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向的人一定要变得外向才能适应这个社会?心理学家的答案很肯定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你怎么不多交些朋友?”、“别总宅在家里”、“你必须学会和别人相处”……
生活中,内向的人经常被“鼓励外向”,似乎只要不符合社会定义的外向,就会被贴上“自闭”的标签。那么,内向者一定要变得外向才能适应社会吗?
人格心理学家艾森克(Hans J. Eysenck)在《人格的维度》(1947)一书中指出,人格是一个人所有行为模式的总和(包括情绪稳定性、外向、开放性、尽责性、宜人性五个维度),具有持久性、稳定性,而性格则是人格层面可塑造的那部分。
人的性格就好比一个连续体,内向和外向则是这个连续体的两端,人在不同环境下呈现的性格倾向是不同的,当倾向于连续体内向端即呈现内向性格,反之则会呈现出外向的性格。
从这个角度看,所谓内向和外向不过是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性格倾向差异罢了。德克萨斯州大学奥斯汀分校研究人员甚至提出了猫型人格和狗型人格(2010),具体而言,
猫性人格:比较内向、宜人性低、尽责性较低、情绪不稳定、开放性较高(兴趣探索方面)
狗型人格:非常外向、宜人性高、尽责性高、情绪稳定、开放性低
心理学上对于内向和外向性格的狭义描述为:
安静,离群,内省,喜欢独处而不喜欢接触人。保守,与人保持一定距离(除非挚友)。倾向于做事有计划,瞻前顾后,不凭一时冲动。日常生活有规律,严谨,遵循伦理观念。做事可靠,很少进攻行为,多少有些悲观。焦虑、紧张、易怒还有抑郁。
外向则与之相反,外向的人,喜欢配合客体思考、感觉、行动。关心,完全用在客体,以客体为优先,容易受客体的制约。能主动观察,速度较快,带有概括性。反应较快,带有记录性,有明显情绪反应。
自我保护行为
然而,现实社会不是心理教科书,广义范畴内的外向与内向是相对却又不绝对的两个概念。每个人在接触陌生事物时都会产生自我保护意识,正常情况下不会主动透露自身情况。
正如综艺节目《妻子的浪漫旅行》中的颖儿,在节目所展示的片段中,她似乎很难快速适应群体,多数时候都在一个人做事。她自己也表示,因为害怕说错话,做错事,尽量不表现自己。
可是,一个综艺节目自然是无法全面、立体的展现一个人的,我们也不可凭借一些片段就狭隘的定义一个人是否不合群。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生活方式,面对不同的人、事会产生不同的认知态度。也许,在镜头前,她是腼腆内敛的形象,但是在家人、闺蜜、挚友面前,她却是一个充满欢笑的开心果。
社会与舆论不应该从一而终的要求每一个人都磨平自己的棱角、强迫看起来“内向”的人挂上假笑的面具。
躲在屏幕后面宣泄自己的情绪
与此同时,人作为所有社会关系的集合,是需要交流和互助的。在提倡开放的当今世界,没有人能置身事外独善其身。
随着网络等虚拟社交方式的流行,越来越多的人呈现出一种“网络外向,现实内向”的趋势,这些人更乐意躲在屏幕后面宣泄自己的情绪。
他们或是沉迷游戏、或是寻求网上的虚拟爱情、更或者操起键盘“大杀四方”。此种线下内向是对现实世界的逃避、线上外向是虚拟而浮躁宣泄。
外向是进入一个陌生的群体中能更好的找到个体间的共性,以共性激发群体发扬个性,而内向是保有个性、等待别人的认可与激发。
从心理层面看,内向不一定变得外向才能适应社会,相对的,外向者也不一定更受欢迎,毕竟比起咋咋呼呼,多数人还是喜欢文质彬彬。
也可以说每个人都是既有内向与外向的,当我们调和好这两种处事方法,内敛而又健谈时自然就会被更多的人认可,被社会所接受。
你是一个内向的人吗?欢迎加入我们~
(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
《人的人格结构》
微信公众号:第一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