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博主如何看的心理医生?附视频
视频加载中...
视频看过,我们进入今天的话题,聊一聊心理咨询和看精神科。
关于我国的精神心理咨询及问题我国心理咨询起步较晚。理念大部分都是源于西方的传统流派: 精神分析、行为主义、人本主义。这三者是典型建立在西方个人主义的价值规范和科学主义的方法规范之上的。传统的心理咨询的效果认为一对一的咨询是最有价值的,心理状况的改善依赖于个人,自我意识的增强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在实际的精神心理科咨询过程中,出现了很多常见的“尖锐”的问题:
1.咨询师“无建议”。受过训练的心理咨询师都明白一个原则“非指导性”,即心理咨询力戒咨询者对来访者提出的问题发表任何个人意见,或者给出直接的建议和对策。这是为了避免咨询者将个人的意愿强加于来访者身上。但在现实生活中来访者往往对咨询者抱有很高的期望,希望咨询者能够主动积极地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提出具体的意见和建议。其实这与我们国人的人际交流方式是一致的。
2.“找权威"专家。寻求帮助的来访者,通常会四处打听,或者在网上搜索哪些咨询师更具有权威性。其实在心理咨询的原则中强调过“平等”原则,要求咨询者与来访者在咨询过程中互相平等,这也就意味着咨询者对来访者其实不应该有任何权威作用。不过传统的理念会让我们往往把咨询者看作是问题解决的专家,咨询者的言行、地位、学识有很大的权威性。不难理解,但似乎难以逾越这种观念(本人是精神科医生,但上面的权威观念问题自己也存在)。
3. 过程“沉默冷场”。心理咨询师在谈话中要求尽量处于被动与跟随的地位,,以强化来访者的自主能力和谈话欲望。但我们的大多数来访者对这种被动的、无方向的谈话方式均感不适。他们认为咨询者的沉默是一种无能的表现。这个问题在很多咨询过程中成为了“中断咨询”的最大障碍。(“我花这么多钱,你一句话也不说?光看着我笑?”是咨询师“不行”?还是我们的“观念”有误?)
精神科和心理咨询其实也一样,都面临同同样的问题。不同点就在于心理咨询可以涉猎的面更广,但面对已经病了的来访者,精神科则可以直接给出建议和决策。
难以迈出的一步:精神心理科咨询的顾虑可能是出于世俗的偏见,不愿意面对自己心理可能存在障碍的事实,拒绝前往咨询。其实作为从事精神科多年、储备了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和心理咨询案例的医生来讲,是可以体会到来访者的忐忑不安,纠结不已的。
即便花了很久的时间,做了充足的功课,但恰恰有可能因为脑中快速蹦出的念头:“我到底需不需要找咨询师啊?”“这个事丢不丢人?我的咨询师会怎样看待我?”“其实,我自己再努力一点,应该会好的”“我再努力试着调整一下心态看看?”“买点心理方面的书,学习情绪控制的方法,是不是就可以?”“咨询很贵,几十分钟能解决问题吗?”再一次退回到原点,将咨询搁浅。
从愿意、想要接受心理咨询到真正的迈出这一步,真的不简单,这个过程其实是非常需要勇气和契机的。
走进精神心理科,是一种什么感受?当我们最终获得了这么一次契机,进入精神科或咨询室这扇门的时候,一段你从未有过的关系和通向了解真实自我的旅程开始了。看待咨询中的自己,才猛然发现,门里竟然是我们曾经逃避、未曾发现的自己。
专业的精神心理咨询,会让你感受到一个你不曾感受到的空间,那里私密、温暖、安全、理解,那里能够静静地试着去感受自己,去感受那个被自己掩藏起来的受伤的自己,那里可以试着去接纳,允许存在,承认自己的独一无二。
耐心、精力都已经耗尽,身心俱疲,不知从何做起,世界变得一团糟,无处可寻的你,此刻,面对精神心理科的大门,会如临灵潭静水、海阔天空、心旷神怡。
还要澄清的一些问题虽然咨询的开端很好,如醍醐灌顶般的精彩,但随着咨询的慢慢深入,大家也会发现咨询里问题,一如所有人的问题一样。
1.心理学不是万能的,心理咨询师不是人生导师,掐指间指点迷津;心理咨询更没有简单的提问和回答。因为自己真的可以为自己做出最好的决定,你只需要更深地了解自己和更多的勇气面对。2.理解沉默与倾听的珍贵,因为任何语言都无法使咨询间的灵魂产生沟通与共鸣。静静地陪伴,何尝不是我们最需要的面对方式?3.咨询中会触及悲伤的往事,或面对不堪的回忆,甚至直面心中某个原本想绕开的角落,但咨询恰恰需要卸下层层防御,与真实的自己赤诚相见。4.咨询最终需要句号结束,告别陪伴的过程,开门迎接最好的自己。开门离开后的自己阳光、轻松。
在本文中引用杨老师的视频,以便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如有异议,请杨老师联系后删除)。感兴趣的可以微博、Keep关注ID:灵魂健身杨老师。谢谢灵魂健身杨老师(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55887668/)
#青云计划#@头条健康
参考文献:
1.党彩萍, 刘以榕. 对我国心理咨询模式的思考.三明学院学报. 2005. 22(1): 79-81.
2.李伟健, 孙炳海, 孟静婷. 我国大陆地区网络心理咨询的现实考察与未来展望.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2004.13(6): 702-703.
3.郭晓薇. 四种咨询理论的比较与沟通.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 2000. (2): 22.
4.颜农秋. 当事人中心疗法本土化之可行性研究.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 2001. (3): 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