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误的“延迟满足“”伤害了多少孩子?长大后容易自卑还走极端

文 / 银花育儿
2019-05-04 20:04

父母们常常担心,如果我总是满足孩子的要求,是不是会把孩子惯坏?而对孩子进行“延迟满足”教育方法,也成了部分家长正在对孩子做的事。

研究儿童的心理学家对幼儿自我控制和听从父母要求的发展很感兴趣,他们设计了一些能体现延迟满足情景的实验,而“延迟满足”实验,最著名的要数心理学家米歇尔的棉花糖实验了。

在实验中,实验者给一群4岁到6岁的孩子每人一颗棉花糖,并告诉他们,他们可以随时吃掉,或者等待实验者回来再吃。如果现在吃掉,就没有额外的棉花糖了;如果能等到实验者回来再吃,就能再得到一颗棉花糖,也就是一共能得到两颗棉花糖。

错误的“延迟满足“”伤害了多少孩子?长大后容易自卑还走极端

实验结果是,有一部分孩子很快就把糖吃了,也有部分孩子坚持等到了实验回来,他们得到了许诺的两颗糖。研究人员对这些孩子进行跟踪研究,发现这些能够为两颗糖等待的孩子,具有更强的延迟满足的能力。

当然,这个实验还没有完。十年后,当这群孩子进入青春期时,米歇尔又对他们进行了追踪研究。

米歇尔发现,那些小时候能为两颗糖等待的孩子、延迟满足能力强的孩子,比那些小时候不能等的孩子,学习成绩更好,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较高的效率及较强的自信心。他们能够更好地应付挫折和压力,并且具有责任心和自信心,普遍容易赢得别人的信任。

此后,培养孩子拥有延迟满足能力,开始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延迟满足能力,被认为是成功人士的一个很显著的特征。而延迟满足能力强的人,普遍在事业、人际关系、健康、财富积累等方面也更加突出。即延迟满足能力强的人,普遍都有很好的发展和成就

孩子的教育一直牵动着父母的心,有很多的爸爸妈妈知道了棉花糖实验后,在生活中也经常对孩子实施延迟满足。比如故意带孩子去商店 当孩子看到一个想要的玩具要买时,父母故意当天不买,跟孩子讲道理:这玩具不是计划内的,占咱们这个月的支出多少了,需要等爸爸妈妈挣钱了才能买,计划后才可以买。因为孩子对钱没有概念,经常这样做不仅不能培养孩子的耐力,相反他们会认为是爸爸妈妈不爱自己,所以才总不能满足自己的愿望。

错误的“延迟满足“”伤害了多少孩子?长大后容易自卑还走极端

还有的父母会通过给零食培养孩子的自控力和抵制诱惑的能力。比如给孩子零食时,故意跟孩子说,你可以随时吃掉,但是如果你能明天再吃,明天就能多得两块零食,如果不能,后天就不能吃零食了。这种权衡利弊的自我克制,对孩子来说太难了,也不符合孩子的发展特点。因为人类的大脑发育中的前额叶是负责推理、决策、自我控制等,而前额叶的发展要到20岁以后才成熟。

对于幼小的孩子,父母对孩子实施这种所谓的延迟满足的“诱惑训练”,希望来培养孩子的自控力,往往效果并不理想。

“妈妈告诉我,一个人要有自控力以后才能有成就,我才不想要什么成就呢?我想要我喜欢的东西。但我喜欢的任何东西,她总让我等着,有时候,我必须做了她要求的事,才可以得到我想要的东西。我讨厌妈妈总让我等着,我觉得妈妈一点都不爱我,我讨厌她总是跟我讲条件。她现在让我要做的事,我也喜欢讲条件,可妈妈总说那是我该做的事,哼,我才不做呢!”小女孩说。

从小被实施错误的延迟满足的孩子,有些孩子可能从来不问父母要东西,哪怕再喜欢的东西也不会要,不是因为他们就具备了这种自控力,而是认定父母不会给自己买,甚至有的孩子长大后,会走入另外一个极端,因为小时候被控制太多,在购买东西时常常会不由自主地克制自己,或者一直买买买,反正是自己的钱,冲动购物,有人说他们叫“购物狂”。凡事过犹不及,对孩子的教育也是如此。

错误的“延迟满足“”伤害了多少孩子?长大后容易自卑还走极端

延迟满足真的就是延迟满足孩子的需求吗

很多父母,对延迟满足有误解,认为延迟满足就是延迟满足对孩子的需求,这样的教育方式能够培养出孩子的自控力。

但是真正的“延迟满足”是一种能力,是人能够等待合适的地点、合适的时间再做想做的事,反映了一个人自我控制或克制欲望的能力。

比如,你想买房,只有首付,买了房每个月就要还房贷。这就意味着你不能像之前一样想买什么就买什么,不能时不时地下个馆子。这时,你会选择满足一次又一次的买买买的欲望,还是一次又一次忍住,去实现买房这个长远目标呢?

在很多父母对孩子实施延迟满足时,往往更注重延迟,而不能满足。其实延迟满足不仅仅是“延迟满足孩子的需求”,应该是培养孩子能够等到合适的时间做合适的事,是一种自我控制的能力,而不是不顾孩子的感受,事事让孩子等待。

一般宝宝在12个月--18个月就表现出逐渐自我控制的能力,比如妈妈说,我们稍等一下玩游戏,稍等一下吃好吃的,虽然时间短暂,但也是孩子自控力的表现。

错误的“延迟满足“”伤害了多少孩子?长大后容易自卑还走极端

而在婴儿期,有需求就意味着孩子也是真的有需要,比如孩子因为饥饿哭闹了,那么也就意味着孩子已经开始分泌胃液,确实很需要食物,如果这时候不能及时满足孩子的胃的话,那么就只能使得孩子被迫延迟自己的生理反应,这样的行为对于孩子的发育是十分不利的。对年幼的孩子,及时满足他们的生理需要和情感需要,才能更好发展孩子未来延迟满足的能力。

如何在生活中培养孩子的延迟满足能力

生活即教育,在生活中培养孩子延迟满足的能力,让孩子能在合适的时间做合适的事。

1.培养延迟满足能力隐藏在生活的各个方面

婴幼儿的吃喝拉撒睡,都是教育的好时候。我家小宝特别喜欢听故事。常常她吃完饭就马上去书柜拿出她想要听的绘本故事让我讲,也不管我吃没吃完饭。如果我吃完饭了,当然会给她讲,但有时我还在吃饭,所以我会对她说:“妈妈还没吃完饭,你可以自己先看两分钟吗?两分钟后妈妈马上给你讲”。一开始她并不理解,我鼓励她说:“宝宝你最会讲故事了,能先给妈妈讲个故事吗?等2分钟计时器一响,我就给你讲故事了”。当计时器一响,我就给她讲故事并且对她说,吃饭的时候我们都要好好吃饭,你看我一吃完就给你讲故事了吧,小宝也愉快地点头。

而在平时吃饭时,我也不会把饭弄凉了给她,饭菜盛上桌子,我会告诉她刚盛的,有点热,需要给它搅拌吹吹才凉得快。她会自己吹,然后高兴的说,妈妈不热了。鹌鹑蛋也是小宝爱吃的,我也不给她剥蛋壳,但是会教她怎么剥,她自己剥的时候也很专注。

错误的“延迟满足“”伤害了多少孩子?长大后容易自卑还走极端

我们总觉得孩子是急性子,所以总想提前给孩子弄好,以方便孩子,而这些生活中的小事都是可以培养孩子自控力的,只要我们做个用心的家长。

2.合情合理满足孩子的需要,形成良性循环

对孩子的物质需求要合情合理地满足,既不要百依百顺,也不要故意不满足。

通常,我们去商店或是超市,会允许孩子买一个自己喜欢的东西,不管是吃的还是玩的。我们大宝特别喜欢积木乐高,有次有两个她难以割舍。我跟大宝说,“你可以选一个,你仔细想想到底更喜欢哪个?”她想了想,最终选择了一个。很多的时候,只要孩子的请求很合理,我都会满足孩子的要求。

但是有时候我也会跟她商量,有次她去超市,看到了一套她特别喜欢的书,超市里都是原价,需要100多元,我跟孩子说网上这套书只要60多元,如果你能等待到明天看的话,我们可以省下好几十元了,这样你还可以买点儿别的你喜欢的东西,孩子最后选择了等到明天。

所以通过跟的孩子良好沟通,权衡利弊,给予孩子信任和一定的自主决定权,他们就可以逐步实现自我管理,也不会要求无度的。

3.让孩子认识“自控力”,学会等一等

在幼儿时期,让孩子和别的小朋友一起玩很重要。如果碰到一个孩子在玩一个玩具,另一个孩子也要玩怎么办?通常孩子的做法是伸手去抢。这时候家长可以给孩子一些建议,比如“你先玩另一个你喜欢的玩具,等一会儿再玩这个玩具,或者排队玩,或者拿你的玩具跟他换”。而在与孩子的交往中,这些社会情境更有利于孩子“延迟满足能力”的培养,懂得配合别人。

错误的“延迟满足“”伤害了多少孩子?长大后容易自卑还走极端

(以上图片均来源于网络,侵权联系删除)

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不提太高的要求,不运用过分的方法。孩子的成长是一个整体,应从全局去培养孩子延迟满足的能力,就会促成孩子自控力的提高。而不顾孩子的发展规律,人为地制造一些延迟满足的“诱惑”,往往会伤害亲子关系,让孩子不能完全信任父母,同时从小严重被控制的孩子,也更容易自卑、走极端。

和谐的良好的亲子关系,是实施所有教育的前提,在合情合理满足孩子的需要的同时,让孩子学会自控,那么要不要延迟满足已经不是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