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废掉”一个人最简单的方式是,让他忙到透支

文 / 第一心理
2020-04-06 16:24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废掉”是现代人最害怕听见的词语之人,在这个浮华的魔幻时代,互联网让我们不出门便可以看见天下人的生活。人多了,对比也就多了。

多少寒门子弟为了走出大山努力读书,但是,他们会看见网络上动不动就是年薪百万,美国常青藤的人才,美女帅哥也是随处可见。

凭一己之力去越过阶级的鸿沟,他们想要成为“人上人”的念头让他们心甘情愿地吃“苦中苦”。

所以,那些不愿意放弃“996”工作制的人都在狠狠咬紧牙关想要拼搏一把。殊不知这样忙到透支的努力会将他们推向“人上人”的反面——废柴。

今天我们就从心理学的角度来探讨一下一个人是怎么被自己的忙碌逼向极端。

“努力陷阱”导致的成瘾行为

说到成瘾,很多人会疑惑,这不是只有“废柴”才会有的行为吗?事实上,很多自认为高度自律的人反而一步一步被成瘾操控。

有多少人能够乐此不疲的玩游戏玩到停不下来,就有多少人能够拼命透支身体熬夜学习。听上去,似乎熬夜学习比通宵打游戏更加正当和合理,人们甚至会歌颂这种“努力”的行为。

殊不知,这两种行为在本质上都没有太大区别,它们都是成瘾行为。一般人对成瘾行为都了解甚少,实际上成瘾能把人置于危险境地。

成瘾问题一直是心理学家、神经科学家甚至医学家研究的重要课题。心理学界也在这方面积累了不少知识。

在专业书籍《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一类的诊断方法中,以及各个领域的论文的研究成果中,都同时提到了「成瘾」的一个特点:对个体有害却无法主动停止的强迫性行为。

并且成瘾是一种长期的、反复发作的病症。不管是复杂神经系统的机制,还是由于长时程的特性,以及难缠的阶段反应,成瘾都是一种不健康的行为。

很多人会反问:如果我对“努力”上瘾,那不是更加利于我的个人成长吗?

其实正是这种人人追求变得更优秀的心理才让我们对自己的要求越来越高,事实上,我们永远无法达到优秀的终点,但是在我们过度追逐优秀的路上,心理健康却会受到严重伤害。

“我越忙我就可以忽视自己真正的问题”

现在很多学霸在分享自己的学习经验时,都会提到一个观念就是“有效努力”。

很多人看上去总是有忙不完的工作,做不完的任务,但是我们却很难发现他的突出成就。因为,他是用这种忙碌的假象来逃避自己心里的焦虑情绪。

一个真正对自己生活有规划的人,一定是懂得放松和娱乐的,他们知道工作和娱乐不是相互冲突的。

与此同时,当一个人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去工作和学习后,他们的“透支”却没有得到一个期待的结果,这样的打击对个体的自尊心的伤害也是不容小觑的。

社会环境的影响

在这种人人追求优秀的社会环境中,一些天资平凡的人也会产生许多不切实际的期待。

事实上,幸存者偏差让我们看到了很多草根逆袭的励志事迹,但是那些千千万万的失败者却没有得到曝光,所以我们会认为人就应该透支自己去换取未来的幸福生活。

在社会焦虑感递增的情况下,人往往处于压力状态下。比如较差的社会地位,较差的经济状况,不充分的社会支持等等,这些都是让人处于无力的、压力情绪下的重要因素。因此,人们越来越喜欢熬夜,深夜当别人都睡觉了,而自己却在努力工作的对比下,我们会产生一种虚幻的快感和短暂的麻痹,这种心理安慰披着「安抚」的羊皮进入了我们的生活。

时间长了,人容易改变对于短期的刺激性体验和长远利益的判断。

因此,缺乏社会支持,以及焦虑正是人们透支自己的关键因素之一。

总而言之,在互联网给我们带来更广阔的眼界以后,我们心中那份脚踏实地的自我认知变得尤为重要。

对于自身条件和能力的清晰认知,能让我们给自己制定更加合理的成长计划,为了那份遥不可及的幸福,我们不如先照顾好自己,保持健康的作息和乐观的心态。

这样一步一个脚印的前行才能使我们真正地拥有幸福,而不是一直在追逐幸福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