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世上除了生死,其他都是小事
很多人一听到“心理”就直接联系到“心理疾病”。现在很多孩子没有达到心理疾病的程度。
但是没有心理疾病,就等于拥有“心理健康”吗?
世界卫生组织对心理健康的定义是:处理生活中的压力,发挥潜能有效工作,为社会做贡献的状态。
我们常觉得世事艰辛,单身的,心痛遇不上好人;
结婚的,困惑婚姻不完美;
失业的,羡慕早出晚归的上班族;
加班应酬的,又痛恨职场阴暗。
总之,爱情伤心伤肺,生活一地鸡毛,职场步步维艰,人生每一步,都觉得如履薄冰到心生恐惧。
我相信,生命给了你什么,就会带走些什么
同样的,生命拿走了什么,就会在某处还给你
不管是谁,生命都是公平的
就像阳光,总是能照亮地球每一个黑暗的角落
中国人的价值追求太单一了,大家都像一个经济动物,金钱成了衡量一切的标准。
为什么会这样说?
原因很多,但一个重大原因,就是我们缺少了死亡教育。
死的意义就在于让我们知道生的可贵。一个人只有在认识到自己是有死的时候,才会开始思考生命,从而大彻大悟。
不再沉溺于享乐、懒散、世俗,不再沉溺于金钱、物质、名位,然后积极地去筹划与实践美丽人生。
孔夫子有句老话:“未知生,焉知死?”就是说生的事情还没搞明白,谈论什么死?
但死亡教育开启了新角度:未知死,焉知生?
死亡教育是生命教育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而死亡教育的核心是:
敬畏生命、热爱自己的生命 。
尊重自己的生命 ,尊重别人的生命。
死亡对自己的影响是什么?
成人也是很难接受一个亲人的离去,成人会有一定的接受能力,亲人离去,打击很大,跟最亲近的人分享一下,跟好朋友讲一讲自己的事情,跟朋友聊一聊,慢慢的就可以接受了。
情绪状态稳定之后,会感悟出:人总归会老的,总归会道别的。
不论每一个人终究要走一条路还是死亡,当然我并不是建议大家每天都思维这个单纯的问题,而是透过死亡,我们能看透很多的问题,也会放下很多问题。
我们每个人其实每天都经历着生死,可是我们为什么看不透,原因是我们没有真正思维过这个问题。
所以,每当我们去考虑这些死亡的时候,我们会懂得珍惜每一天,包括身边的每一个人,也不会去计较太多。
死亡是一个人一生必须要经历的,但是,关心死亡的人很少。
现代人的关注度尚停留在物质层面,大家都忙着挣钱、买车、买房,精神层面的关注相对来说还不够。
如果有一天我们能给即将离开的人以温暖,如果,我们自己面对死亡也能很平静,那才是真正的成熟。
中国台湾著名体育主播傅达仁安乐死的最后画面被曝光。
视频中,家人都陪伴其左右,唱歌送他走完最后一程。
他非常平静地喝完了杯中的药物,最后倒在了儿子的怀里。
傅达仁最喜欢的一句话是“年轻时奋斗向前,年老时喜乐再见”。
这位85岁老人,不想在生命最后的时光里,被插管、被抢救,他更害怕的是失智——失去对生命的掌控权。
他专程从台湾飞到瑞士,花费大笔的积蓄,在这个安乐死合法化的国家主动迎接死亡。
他成为亚洲第一位去瑞士实施安乐死的中国台湾人。
一个生命的力量,其实并不在于长短,更在于它的宽度和内涵,而在于ta与周围人关系上所产生的那份爱的联结。只要没死,人生很多事,其实都是小事。
迈过去,就是艳阳天!
活着,就要遵守活着的规矩,好好的活着
惟愿你活着,与爱同行,不枉此生!
版权声明:未经授权谢绝转载,如需转载请私信联系我们!
你的焦虑,正在拖垮你
男方家里说,要娶一个不要彩礼的_____!
性心理:关于性,你还真的不懂
江西86岁老汉狠心拔掉妻子氧气管,发生了什么?
原生家庭问题:让你的婚姻轮回到父母模式真正厉害的人,早已戒掉了它!——心理学说抑郁症没有所谓模样,他们连笑着都很绝望……
抑郁症患者在假装生活?——放P!
作者简介:小贤老师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塔罗牌占卜师、行星能量颂钵疗愈师,自由码字人,培训师。
体会爱的老灵魂,人生路的探索者。
重要的是:一个认真热爱生活的心理师。
以有限文字,写无限可能!
倡导以爱为本质的精神生活,一起感悟生活的真谛,生命的真意!
我遇见你,然后遇见我自己!——实用心理学
如需心理咨询、塔罗牌占卜、商务合作,请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