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只收藏不阅读,是一种“虚假成就感”
每个人都有那么几个收藏夹,可能在APP上,也可能在浏览器上。当你看到某个内容很符合心意,或是对你来说很有价值的时候,你就会轻轻一点,把它放入你的收藏夹中。
久而久之,看着收藏夹中的数字一天天上涨,看着收藏夹的内容结构越来越复杂,你的心中渐渐涌起了一股成就感:感觉自己掌握了很多知识,感觉自己有了某种大佬范儿,虽然——那些内容你只是草草浏览,或者根本没看。
自然不是所有人都如此,但我必须得说,如果有这种情况,那你很可能陷入了一种“虚假成就感”的陷阱。
信息爆炸的时代,网络资源极大丰富,知识变得触手可及,似乎只要搜索几篇高质量文章,人人都能成为产品经理。
不过,我想讨论的不是哪些文章能让你当上产品经理,而是当你在网上发现那些网络资源(比如文章、视频、音频、PPT等等)后,你有没有把这些资源吸收并转化成脑内的知识。
凯利·麦格尼格尔在《自控力》中谈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有很多人,一大清早起床,费尽心思详细地制定了一天的计划,然后——便开始干起了那些自己想干的事,就好像在制定计划完成的一瞬间,那些待办事项也一并完成了一样。
听上去有些不可思议,但其背后有理可循。当我们把“制定计划”当成一件需去完成的事情时,完成它就能赋予我们一种“成就感”,这种成就感使心情变得随意且放松,从而降低的自控力,导致我们离真正应该办的事情越来越远。
“收藏夹问题”也一样,“获取知识”分为“寻找知识”和“学习知识”,前者的完成就是一种目标的完成,从而在当事人心中产生一种“完成目标”的成就感。这种成就感会使你不经意间去寻找放松,从阻碍了后续的学习。
很显然,这种阻碍你达到最终目的的成就感,是一种“虚假的成就感”。
导致这种问题的原因有很多,最主要的就是一种“心理上的放松”。有研究表明,那些被拍照功能留下来的场景,在人脑中的留存率也越低,这是因为当这一场景的照片被拍摄记录下来以后,人的记忆处理系统就会产生一种“放松”——知道相机已经帮忙记录了,自己就不用再费心去记住了。
这种“放松”能够调动大脑有限的精力去记下那些无法被外部设备捕捉的信息,从而达成内部资源与外部资源的高效利用,是一种节约资源的合理方式。但在运用到收藏夹问题上时,这种看似合理的方式却造成了一种不合理的结果:帮我们把内容放进收藏夹时,我们的心里就因为成就感和安心感而产生了一种放松,这种放松使我们难以对应当学习的内容产生高度关注,进而难以把其化为个人知识体系的一部分。
解决方法有两点,一是拒绝对知识进行收藏,阅后即删;二是把搜集知识当成一件必要的准备,而非应当完成的事项。
网络降低了信息获取代价,也加剧的人与人之间的竞争,在信息爆炸的竞争环境中,单靠人脑记忆是很难满足学习需要的。所以我们应当做的,就是在决定学习之前便以“学习知识”为最终目标,在这样的一种预期状态下,只是把内容放进收藏夹,就不容易让你产生完成目标的虚假成就感了。
(分类:心理学)
".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