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经常熬夜,但是不会死那么快的好办法?
本文由 健康160(WX:A91160)编辑部原创
如何做到熬夜还不会死? 做梦去吧你!
长期熬夜、睡不够可能会猝死,这句话不新鲜了,但你知不知道,睡不够还会变傻?那么睡不够是如何一步步拿走你的健康,还掠夺你智商的呢?
搬好小凳子,备好瓜子,我们一起来听听深圳市罗湖区人民医院心理卫生科副主任医师唐建军讲讲,关于熬夜那些事儿~
一、我们睡着时,大脑在干什么?
据说你睡着是这样的
有人可能说:休息啊、做梦啊!还能干啥?不不不,大脑比你想象的更关心你,你在休息时,他正在偷偷帮你“洗脑”。
1、你睡着的时候,真的被“洗脑”了
波士顿大学的科学家们首次拍下了我们熟睡后,大脑的活动画面:
上图中,红色的液体是血液,它会周期性的流出大脑,当它腾出空间时,蓝色的液体(脑脊液)会趁机溜进去。
不过脑脊液可不是在大脑里遛弯那么简单,它会帮你清除掉脑子里的代谢副产物,比如β淀粉样蛋白,这是导致阿兹海默症的凶手之一。
这样的代谢副产物要是都被清理掉了,我们还愁脑子不灵光?不过可惜的是,这种“洗脑”行为只会出现在我们睡着的时候。
2、为什么只有睡着时,才能被“洗脑”?
大脑里的脑细胞活动是离不开血液输送氧气的,只要我们是清醒的,脑细胞就一直处于活跃状态,血液哪里敢跑出去溜达?
我们睡觉时,会经历两个阶段:快速动眼睡眠期、非快速动眼睡眠期。两个阶段充分循环,身体才能得到最好的休息。
非快速动眼时期,神经元(脑细胞的主要成员)没有清醒时那么活跃,就不需要很多血液进去输送氧气啦,血液趁此周期性地擅离职守,出去溜达,脑脊液就趁血液不在时进入大脑,这个过程会周期性的发生。
这样说来,快速动眼睡眠期是不是就没啥用呢?不,快速动眼睡眠阶段与人的生长、发育等生理功能有关,生长激素分泌达到最高点,利于生长发育,体力恢复。
所以,不管睡眠处于哪个阶段,只要睡够了,你的身体就会棒棒的~要是没睡够,身体、大脑就会同时遭殃。
二、怎样才算睡眠不足?
这个问题上班族很有发言权,毕竟,没有哪一个工作日的早晨醒来是觉得自己睡够了的。晚上不想睡,白天起不来简直是当代年轻人的通病。
1、熬夜=睡眠不足?
这个还要分情况来说。
我在临床中发现,熬夜一般是分为两种情况:晚上熬夜,早上早起;晚上熬夜;第二天睡到自然醒。
第一种毋庸置疑,绝对是属于睡眠不足的。因为你是被迫醒来,且通常会觉得很疲惫,眼睛都睁不开。
第二种情况是自然醒来,也就是身体休息够了,体力得到了恢复,自然不是睡眠不足。偶尔一次,对身体影响不大,长此以往,会导致睡眠节奏紊乱,出现失眠的症状。
2、一定要睡够8小时才算睡眠充足?
一般来讲,不同年龄所需要的睡眠时间不一样:
刚出生的婴儿每天需要睡14~17小时;
青少年(14~17岁)需要睡8~10小时;
成年人则需要睡7~9小时;
但是我们也经常看到一些例子,有的人每天睡三四个小时,第二天还精神抖擞,有的人睡10小时还觉得很困,这是为何?
这其实说明了,睡多久跟你睡醒后的身体状况也有关系。那么如何知道自己需要睡多久呢?
很简单。假设你现在每天睡6个小时,但是醒来觉得很轻松,那就继续保持。如果明显感觉很困,没睡够,就加一个小时,以此类推。
直到某天醒来精力充沛,就说明你找到了你的最佳睡眠时间啦。
我咋醒了?
3、晚上熬夜,白天补觉行不行?
前面说到,如果只是偶尔这么操作,问题不大。经常这样的话,就可能进入一个死循环:白天睡太多,晚上睡不着,长此以往,还会失眠。
三、睡眠不足有什么危害?
首先,我们来看看这张图:
然后,我们再来看看不同的情况,会有哪些后果。
1、偶尔睡眠不足
影响不大,可以在之后的睡眠中补回来。
但是,2018年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刊》上的一项研究表明:一次睡眠不足,大脑中β-淀粉样蛋白的水平竟然会升高5%。虽然在后期的睡眠中多少能清除掉一些,但还是建议大家尽量保持有规律、充足的睡眠。
2、长期睡眠不足
中国睡眠医学协会曾发布过一份调查:90%的年轻人猝死/脑溢血/心肌梗塞都与熬夜有关。
长期睡眠不足的危害:
会让我们变得“又呆又傻”,注意力变差,反射弧变长,最可怕的是,我们自己一点都意识不到。
熬夜不睡,免疫崩溃:有研究显示熬夜导致前列腺素等激素分泌紊乱,进而抑制T细胞消灭入侵病原物。
对心脏血管有明显影响:研究显示熬夜睡眠不足6小时,有可能让心肌梗死风险增加20%,全身动脉血管粥样硬化斑块形成风险增27%。
严重的,导致猝死。
四、如何改善睡眠不足?
有的人睡眠不足是因为睡不着,有的人则是故意不睡,明明眼皮都开始打架了,也不愿意放下手机。
对于睡不好的人,建议你们从改变生活作息、习惯以及环境入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普通失眠。比如:
睡前几小时避免使用兴奋性物质(咖啡、浓茶、吸烟等);
睡前不要饮酒,酒精会干扰睡眠(很多患者认为喝酒可以助眠,这种方法不可取);
规律的体育锻炼,但睡前至少2个小时应避免剧烈运动;
睡前不要大吃大喝或进食不易消化的食物;
睡前不要玩手机;
睡前至少1小时内不做容易引起兴奋的脑力劳动,或观看容易引起兴奋的书籍和影视节目;
卧室环境应安静、舒适、光线及温度适宜;
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即使在假期、周末;
中午、傍晚尽量不要睡觉,等到晚上很困时再睡觉。
而对于那些可以睡却故意不睡的小伙伴,强烈建议:
断电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