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总是去碰那颗摇摇欲坠的牙?中国心理学家告诉你这个现象
一切伟大的文学艺术作品, 都会涉及人类群体和个体心理创伤的呈现。比如中国文学的几个巅峰产物一唐诗、 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的很大一部分, 就是呈现曲折婉转、或大或小的心理创伤的。相信这些作品的作者,在把这些创伤诉诸文字或者其他形式的时候,已经处理了自己的创伤,创伤从此不再是一种创伤,而是一种可以用来把玩和欣赏的东西。特别是对于后来者,这个功能更具有治疗性的意义。没有任何东西,比看到或者读到另外一个人竟然跟自己有相同经历和体验的时候,更让创伤的经历者有被共情和被治疗的感受了。
千百年来,这样的治疗功效,一直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文人骚客抒发于前,同样的文人骚客或者凡夫俗子复诵于后,虽远隔岁月与阴阳,却共有那一悲喜一爱一恨一叹, 再加上醇酒美曲佳人相伴,有哪个中国传统读书人,会认为心理创伤仅仅是创伤的? 他们从来不回避创伤,而是表达创伤。在一个东西被表达的时候,这个东西就不完全是这个东西了。
所以,至少是在中国文化背景下,许多关于创伤的词语,都有着不太坏的意思,比如悲壮、凄美、惨烈、壮烈等等。这些词语,读来让人感受到的绝不仅仅是创伤的味道,更多的是些令人喜悦和振奋的东西。
最近几十年来,随着还原论哲学理论的散布,对创伤的理解开始走向另外一个方向。这个方向的基本理念是,一切心理的创伤,都可以找到生物化学方面的改变,所以对待心理创伤的方式,可以从生物化学人手。 从生物医学的角度,我从来不反对人是一个生化物理反应综合体的观点,但是,除此之外,我同样坚信人有着超越生化物理层面的更高级的真实。而且,后一个真实,对于人类的存在来说,比前者更为重要。
人生就是一个创伤的连续体: 生命始于创伤,然后终于创伤。在这两个最大的创伤之间,又有无数个小的创伤。如果不是造成了生命质量的巨大下降,或者导致生命的过早结束,这些创伤本身与其说是坏事,不如说是好事,因为这些创伤犹如生命溪流的浪花,可以增加溪流的层次和美丽,使人有别于机器的单调和乏味。从这个角度来说,过快消除创伤以及创伤后的应激体验,就是反人性和反美学的。
殊途同归,都是为了更加美好的人生。被视为纯粹有机体的人和相应的人生,不可能有复杂生命的复杂的美丽感受;同样地,纯粹的创伤性的凄美,也不应该是全部的人生体验。人所需要的,绝不是单一,而是多样,哪怕是有一些痛的多样。
为什么对一些人来说是创伤性的事件,对另外一些人来说犹如风过创伤到底在哪里?创伤对我们的精神世界到底有什么样的影响?对这题的回答,至今尚不是太清楚。关于心理的创伤,我们目前唯一清楚的是,自然科学在试图解释它,而人文科学一直在欣赏它。
为什么你总是去碰那颗摇摇欲坠的牙
曾经牙痛过的人都有这样的体验: 那颗摇摇欲坠的牙齿,如果你不去碰它,它是不会痛的。但是,你不会不去碰它: 用舌头顶它,从而感受它的疼痛,是这颗痛牙脱落之前你会反复做的事情。这种重复制造痛苦的现象,我们称之为“对痛苦成瘾”
疼痛是一种记忆, 而一切记忆都会寻求再表达。从生理学上说,我们从外界获得刺激,会在大脑里留下物质的痕迹,这些痕迹在适当的时候释放,就促使人寻求相应的刺激的重复。很多人的生活,可以说是由痛苦串联而成的。这些人把痛苦当成自己独特的享乐方式。所谓痛并快乐着,说的是同一个意思。
越是幼年时候经受的痛苦,越容易在将来的日子里被重复。因为这些痛苦会渗透进一个 人的人格层面,在不容易被探测的深度潜藏着,持续而坚韧地寻找着表达的机会。这种表达往往会给一个人所有方面打下痛苦的烙印:他的许多看法可能是令自己和他人都难受的看法,他的情绪大多数处在低谷或者不和谐的亢奋中,而他的行为也不断地在伤害他的身心健康。重复痛苦有两种完全相反的倾向。一种倾向是,把自己的生活、工作弄得很糟糕,具体表现可以是不断重复失败的学业、友谊、爱情、婚姻事业。当这种倾向走向极端时,可以表现为直接攻击他人和社会秩序,以吸引社会和法律的惩罚,从而达到重复痛苦的目的。危害治安者、受贿者、吸毒者等等,就是这类人的典型代表。
社会对有这类重复痛苦的人是不接纳的。对于失败者,社会给予很多蔑视,这毕竟是一个功利的、崇拜成功的社会;对于犯罪者,社会会给他们应有的惩罚。从心理学上讲,蔑视和惩罚是他们希望获得的东西,是他们的“痛苦瘾”的解瘾药,所以社会似乎有配合他们“过瘾”的嫌疑。虽然如此,为了弘扬“对成功成瘾”的倾向,也为了大多数人的幸福,对失败者和犯罪者给予恰当的蔑视和惩罚还是必需的。
重复痛苦的另一种倾向是,用社会许可的甚至是赞美的方式来虐待自己,最常见的方式就是拼命工作。经常在媒体上看到一些中青年学者或者企业家英年早逝的消息,通过他们的背景资料,我们知道,他们实在是工作得太勤奋了。媒体对这样的情况都只有一个态度,就是赞美。我不认为这是一种好的态度。抛开社会效果不谈,对一个个体来说,不管是死于工作还是死于吸毒,都一样是生命的终结。每个人都是大自然的孩子,任何人都不必用对自己不好的方式来对他人好。
虽然成瘾状态很难改变,但也不是完全没有办法改变。要改变对痛苦成瘾的状态,最好的办法是增加幸福的经验,这些经验可以来自生活的-切方面。不过,自然的生活状态对一些“瘾” 太大的人的影响力是不够的,他们最好的选择,就是看心理医生。
好事实上, 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有“对痛苦成癔”的倾向。而且,了解自己在哪些方面习惯于给自己制造失败和痛苦,就可以有更多的成功与幸福的能力。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人人都应该去看看心理医生。
本篇文章摘自于曾奇峰.著《幻想即现实》,如有错误或侵权请联系作者。
健康心理咨询,找心理学说!心理学说:普及健康心理学,推动全民心理健康蓬勃发展。
".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