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名的发脾气,不爱与人交流,宝宝可能是得了这种病

文 / 孕妈学堂
2019-11-30 00:26

本号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平台不得转载,违法必究。

有一些孩子,被称为“来自星星的孩子”,他们可以听见,可以说话,可以看见周围的东西,却对他们视而不见,不知道如何开口说话,与人交流。他们像星星纯洁干净,却也和星星一样孤单。

这些孩子不仅和外界格格不入,与世隔绝,与自己的父母,家人也没有无法亲密接触。到底为什么这些孩子会患有自闭症?家长们如何判断和预防宝宝的自闭症倾向?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调查显示:目前全球的自闭症患者达到3500万人,平均病患率0.62%,而我国儿童患自闭症的已达到200万之多,发病率为0.7%。

越来越多的自闭症患儿

01

不断修订完善的诊断标准

随着医学的发展,自闭症的判断标准也在不断更新,不管是宝宝智力落后、还是语言的障碍,如果有社交障碍、重复刻板行为、兴趣狭隘三个症状,就可以归类为“自闭症”。医疗水平的发展,对于自闭症有了更加明确清晰的诊断方式。

02

公众意识的提高

由于公众意识的淡薄和医疗水平较低,很多人对于自病症的了解仅仅趋于表面,认为孩子过分安静、过于害羞,才不擅长与外界进行交流沟通。随着自闭症概念的知晓度,很多家长了解到了自闭症的危害。

03

环境的影响

各类化学物品的污染以及辐射,环境的恶化也会导致自闭症的增加。

04

疾病的感染

如果妈妈在怀孕时得过麻疹、风疹,导致胎儿的头部发育受损,也会导致自病症;同时,糖尿病、痛风等新陈代谢类疾病也会造成脑细胞的功能失调,影响神经传递信息的功能;新生儿如果患有脑膜炎等造成脑部伤害的,也会提高患有自闭症的风险。

七个“不”判断宝宝是否自闭

自闭症的儿童缺乏与人的交流,与母亲之间缺乏依赖;语言发育滞后,喜欢重复刻板行为,对于疼痛感表现迟钝,对于某些声音、图片出现过分的喜好和恐惧;在智力方面,70%处于智力落后情况,30%属于正常范围,并且有些患儿的孩子机械性记忆非常好。

01

不爱说话

大多数的自病症儿童不爱说话,掌握的词汇很有限,说话的时候声音也很小,喜欢重复一些单调的语言;有的还会机械重复模仿别人的话语,不会提问,不会回答;对于人称代词表述不精准,不会用“我”来表达自己。还有的自闭症患儿时常出现尖叫的情况。

02

不喜欢交流

不论是家人、陌生人,患儿对于别人的问候、呼唤没有任何反应,对外界的环境也没有任何好奇心和探索能力。

03

不和别人进行对视

缺乏与人的眼神交流,无法和别人进行对视,也不敢对着别人的眼睛说话。很少正视对方,不会微笑,不会打招呼。

04

不厌其烦的复刻行为

患儿可以在很长的时间,只专注于一种活动,比如堆积木、旋转锅盖、吃同样的饭菜,与正常孩子爱看动画片、爱玩游戏的习惯完全相左,单调地重复拍手、挥手、奔跑、抠嘴、吮吸等动作,甚至出现无意识的自残行为。

05

不愿意表达指示

自闭症的患儿缺乏必要的肢体动作,不擅长用手指比划,不会用点头摇头表述要还是不要。

06

不擅长与人分享

又称“社会交往障碍”。他们无法与父母亲密,不会伸出手臂要求拥抱;不会主动和别人玩耍,也不会拒绝别人,喜欢在角落自娱自乐。

07

不会模仿智力障碍

70%的自闭症患儿会有智力障碍情况,学习困难,不会模仿别人的言行举止。虽然他们的智力发育较迟钝,但在某一方面,如对文字等的机械记忆能力显著,可以掌握一些词汇,但是却无法用这种词汇来表达自己的意愿。

芽芽妈温馨提示:爸爸妈妈如果发现孩子的异常,一定要早点去医院进行干涉治疗,有些症状可以改善,社会交往和适应能力也会有所提高。否则会随着年龄增大而症状明显,会威胁孩子的生存能力。

参考文献:

【1】约翰·唐文, 凯伦·祖克 , 《不同的音调:自闭症的故事》

【2】(美)普瑞桑, (美)菲尔兹-迈耶《这世界唯一的你:自闭症人士独特行为背后的真相 》

【3】易春丽,《重建依恋:自闭症的家庭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