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患者究竟是否有暴力倾向?抑郁症是伤人的借口?

文 / 太原心理
2020-03-08 00:15
一个心理咨询匠对生活的感悟,喜欢的可以关注我!

阿尔法是比昂精神分析一个重要理论,它的含义代表把不能忍受的情绪感受转化为可以情感接受或者可以承受的感觉。

希望这里我们彼此疗愈将生命不能忍受的痛转变为光,照亮我们的人性深处的黑暗,遇见我们真正的自己······

文/老K

当下的媒体和一些心理圈的人评价抑郁症群体时习惯称他们为“善良的人”。

可现实中,社会发生一些暴力事件时,也有很多当事人被发现有抑郁症倾向。

所以无数人开始质疑,到底抑郁症是否有暴力倾向甚至会伤人?

关于“抑郁症患者到底和正常人相比会不会更容易产生攻击行为”这个课题有过很多讨论,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精神科门诊曾对此进行了统计调查,他们将一些健康心理人群与患有抑郁症状人群进行对比做了个问卷调查。

经过周密严谨的问卷后,结论如下:

抑郁症组与正常对照组攻击评分组间比较( x±s)

我们从该表中可以看出来,抑郁症患者的几乎包含(愤怒、敌意、面向自我攻击等)都显著高于普通人。

研究表明,无论是抑郁症对自我攻击也好,还是无法通过象征等健康方式把攻击表达的简单攻击他人,都显示出抑郁症并非像我们想象那样认为的温顺如羊。

精神分析观点认为,抑郁症和人的攻击性的逆转有关。

攻击性如果能够向外和象征化的话,就没什么问题。如果在早年的关系中间,他们的攻击性不能够向外转移的话,他们的攻击性就会针对他们自己。

而从防御机制的角度来看,抑郁症的人一般自我边界不清楚。我没有办法使用比较好的防御方式来保护自己,所以风吹雨打能够容易进入我的内心世界。所以,抑郁症的病人会因为下雨伤感,因为别人的攻击,他完全没有防御,这句话直刺他的内心。

对于抑郁症到底会更多将攻击性针对自己,还是会把攻击性无法健康发泄从而直接转向他人,也有研究者对此分析过,1999年有机构专门对这两种攻击倾向进行对比,研究以121名男性抑郁症患者为对象,其中仅有16名出现了转向性攻击行为倾向,占比为13.2%。

这个结论更加表明,抑郁症患者的确更多是伤害自己,但也有13.2%的人会选择伤害他人。

那么为何会有抑郁症会伤害他人,对此有关解释如下:

01出现幻觉妄想等症状

很多人认为只有精神病(诸如精神分裂症等)才会出现幻听或幻觉妄想等症状。

其实除了精神分裂症,抑郁症也经常出现幻觉和妄想,强迫症患者也经常有怪异的思维内容,甚至容易被定性为妄想。

关于出现幻觉或妄想的抑郁症,一般是在抑郁较重时。这些精神病性症状往往是其负性思维及低落心境的极端延伸,但有时也会出现一些与心境状态似不相关的、更加怪异的幻觉妄想。

临床观察还有一些抑郁症遭受巨大刺激时,也会出现一些被害妄想的精神性症状。

02不幸童年经历

其实还有一些攻击性比较强的抑郁症患者他们不同程度都遭受过童年被虐待的经历。

2002年,Martin等学者在《科学》上发表了一篇与童年虐待有关的文章,其中心论点在于“孩子具有的受虐经历会使得脑部伤害难以恢复”,研究发现早年遭受虐待经历是会严重影响大脑的发育,而这些影响的确会造成抑郁或攻击性增强的生理性变化。

除此之外,早年经历会通过“认同”的心理防御机制延续下来。在精神分析中,认同作为一种防御机制是指无意识地取他人之长归为己有,并作为自己行动的一部分加以表达。个体无意识有选择性地吸收、模仿或顺从另外一个人(一般是自己敬爱、尊崇的人,或者归属、认同的团体)的态度或行为的倾向。

临床发现,儿童哪怕遭受虐待,也会潜意识延续认同这种自己惨遭痛苦的方式,成为其心理结构中的一个必要成分,在他长大后会很容易将自己受过的暴力行为特征性投射于他人或自己,从而表现出伤害他人的行为/或自我伤害。

最后,我想说讨论这个话题,更多是希望人们不要被一些犯罪分子洗脑,形成一种刻板印象,认为抑郁症是伤人的借口之一。

就连研究者自己都表示,不应当把这个研究作为「抑郁症患者更容易有暴力行为或者成为罪犯」的刻板印象的证据。

毕竟抑郁症伤人事件显著低于其他精神障碍(比如精神分裂症、人格障碍、双相障碍等)。

文章作者:老K

老k简介:本科,心理咨询师(国家二级、三级双证持有),神经症亲历者 ,佛学爱好者,公号“阿尔法心理研究所”创作者 ,头条认证心理领域创作者(青云计划科普类获奖者),长期坚持省三甲医院动力学个人体验分析110小时+ (目前仍在进行)

培训/学习经历:国家心理咨询师系统面授培训、曾奇峰精神分析60讲、武志红心理学课、熊逸佛学50讲、施琪嘉创伤疗愈系列课程、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副主任医师彭旭《走出抑郁,学会自我疗愈》系列课程等

这里老K分享给大家一个系列课程,这个课程总结了我自己抑郁的经历以及我1500小时以上的抑郁案例体会。

课程原价49.99元

限时体验价39.99元

11节音频课(含2节答疑),每节课约15分钟

另特别设置1节彩蛋课,约30分钟

报名后,可永久无限次重复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