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认知行为治疗之前,首先要对来访者的问题进行整体评估

文 / 十八点心理
2019-05-09 23:18

认知行为治疗单纯的领悟是不够的,还要强调有行动取向。比如说我们对待自己的孩子,尤其孩子在第一次去幼儿园的时候,孩子其实是恐惧的。那么作为父母可能会担心孩子有焦虑情绪,但是不会就跟孩子说:你不要去上学了。父母最后还是要让孩子继续去上幼儿园。

认知行为治疗在治疗关系上一般使用的是案例概念化。不管是做什么心理治疗,接待一个来访者都要做一个评估,而且一定要做一个案例概念化,在完成案例概念化的假设和评估上,再进行心理治疗。如果不会进行案例概念化,那么可以寻求咨询督导,或者寻求同事帮助。但是目前国内的心理咨询师很难做到这样。因为缺少了一定的体系标准。

​认知行为治疗的一般都是临床综合征,很多心理治疗的来访者势必带有很大努力来做咨询的的。寻求心理帮助的和寻求身体疾病帮助的决定是不一样的。因为寻求心理帮助是带有恐惧和担忧的。认知行为治疗师要表现得尽可能专业。对于很多初学者来说,是要有经验积累得。但是还需要尽可能凸显自己的专业知识。就像一个刚做孩子的妈妈,孩子感冒发烧了,妈妈第一次也是焦虑的,但是不能不管孩子,还得去医院看病。所以装也要装得很专业。咨询师要将咨询的焦点放在来访者身上。

一个来访者说很希望和咨询师成为朋友,但是咨询师说:我们只能是咨访关系。来访者第一次对咨询师带有渴望、信任,想和咨询师做朋友。但是咨询师这么说:就已经给来访者内心划了一道线,我们只能是咨询关系。这其实是以咨询师为中心的说法,这时候咨询师要尝试理解以来访者为中心,要理解来访者这么说可能是需要获得一种安全感。

在给来访者做治疗时,来访者有权力可以要求退出咨询的。评估过程很重要,很多的咨询师没有很清晰的评估的过程,一般需要三到四次要了解来访者的心理问题。要跟来访者澄清这样的问题,因为来访者会觉得咨询就从接触就开始了。咨询师需要三到四次了解心理症状,可以评估来访者的心理问题,从而开始构建概念化。

评估的目标是获得一种诊断。当运用认知行为治疗要学会使用心理量表,心理量表虽然不能起到诊断作用,但是可以起到辅助作用。比如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SCL-90等量表等。使用这些量表可以有效帮助来访者去确定咨询的目标。

了解来访者的问题,其实是在了解这些问题给来访者的社会功能带来了多大的影响?对生活造成多大的影响。一个来访者的自我承受能力好不好?比如不能上班了,不能上班多久了?对这些问题的了解,可以帮助来访者很清晰的去评估概念化。

在评估的过程中要具体化,我们的来访者说话很抽象、笼统和概括。只有具体化,我们才能帮助来访者。一个抑郁症来访者说:我一天的情绪都不好。那么咨询师就需要问:你一天的情绪最不好的是什么时候?当时的内心感受是怎么样的?你的咨询目标是什么?来访者说:我要我看上的男孩子喜欢我?这个目标就是太宽泛了。具体化是心理咨询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

做心理治疗不要去陈述,要了解来访者的家庭背景,孩子的学校适应能力等。有时候来访者给自己设定了很多很高的目标,就会导致紧张、头疼、失眠,就会出现抑郁、焦虑。比如一个来访者从小有一个严厉的父亲,父亲喜欢喝酒,情绪反复无常,父母还离婚了。了解这些经历,可以了解这个学生的信念,这么努力的原因是因为他的心中有一种信念:我只有做到最好、最优秀,才是一个强者,没有人看不起我。要了解来访者的信念,从而去理解来访者的信念,从而进行对来访者信念的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