦。神经心理学中说,人的大脑里有个镜像神经元,当看到其它人或动物遭受痛苦时,镜像神经元会被激活,自身也会感受到类似的痛苦感,能感同身受对方的痛苦。但虐待动物的人缺乏这种感知共情能力,反而从中能获取到快感,甚至对这种感觉上瘾。社会上还有一些人热衷于围观各种暴力、虐待行为,可能自身也有压抑的愤怒和攻击性,围观过程中自己有一种代入感,从而获得宣泄的快感,同时也不用承担暴力的后果,这部分人他们大多还有共情能力和良知,还能控制自己的行为,但在遭遇重大挫折等情况下也可能会从围观者变成实施者。社会心理学研究发现,心理压力的流动规律一般从高往低、从强往弱流动,比如男人有了压力,回到家里就发泄到老婆孩子身上。整个社会群体中,老人、小孩、残疾人、流浪汉都是相对较弱的一方,所以比较容易成为虐待攻击对象。所以人们会担心,那些虐待动物的人,也可能会对人有暴力行为。但我们的《精神卫生法》中,对攻击动物的行为,不是强制治疗的范畴,但这类人往往自身也可能是躯体或心理暴力的受害者,实际上是需要心理支持和帮助的,因为的确有可能会从攻击动物转移到攻击弱小的人类。研究发现,在攻击性犯罪者中,一半左右都可以看到小时候有虐待动物行为。这样的行为仅仅依靠批评教育是不够的,一部分人他知道这样做不对,有问题,但他自己控制不住,因为这种宣泄性的暴力行为带有强迫冲动的特征,就和毒品一样,这种行为还会不断被强化,就更难自我克制。这样的人,自身往往就是一个备受折磨的人,所以不应该仅仅去批评、指责,他还需要被帮助。所以我们温州医科大学如果发现学生有这样的倾向行为,学生心理健康中心就会介入学生的心理评估、心理支持和精神医学专家会诊。因为任其发展可能会有其他潜在的风险,除了攻击动物行为外,也许还伴有其它问题行为,比如需要排除情感障碍、冲动控制障碍等精神心理问题。他更需要的是我们能够真正深入去理解他的行为和内在未能满足的心理需要,真诚的给与帮助。有些人接受咨询帮助后,当再感到痛苦和难以控制的时候,他会主动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不再压抑自己了,有了新的排解途径,自我调节能力也越来越强。学校是提供教育帮助的平台,惩罚之外,更重要的是帮助我们的学生,帮助他们摆脱困难,能有更好的发展。我在临床中就遇到过不少这样的患者。有个初中生,攻击性非常强,看到弱小的动物就会主动攻击,比如把小狗用铁丝缠住活活烤死,手段残忍。他的老师描述他的行为的时候,讲话都是颤抖的,老师觉得这个孩子太可怕了,眼神中都带着杀气。后来我在诊疗中发现,这个孩子不仅是攻击性行为的问题,还有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和双相情感障碍,除了暴力行为,也经常陷入情绪低落的状态,有自伤行为。当我们回顾他的成长经历时,发现他生活在父母缺失的家庭中,跟着爷爷、奶奶,从小没有人能关注他的内心和情绪,小时候被人欺负和打骂,没人安慰,缺少心理支持。所以当坦诚的跟他交流时,当有人真正关心他、尊重他、愿意倾听他时,这个孩子表现的很悲伤,他哭的很伤心,他太需要被人关心、被人爱了。他觉得自己从小没人要,全世界都抛弃了他,爸爸妈妈不见了,爷爷奶奶太老了,没能力给他所需要的,这是一个很痛苦无助的孩子,他的攻击性都是一种保护自己的行为,因为他很无力很软弱,他怕成为攻击对象。这样的患者,经过系统的药物和心理干预后,会得到很大改善,当我们找到原因,让家长意识到问题所在,大部分干预结果都是好的。因为我的患者主要儿童青少年为主,即便他们看上去是多么“不良”儿童或少年,其实他们这些不良行为的背后都是难以处理的情绪,是需要得到外部帮助的信号。一旦他们的内心被我们看到,能够理解和回应孩子的需要,这个孩子就会开始发生变化,这些孩子给了我们很大的信心,让我们更加坚信儿童青少年的复原能力确实惊人,很多都超出了我们的期待。我是个坚定的乐观主义者,儿童青少年是人生心理发展变化转型的关键时期,所以我建议,对类似这样行为的人,都应该及时进行心理评估和诊断,发现问题及时干预,不然错过了健康成长的重要时机,也可能真的是留给社会的一个重大隐患。

专家简介

叶敏捷

温州医科大学精神医学学院副院长,温州医科大学附属康宁医院副院长/儿童青少年心理中心主任,温州医科大学儿童心理健康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精神科)带头人,浙江省临床特色学科(行为医学)学科带头人。


研究领域:儿童青少年学习注意力问题、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厌学、拒学、茧居、情绪及成长相关心理行为问题;母婴关系咨询、亲子冲突与亲子关系处理;儿童青少年自伤、自杀行为的预防与干预;失眠、焦虑抑郁障碍、双相情感障碍、强迫障碍;网瘾、赌博等精神成瘾行为;个别及团体心理治疗;精神心理障碍的物理诊疗(非药物治疗)。

医生饮奶习惯调查问卷

非常感谢您参与本次《医生饮奶习惯》调研活动!本次调研目的主要是为了了解医生饮奶习惯,向广大医生传递健康饮奶的相关知识。调研总共分为2轮,为了感谢您的参与,我们特别设置了三重惊喜:

惊喜第一礼:价值30-50元不等的话费奖励

惊喜第二礼:价值136元的澳洲纯进口高端鲜奶

惊喜第三礼:价值50元话费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