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的六大黄金法则

文 / 何梅老师
2019-08-12 13:11
"

家庭教育,是大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基础。家庭教育是终身的教育。我们经常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终身的班主任。著名心理学家郝滨老师曾经说过:“家庭教育是人生整个教育的基础和起点”。确实,家庭教育是对人的一生影响最深的一种教育,它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一个人人生目标的实现。所以各位家长朋友,我们要学习一些家庭教育的方法,才能教育好我们自己的子女。家庭教育的六大黄金法则,帮助你在家庭教育中指点迷津。

家庭教育的六大黄金法则

一、教育孩子必须要了解孩子

了解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才能更好地教育孩子。0岁到3岁的孩子,我们教育的重点是孩子安全感的建立。什么是安全感?当孩子哭的时候,妈妈要去关注他,回应他。当孩子想吃东西的时候,妈妈在第一时间把东西给他送上。当他感到无聊的时候,有人去跟他互动,去陪伴他。这样,我们的孩子就会感到特别安全。3岁到6岁的孩子,教育的重点是什么呢?这时孩子进入幼儿园,主要是以游戏活动为主,培养孩子主动性就是这个阶段孩子的教育重点。小学阶段主要培养孩子学习的兴趣。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就是要让孩子感受到学习的快乐,这个时期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初中阶段是孩子成长的关键期,课程突然加重了很多,这时家长重点是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自学能力,良好的意志品质。这时的孩子出现了青春期的“逆反”心理,家长要多和孩子沟通,遇事多听孩子的意见,让他感受到父母的关爱和尊重。

二、不要简单的批评和打骂孩子,而要教给孩子具体的方法

我们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往往会说:“你不能这样,不能那样!”该怎样做呢?没有教给孩子具体的方法,孩子很茫然,不知道怎么办?家长经常叮嘱孩子:“出门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孩子蒙了,我该和谁说话呢?“你要好好地和同学相处,不要和同学发生冲突。”孩子想,我该怎样和同学相处呢?在遇到问题的时候,要教给孩子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有一个孩子读初二,在学校里常常和同学发生矛盾,不知道怎么跟同学相处,每天过得很孤独,性格也越来越孤僻。她父母说:“你呀,要学会交朋友,不要一个人独来独往。”孩子说:“爸爸,你说的这个道理我懂啊!问题是怎样才能交到朋友啊?”最后找到心理老师,老师就跟她讲了一个故事。熊大和熊二是一对好朋友,有一天,熊二去出差了,熊大没有朋友,怎么办呢?它发现对面山上有一个熊三,于是熊大就想,我主动去找熊三沟通交流一下。熊大就到熊三家去,主动跟熊三说:“熊三,你好,我想和你做朋友。”熊三说:“好啊,我一个人正无聊呢!你来找我,我太高兴了。”于是它们度过了愉快的一天。第二天,熊大又去找熊三玩,并带去了它心爱的飞机模型,和熊三一块玩,它们又度过了愉快的一天。通过这个故事的描述,孩子马上就明白,交朋友不仅要主动,有好东西还要学会与别人分享。当我们跟孩子讲明白了交朋友的方法和步骤以后,这个孩子回到学校后,主动和同学交流,有好东西也知道和同学分享,并且学会了鼓励和赞美同学,她的朋友越来越多,渐渐地变成了活泼开朗的孩子,不再是那个郁郁寡欢孤僻的孩子。父母在孩子遇到问题时,要和孩子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跟孩子讲大道理。

家庭教育的六大黄金法则

三、正确对待孩子提出的要求

很多父母跟老师反映说:“我家孩子特别任性啊!想要什么就要什么,怎么办呢?”说明平时父母很溺爱孩子,孩子想要什么就给什么,时间长了,孩子就养成了任性的坏习惯。心理学有个实验叫“延迟满足实验”。这个实验怎么做的呢?在一个房间里面有20个小孩,这时候心理学专家进来,在每个小孩的面前都放10颗糖,跟孩子们说:“这10颗糖特别好吃,但是大家现在不能吃,等我出去30分钟以后回来再吃,我再奖励10颗糖。”心理专家出去以后,一个孩子就忍不住口水都流出来了,忍不住就吃了起来。旁边的孩子看到他吃了,也吃了起来。才过5分钟,就有一半的孩子忍不住吃起来了。有几个孩子坚持下来了,半个小时后,他们仍然没有动。这时心理专家进来了,把奖品给了这几个坚持不吃的孩子。这个实验长时间的追踪调查,20年以后,这几个坚持到最后的孩子在各行多业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因为他们有超强的意志力。所以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要懂得延迟满足孩子的需要,如果要求是合理的,我们就满足他,如果要求是不合理的,我们就不能满足。不能因为孩子哭、闹、发脾气、砸东西,我们就退让,妥协。

四、家长要做好孩子的榜样

我们很多家长要求孩子好好学习,却带着一帮朋友在家打麻将。要求孩子不能玩手机,自己却在那玩手机,刷微信,刷微博,玩王者荣耀,孩子怎么会好好学习呢?身教重于言教,我们希望我们的孩子是个怎样的人,我们做父母的就要做成什么样的人。中国有句古话叫: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个孩子在学校老是爱打架,爱打同学。通过谈心了解到这个孩子的父亲经常打妈妈,妈妈不认同爸爸的观点,爸爸就打妈妈。孩子在学校当其他孩子不听他的话,他就打同学。孩子以为这就是解决问题的方法。所以我们在教育孩子之前我们要做一个合格的父母,我们本身的言语和行为应该是充满正能量的,应该是值得孩子学习的榜样。

五、不包办替代,把成长空间留给孩子

我们现在很多父母担心孩子吃苦,怕孩子受累,很多事情都替代孩子去办,结果呢?父母又劳累又辛苦,然而从教育的结果上来说,孩子什么也没有学会,孩子成长的机会被我们的父母替代了,剥夺了孩子的成长机会。有一个寓言故事叫《懒人食饼》,有一个孩子特别的懒,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有一次,他的父母因为工作的原因必须要外出,这孩子什么都不会,怎么办呢?父母就给他烙了个大饼,挂在他的勃子上。父母出差几天回来,发现这个孩子已经饿死了。原来这孩子吃完了前面饼,不会把饼拿起来吃,就饿死了。所以,当父母过于包办替代孩子的时候,就扼杀了孩子的生存能力,把孩子推向了一个弱势的边缘。父母要学会适当放手,信任孩子,让他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培养锻炼了孩子的生存能力。父母对孩子的爱是要培养孩子独立地飞翔,如果我们父母什么都帮他做了,孩子没有了飞翔的翅膀,也没有飞翔的能力,就无法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上立足。

家庭教育的六大黄金法则

六、家庭教育的一致性

有一个家庭,爸爸对孩子的教育是非常严厉,有一天,孩子犯错了,爸爸严厉地批评教育孩子,动手打了孩子,这时,妈妈过来了,不让爸爸批评,说是要跟孩子讲道理,夫妻双方各执一词,最后妈妈把孩子抱走了。这个孩子在日记中写道:“我有两个笔记本,一个笔记本记录着我对爸爸的恨,一个笔记本记录着我对妈妈的爱,总有一天,我会和我的妈妈一起离开我的爸爸。”这样的教育是成功的吗?显然是很失败的。那父母怎样来唱好这个“黑脸”和“白脸”呢?当孩子犯错的时候,爸爸严厉批评教育的时侯,妈妈不要去干涉阻挠。妈妈事后可以安抚孩子的情绪,再跟孩子讲道理,理解父亲,而不是怨恨父亲。这样就达到了家庭教育中两个人的配合,做到了家庭教育的一致性,才能取得好的教育效果。有这样一个家庭,妈妈是老师,懂教育。爸爸是工人,不太懂教育。爸爸就说:“咱们家你懂教育,你来管孩子好了,我不太懂教育,我就不管了!”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丧偶式育儿。这样能教育好孩子吗?不能。教育像划船,如果左边有人划,右边也有人划,这样就会越划越快。如果左边人在使劲划,右边不划,船就不会前进,而只会在原地打转。因此,家庭教育一定要夫妻双方共同学习,在教育的问题上相互之间要达成一致,才能取得好的教育效果。

".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