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总是反复洗手、检查门锁是一种危险的人格
你是否有过类似的经历,总觉得手不干净,于是反复洗手;离家后不久赶回检查门锁、灯是否关闭。心理学上认为,这属于强迫性人格障碍,复合型焦虑障碍的一种,属于一种危险的人格特质,如何理解呢?
“与自己的博弈”
在临床上,强迫症属于一种常见的精神类障碍。只是近年来,社会压力、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强迫症患者群体在进一步扩大。目前,世界卫生组织已经将强迫症认定为二十大负担最重的疾病之一。
关于强迫症的病因至今仍没有明确的认定,医学家和心理学家们把它归结为与遗传、后天环境和神经等多方面的复杂性疾病。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曾把强迫症定性为“与自己的博弈”,所谓强迫现象,其实是攻击指向于内的后果。
思维强迫和行为强迫
强迫症一般分为思维强迫和行为强迫。思维强迫包括怀疑自己的行为、质疑自己的想法、过度谴责自己曾经做过的事。行为强迫则包括多次洗手,反复的无意义性检查等。
强迫症一般起于自我的思维,并无外在的命令。例如,看到某些事物后对回忆过度的联想,随之伴有中度焦虑。许多人甚至并不会把它当成一种病,真正引起他们注意的是焦虑感和随之而来的紧张。
在美国科罗拉多州,双胞胎姐妹Sara 和 Amanda Eldritch从小就患有及其严重的强迫症,严重到已经影响到了她们的正常生活。
她们无法进行正常的工作和社交,家人都无法和她们有过多的交流,她们每天多次洗澡,甚至会用酒精进行全身消毒,她们拒绝肮脏,有严重的心理洁癖。
英国心理学家艾森克认为,强迫症表现大多由焦虑引起,多发于某事失败后的过度紧张,以至于在接下来的生活中对此事耿耿于怀,每次回忆都会引出焦虑感。
出于这种感觉,而反复的进行检查和确认来规避上次的失败。而这种反复的行为会强化潜意识,导致你的规避行为成为了生活的一部分。
第二种原因就是对自己的高度要求,追求生活的最高品质,他们喜欢掌控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但这种掌握往往是偏激的,久而久之会影响自我的情绪和衍生出对周围人的苛刻要求,并不适合正常的交际生活。
理论上,每个人都会有一定程度的强迫症,轻微的强迫症人群多为生活压力较大的群体,这是一种十分正常的现象,往往通过自我积极的心理暗示就可得到大幅度改善。
例如,给自己暗示:你的想法是合理且理性的,确实会有这种可能,这并不是病态的,只是我的担心程度过多而已。而且,心理学家们认为,轻微的强迫症行为有利于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态度。
所以,我们要正确认识强迫症,他并不是洪水猛兽,任何事情都有积极的一面,只要我们把控好尺度,它反而可以帮助我们建立更好的生活方式。
参考资料:
《走出强迫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