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你的心理健康我在乎

文 / Cora楷妈
2019-08-18 14:04
"

昨晚凌晨5点左右在深圳某小区又是不平静的一夜。

深圳某小区有一位年仅14岁的女孩,从20几楼跳楼身亡。据当时楼下邻居说,凌晨大约3、4点钟听到楼上有一阵吵架声,接着5点左右发生了一声巨响。沉睡中的邻居以为是楼上掉下垃圾,而结果是一个花季少女的消逝。

据说当时楼下停了一辆小轿车的车顶都被撞塌了。到底那天晚上发生了什么事情?是什么打击让一个年仅14岁的女孩绝望到能爬上20多层的高楼,生生压制住人类恐高的本能,放自己家人和朋友的不顾,纵身跃下?

认识这个女孩的邻居评论说,平时女孩活泼开朗,自从妈妈有了弟弟,对她的指责增多,关注也减少。学习上意见产生了分歧导致女孩最后走上了绝路。

孩子,你的心理健康我在乎

今年4月17日,上海卢浦大桥,一个17岁男生,系某职业学校二年级学生突然跑下车后翻越栏杆跳下高架桥,紧跟着的女子因没能抓住她捶地痛哭。警方公布视频中的女子系其母亲,跳桥前,该男生曾与其母亲发生口角。120到场后确认,男孩已经无生命体征。这一幕让人看了心痛不已,孩子的离开和一个家庭的破碎已经成为悲痛的事实。

孩子,你的心理健康我在乎

当我看到这一幕的时候,把我震惊了。这个男孩仅仅只有17岁,在他跳桥的那一刻,没有半点犹豫,整个事情发生不到5秒。

没有人知道这位妈妈为何当时在车流中停车不前?没有人知道这孩子当时的心理承受着怎样的压力和打击?把他生命中的最后一根稻草也压垮?也许是妈妈的过度指责已经超过了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也许是沉积已久的压力让他轻生的念头在一瞬间爆发~~~但是这些已经都不重要了。有时生命真的很脆弱,想要扼杀一个孩子,一句话就够了

2011年3月10日下午,安徽省阜南县柴集小学五年级4名女生相约赴死,在服用了100片安眠药后,被校方发现并及时送往抢救抢救。到3月13日上午,4名女孩已脱离生命危险,相继出院。据称四女童自杀为的是考验彼此友情…

”妈妈,我打碎你的玻璃杯,我跳楼了“

一个年仅10岁的孩子用稚嫩的字迹和将近一半的拼音,拼凑出孩子生前的绝望。

假期快结束了,作业没有完成,不敢去学校……

爸爸妈妈不给随便玩手机和打游戏……

在学校被老师批评了……

与同学发生了不愉快的事情……

这些小事都容易让孩子留下遗书,他们一般都会呐喊:

“爸爸妈妈你们不爱我……”

“我没有用,不想留在世上拖累你们”

“反正我死了,你们也不会觉得心疼”

父母、老师对他们的教育和关心,由于传递和接受方式的错误,在孩子眼中成为了厌恶和仇恨。

在他们离开前,他们认为自己是没有人爱的,孤立无援,所以宁可选择离开。

孩子,你的心理健康我在乎

这些新闻无疑让人触摸惊心,这些孩子到底怎么了?只有当一个人的烦恼、苦闷、痛苦、失望到极点后,对生活失去信心,对现实感到绝望才会采取这种极端的消极手段。难道是我们的孩子都太脆弱,心理抗压能力太差了?

假如孩子有以下的信号是,家长应该提高警惕,及时进行 “心理救助”

情绪方面:表现出严重的抑郁症状:情绪极度的低落,不与家人说话,躲避朋友,极度失落。

行为方面:开始梳理过去曾经出现的过的麻烦的人际关系,将自己的财务整理并馈赠与他人等。

言语方面:如说些与亲人、朋友告别的话。或者是说一些低落的语言:觉得做人没有意思、活着很累的话语。

造成青少年背后自杀的原因:

1、心理障碍

据研究,请少年自杀中90%都有心理障碍,尤其抑郁最为常见。

2 、家庭教育和家庭环境

父母的关系不和、离异、父母不能理解孩子的行为背后的原因、不良的教育方式、不懂得孩子的成长规律,不接纳、不理解孩子的成长烦恼,对他们采取消极、拒绝的态度,不能给与孩子以情感和精神上的支持;家庭暴力导致亲子冲突,这些家庭压力使脆弱的青少年无力支撑继续承担压力的勇气和信心,从而迷失对生活的希望。

3、学校的压力和校园暴力

学习上的压力、学业上的失败、教师的高压和惩罚对青少年自尊心的伤害。校园欺凌对身心备受伤害,使得青少年个体难于再去适应生活而寻找解脱。

4、不能面对个人遭遇的问题

如初恋失恋、与异性朋友发生情感上的纠葛和冲突,对违法和犯罪后的恐惧被同伴排斥等,使他们倍感痛苦、孤立和无助等都会加强他们的自杀倾向。

根据一项网络调查的数据推论,每6个中学生中就有1个人有过自杀意念,每14名中学生中有1人制定过自杀计划,大约每37名中学生中有1人采取过自杀行动。我不知道这个数据是否准确,但是给与我们父母一个警醒。

我们应该如何去做呢?

作为家长,除了给孩子提供丰富的物质条件外,如何帮助孩子积极应对外界打击呢?

接纳孩子的不“完美”

曾经某视频做过一个实验,让父母和孩子分别给对方打分,结果所有的妈妈给出的分数惊人的相似,他们几乎认为自己的孩子都不及格,只有一两位给出比较高的分数。

中国大多数的家长都认为自己的孩子不够完美,爱哭,烦人,种种小毛病。

可是当妈妈们听完孩子们对自己的评价后,妈妈们瞬间都泪崩了。我当时也控制不住自己的眼泪哗哗的留下……当时我除了感动外,就是内疚。我和大多数的妈妈一样,孩子在我的眼中太多“缺点”了。而孩子看妈妈美的就像天使一样。

在孩子的眼里,妈妈是这样的:“妈妈很漂亮”“妈妈很辛苦”“妈妈很爱我”“我担心妈妈会老去”“我爱妈妈”“我会想妈妈”

总之妈妈太完美了,美到无可挑剔。

而我们……很值得深思。

做父母最幸福的事情并不是事业上有多成功,拥有多少的财富,而是我们能陪着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而支撑这一切的是爱的滋养,爱的陪伴!

孩子,你的心理健康我在乎

适当进行挫折教育,提高孩子的抗挫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儿童发展的心理学教授安妮-梅斯坦博士指出:当孩子遇到一些挫折时,应该告诉孩子困难和挫折都会过去。也许这对于成人来说算不了什么,但对于孩子来说却很重要。

孩子缺乏生活经验,遇到不可以逾越的挫折,以为一切都完了他们以为这种消极情绪会长期持续下去,以为一次失败就全完了。如果父母能帮助孩子认识到挫折是暂时的。

比如我们可以这样与孩子交流:

“我们这次失败了,但是明天我们可以再试试”

“这是老师的观点,在爸爸妈妈的心目中你永远是最优秀的”

“失败了虽然可怕,但是我们能不能站在另外一个角度对待失败,失败并不是坏事,我们可以在失败中学习更多的东西,更好地进步”

这样你就给了孩子希望以及勇往前进的信心,孩子会更好地从挫折中走出来。

父母学习心理学知识,做一位懂得孩子心理健康发展的父母。

著名的心理学家欧文*亚隆在自己的《当尼采哭泣》一书中提到:“所谓心理学,就是用艰深晦涩的说法,来解释生活中简单的道理。”

教育过程中,最害怕的就是无知,无知同时也给很多父母带来恐惧和焦虑。心理学能让父母避免认知偏误,以便更好的决策。

从专业的角度分析的,自杀心理可分为心理满足型和心理解脱型两大类:

1)心理满足型表现以下三种形式:

幼稚型自杀。如:两个孩子看了一些电视剧或者动画片,认为人从楼上跳下不会死,就从6楼上跳下自杀了。

诱惑型自杀。如:不法份子利用青少年的单纯,诱惑做出伤害自己和他人的行为。

赌气型自杀。如:某个少年嫌弃父亲的唠叨和自尊打击,向父亲赌气而开枪自杀。

2) 心理解脱型表现以下三种形式:

绝望型自杀。如:做任何事情都得不到父母的肯定认可,长期慢性心理积压,无法释放,最后做出自杀的行为。

厌世型自杀。如:某孩子因为学习成绩不好,产生了厌学的情绪,最后在无助和绝望中结束自己的生命。

逃避型自杀。如青少年失恋、考试失利,为了逃避老师和父母的责备而选择自杀。

孩子,你的心理健康我在乎

当孩子遇到情感挫折时,请做孩子的倾听者。

小学高年级和中学阶段的孩子的心理和认识尚未完善,容易把情绪当作感情,这个时候的孩子敏感容易受伤,父母更应该与孩子成为朋友一样,学会倾听,尊重孩子的想法、情绪和感受,把自己的情感经历与孩子分享,转移孩子的注意力,让孩子学会用自己的意志力控制情感,让他们的心灵快速恢复平静。

帮助孩子缓解学习上的压力。

如果孩子感觉学习压力大,可以先把学习压力先卸下。陪伴孩子说出内心的真实感受,把压力释放出来。假如孩子不愿意开口说话,也可以选择陪伴他一起进行一些活动。例如:去散步、看电影、做烹饪、完成一件喜欢做的事情等等。

帮助孩子找到学习快乐的源泉。许多学生的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是感到焦虑就是觉得乏味,他们无法在学习中找到快乐或者发挥出自己真正的潜力。

让孩子专注在自己喜欢的事情中,从中让孩子感受体验成就感,把这种成功的体验感带到学习中去。

找到有效和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塑造美好的家庭环境

父母加强对自己修养,促进家庭关系的和睦,让孩子感受到家永远是他幸福的港湾。没有责备、没有压力,只有亦师亦友的父母。在这里可以培养孩子的个人兴趣爱好和健全的人格。

这一刻,我深深的感受到,教育的本质不是拼分数,不是学区房,而是养育一个人格健全的孩子。爱惜生命、尊重生命,饮爱而生的孩子才会懂得如何去爱!

孩子,你的心理健康我在乎

爱是一切

我是楷妈,爱是共同成长,喜欢我,请多多关注我吧!

".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