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了10个学霸的家庭教育,家长竟然都做了这件事

文 / 杰克吉尔潜能英语
2019-05-11 11:10

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很多家长不免为自家娃是自带学霸属性还是学渣属性而焦虑。

为“学渣”焦虑可以理解,家里摊上个“学霸”娃也焦虑吗?身边朋友的亲身经历告诉我:遇上天赋出众的“学霸”娃,家长可能会更焦虑。

研究了10个学霸的家庭教育,家长竟然都做了这件事

朋友小Y的儿子小宇就是传说中的“学霸”娃,从小就展露出极强的专注力和记忆力。

小Y酷爱读书,小宇在他的影响下也是书不离手。从小看绘本,图画下面的每句话,小宇都能背得下来。

5岁开始学围棋,一发不可收拾,每天看围棋书一看就是2、3个小时。在幼儿园大班的时候,小宇已经成为了业务四段棋手,相当于国家二级运动员水平。

孩子天赋出众,小Y和妻子也不敢怠慢,用小Y的话来说就是“战战兢兢”,请名师,上专业的围棋学校,全国到处参赛,为培养孩子倾尽全力,就怕辜负了老天爷给的天赋。


研究了10个学霸的家庭教育,家长竟然都做了这件事


其实现实生活中,像小Y儿子这种天赋超群的娃和天赋极差的娃都是极少数。大部分孩子都是中不溜秋的大多数,智力水平差不多。

是什么因素导致孩子在成年之后,有的成了学霸,有的却在学业上表现平平,甚至成了“学困生”?

研究了几个“学霸”娃的家庭教育,我发现有惊人的相似之处。

热爱读书的家庭氛围

这两年,网络上充斥着“寒门难出贵子”的言论,浙江省高考状元王雷捷用他的亲身经验为我们提供了另一种原生家庭的模板:虽然没有钱,没有深厚的资源,父母也没有高大上的学历,但一样可以有言传身教的家风和良好的家教。


研究了10个学霸的家庭教育,家长竟然都做了这件事


王雷捷父母以织布为生,是典型的农家。在他的记忆里,母亲是个非常上进的女人。织布之余,她爱看书。村里不少人家的女人闲了打麻将消遣,他的母亲则是把时间都花在看书上。

虽然学历不高,认知有限,但王雷捷的母亲特别重视阅读。只要学校老师推荐什么书,一定会给孩子买回来。

在母亲的影响下,王雷捷虽然是理科生,语文成绩同样非常优秀。他的阅读理解答案被老师当成标准答案和学生们讲解。作文也写得特别好,被评为浙江省书香少年,拿过全国作文大赛一等奖。

2018年,王雷捷以723分的高分(总分750分)夺得了浙江省高考状元。良好的家庭氛围影响的并不止王雷捷一个孩子,他姐姐也考取了名校,在浙大读研究生。


研究了10个学霸的家庭教育,家长竟然都做了这件事


行为的示范永远比言语上的说教对孩子有效的多。

很多家长抱怨孩子不喜欢读书,看一会就要看电视、玩玩具,在埋怨孩子的时候不妨反思一下自己平时爱看书么?

持之以恒的训练比天赋更重要

最近一直在看曲宝琴写的《五个人:我们和女儿一起成长》。这位平凡的母亲在十几年前,曾经名噪一时。

她的三个女儿分别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北京大学生物化学系和清华大学建筑系,之后又分别留学于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华盛顿大学和英国伦敦大学三所世界名校。


研究了10个学霸的家庭教育,家长竟然都做了这件事


在周围人眼里,这是个不折不扣的学霸家庭。

曲宝琴在言传身教方面和王雷捷母亲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她认为家长首先要自爱,要上进。如果做家长的心存懒惰,随波逐流,如何能期望孩子优秀、出色?

除了本身的言传身教,曲宝琴还非常重视孩子记忆力的开发。在孩子两岁以后开始教孩子背唐诗和儿歌。她教孩子不是死记硬背,而是把每首诗歌都讲成一个故事,总结出一个主题来。

古诗简明的语言、美好的意境,非常适合锻炼儿童的记忆力,而且这也为孩子长大后的修养和人格发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研究了10个学霸的家庭教育,家长竟然都做了这件事


对孩子来说,智能的开发首先就是记忆力的培养。孩子先天记忆会有差异,但是,后天的记忆力培养与训练更为重要。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一个人50%的智力发展是在出生后到4岁这一年龄段完成的。如果一个儿童在幼儿时期被剥夺了智力刺激,那么他可能永远也达不到他应当达到的高水平了。

研究了这些学霸娃的家庭教育,你会发现,家长对学习的态度都很宽松,反而孩子自己学习的内驱力和自主性特别强。这些家庭,无不是从幼儿时期开始就十分重视孩子阅读能力的提升。


研究了10个学霸的家庭教育,家长竟然都做了这件事


亲子阅读是激活孩子的内驱力的最佳方法。

在0-6这个孩子智力发展的黄金期,每天和孩子一起,坚持固定时间阅读、不厌其烦地重复读、和孩子一起讨论、组织或者参与读书会,一定能激活孩子热爱学习的内驱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