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人工智能治疗心理健康?中科院心理研究所:这个方法有用

文 / 中国网直播
2019-07-26 02:13
"使用人工智能治疗心理健康?中科院心理研究所:这个方法有用

(中国网直播7月23日讯)今日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办公室于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健康中国行动之心理健康促进行动。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的雷正龙副局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陆林院长,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陈雪峰副所长,北京回龙观医院院长杨甫德主任医师出席新闻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以下为相关内容实录:

未来网记者:

我有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我们如何发现未成年人当中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第二个问题,目前很多未成年人是互联网的原住民,很多问题会倾向于在微博或者其他社交平台上发布,是否可以通过人工智能的方式去发现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通过人工智能的方式来对他们进行治疗或者引导?第三个问题,如果可以使用人工智能的方式去治疗的话,如何解决其中可能涉及到的隐私和道德伦理问题?谢谢。

陈雪峰:

第一个问题是未成年人的心理问题应该怎么去发现,责任主要在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系统对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实际上关注的很早,也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在具体举措上,包括在学校配备心理健康教育的老师,心理咨询的专业人员,开设心理健康课程,研发心理健康的教材和一些科普的产品、科普的设备,在这方面其实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有比较好的基础。刚才主持人也提到,学校在加强对教师的心理健康全员培训,所以在教育系统是有一个比较完整的系统的保护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的举措。

第二,在家庭层面,我们要做的工作还很多。现在政府有一些地方,还有社会机构,已经重视到这个问题。比如说尝试通过家长学校,尝试通过家校一体化平台的搭建来帮助学校和家长共同关爱孩子的心理健康,这个工作在努力,但还要花更多的时间、更多的精力和更专业的措施,能够让家长拥有对孩子心理健康关注保护的知识和技能。

第三,在社会方面,包括在健康中国专项行动中也有健康环境的塑造项目,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个人、家庭、社会和他所处的小环境的影响,包括自然环境的影响。所以我们要保护好孩子的心理健康,也得对所有影响他的因素能够有好的干预、好的措施。对于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应该怎么识别,怎么发现,怎么保护,学校、家庭、社会应该联手。

是不是可以通过人工智能的方法在互联网上发现未成年人或者是青年人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首先想强调一点,通过在互联网上宣泄,这种方式是不太可能科学的减轻压力或心理问题,这是一个前提。用人工智能的方法是不是可以,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有一个团队,做过这方面的尝试,但关注的是一个主题,就是“自杀干预”。打热线电话是他主动求助,但是还有很多人不愿意主动求助,而我们又不能够忽视这个群体的存在。我们这个团队是通过在微博上发布的文字内容的分析去发现可能有自杀倾向的人,然后跟他一对一,类似私信的方式去提供一些帮助他缓解压力,或者告诉他应该去哪儿求助。我们这个研究也有正式发表的学术论文,有实际的社会实践,不管是从科学研究的角度去论证这个方法的可行性,还是从社会实践的角度去看这个方法的有用性,这两个方面都是有保证的,我们能够看到还是有期望通过一些人工智能的方式,通过网络平台去解决心理问题。

刚才您问到的第三点非常重要,就是隐私的保护。我们研究所有一个专门的机构,叫科研伦理审核委员会,要对研究的整个方案进行审核,审核的目的就是保证方案是科学的,能够产生积极的作用,不会对我们要帮助的群体有潜在的伤害。隐私的保护,我想应该是几个方面:一是我们的方法一定要科学,二是我们的网络监管也一定要到位,三是我们大家也应该有这方面的认识,我们已经进入到了一个网络社会,我们的生活已经和网络息息相关,这个平台可以提供有效心理健康服务,便利、可及性高、保护隐私。所以这种隐私的保护也需要政策层面、公众意识层面,以及专业机构一起努力维护和实现。谢谢。

就这位记者的问题,我简单补充一下。从专业角度看,怎么样发现未成年人有没有问题,我们有一个标准,某个青少年情绪、行为突然发生了变化,就有可能有问题。比如这个孩子原来学习成绩很好,突然变得很差了,或者这个孩子原来和父母朋友交往很正常,突然不交往、不说话了,依据这个标准,情感突然变得和原来不一样,我们怀疑是有问题的,这是外在观察的角度。

从生理角度来说,他原来吃饭很好,最近突然变得不爱吃饭了,或者变得吃的很多了,可能预示着他有问题。这需要家长、老师进一步了解沟通,把常见的、简单的小问题解决,比如聊一聊,沟通一下。如果稍微复杂一点,就需要找专业的医生或者心理治疗师来帮助。

世界卫生组织心理健康的标准,包括是否能适应所在的环境,如果青少年对学校环境不适应,或者他对夏令营的环境不适应,可能预示着青少年有问题,这是一个简单科学的识别办法。如果发生改变了,是不是真的有问题,可能还需要进一步的了解。从青少年的情绪、行为上,我们是可以观察到他的变化的。

民法总则规定,8岁以下的孩子是法定无民事行为能力的人,8岁-18岁是限定民事行为能力人。第一是他可以做到自我评估的,孩子的很多问题他是知道的。第二是周围人能够观察到,第三是社会层面一定要培养心理健康的“守门人”,无论是学校、家长、幼儿园、单位,都应该有心理健康“守门人”,能够及时观察发现可能存在问题的人。我们不仅要发现,还需要及时去进行调试和干预,而不是等到发展成疾病后再带他去看病,要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异常。实际上这些问题都是可以有效应对,及时化解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