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的人活到50岁就没了,有的人90岁还很健康?答案引人唏嘘

文 / 第一心理
2020-01-03 01:30
“中年以后的男人,时常会觉得孤独,因为他一睁开眼睛,周围都是要依靠他的人,却没有他可以依靠的人。”——张爱玲

生活中,大家有没有思考过一个问题:为什么有的人活到50岁就没了,有的人90岁还很健康?

出现这样差异的原因是什么呢?

爱的能力、生活习惯、饮食规律和心理状态?

遗传学家Graham Ruby教授认为,从人类遗传学中能够获得很多关于衰老的信息,但这些关键的遗传信息其本身的遗传度很低。即非遗传因素对寿命的影响起到决定性左右。

比如:配偶、生活环境、物质条件,乃至文化程度都会影响人类个体的寿命长短。

和而不同,多元共生,指个体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能够与他人保持一种和谐友善的关系,但对于具体问题上的看法不必完全苟同于对方。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对于某一问题持有不一样的看法,这是极为正常的,只有通过时间的检验才能证明谁的意见更为准确。

当个体容忍对方有其独立的见解,却不刻意隐瞒自己的思想,才算是赤诚相见。

不仅仅是你周围的朋友,也许是邻居或者物管,清洁阿姨,你能否做到和他们互动呢?

那些活到九十岁还很健康的老人,通常很喜欢和别人交谈。

事实证明,常常参与社交场合的人更加健康。

那些50岁就离世的人往往不爱说话,什么都喜欢闷在心里,长久宅在家中,不断地封闭自己的内心,长期下去会严重危害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

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能够明显减弱衰老带来的影响。

调查显示,那些健康的老人,在90多岁时身体可能会出现一系列毛病,但是他们仍然觉得生活幸福、快乐,身体状况没那么糟糕。

能量限制(Calorie restriction)

上世纪30年代,美国科学家研究出长寿的“金标准”——能量限制,俗称“饥饿”。

科学研究发现长寿基因的Insulin/IGF-1/FOXO通路,称作“胰岛素样因子1通路”,是第一个被发现与寿命延长密切相关的通路。

这个通路的基因在进化中相对保守,且多数基因突变是通过影响生物体的内分泌信号来延长寿命的。

而daf-2则是该基因在线虫的同源基因,这个基因已经在人类、小鼠中得到了验证,是一个标准的长寿基因。

长寿的家族中,长寿老人的后代明显要长寿一些。

通过上述的研究,我们能够发现,长寿,的确存在遗传因素,这个遗传因素的影响大概是25—30%。

乐观法则

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在《活出最乐观的自己》中提出了乐观的ABCDE法则,用来面对日常生活或是职场生活中遇到的坏事。

通俗来讲,当我们碰到不好的事件时,我们通常的反应就是不断想它,这些思维会快速凝聚成想法,逐渐形成习惯,从而引起不良后果。

为什么有些人少年白头、英年早逝,其根本原因在于他们思考的太多,想法太过悲观,而那些长寿的人往往是积极乐观的。

不过,悲观是一个信号,表示你的能力和追求严重不匹配,从而导致心理失衡。

我们需要改变的是:提升能力、降低要求。前者意味着产生新的希望和动力,后者意味着重新规划自己的人生,制定符合当前情况的计划。

同时,那些生活不规律的人,更容易陷入恶性循环之中,因为不规律的生活增加了抑郁的情绪,抑郁的情绪让生活更加不规律。只有恢复规律的作息习惯,才能为生活带来好转。

积极、乐观的人最根本的特点,是接受自己的悲观,并看到事情的转机。

他们认为自己可以对周围的人或事产生影响,而不是完全被现实的压力所吞噬。

面对困境,他们相信自己可以通过努力,让情况好转。但悲观者通常急于下结论,其实这只是在剥夺事情出现转机的机会。

若想拥有健康、长寿的人生,单纯依赖药物还不如相信自己的能量,从内在让自己变得更加年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