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逃3年伪造30多张身份证,北大学子涉嫌弑母案引发关注,家庭教育应该背锅吗?
4月25日夜,据《新京报》报道,在潜逃3年多之后,曾在2016年震惊全国的“北大学生杀母案”嫌疑人吴谢宇在重庆江北国际机场被警方逮捕。三年多来,吴谢宇一直在国内活动,身上带了30多张身份证,都是通过网络购买。
此后三天,吴谢宇这个名字爆发式出现在各大传媒和网站中,尽管警方披露的案件核心信息很少,但是,对于三年多前的那桩旧案,对于其中人物的性格经历的素描,对于旧案中的人物关系,以及对作案动机的揣测,对于教育、家庭关系的反思,对于30张假身份证的追问,角度之多元,报道或叙述之详细,可以说,只有公众想不到的,没有想到却没有报道的“盲区”。
我们试图将报道归于几类:
一、被捕现场细节报道:有媒体报道,吴谢宇是送一女性友人,且举止亲昵,然后遭到警察盘问,后有《红星新闻》报道称,确实是送机,送的是经理。《人民日报》4月26日报道称,警方靠“天眼”抓获北大弑母案嫌犯,机场刚升级人脸识别系统。
二、吴谢宇三年逃亡生活的还原报道:最吸引眼球的报道是:晚上在多个酒吧串场当男模。《封面新闻》采访其同事,给出标签“普通,怂,没什么钱,饭量一般”,《新京报》报道了吴谢宇逃亡时间的微信朋友圈:谈政治历史经济,思考多世界理论。
三、吴谢宇个人成长履历和人物性格的报道:这一部分报道,在2016年时已经被报道过一轮。吴谢宇被抓后,媒体再次追忆了那个极度聪明与自律、话不多的天才少年,以及大学期间每晚会和母亲通电话,但也流露过“大学生活有些压抑”。
四、吴谢宇家庭关系的报道:这部分也主要是以旧闻为主,包括其母亲性格刚强且极度自尊有洁癖,父亲在当地是工厂小领导,父母都是知识分子且感情很好。也有“新”闻:昨天有自媒体《没药花园》披露“独家内幕”,父亲婚外情,并表述细节。此文已获10万+的点击量,我的125位微信朋友读过。还有,关于刚刚去世半个月的奶奶,由“以孙子为荣”到“感慨自己命苦”,有媒体还报道了奶奶的两段婚姻,试图求证吴谢宇是否有遗传精神病史。
五、对于教育和家庭关系的反思:自媒体文章包括:《吴谢宇与陈孝正:如何识别完美人设下孩子的心理黑洞?》《北大学子弑母案吴谢宇被抓,学神成为杀人犯,家长:教育请深思》《吴谢宇弑母:过度追求完美不可取,以平常心做平常人! 》《网上疑似出现吴谢宇弑母案心路历程,不能把母爱变成对孩子控制欲》等等。
六、对30张假身份证的追问:《新民晚报》报道:《北大学生弑母案嫌疑人随身带30张身份证!假证这么好买吗?记者做了番调查》;《澎湃新闻》发社论:《吴谢宇被捕,该补上身份证“挂失”漏洞了》;《半月谈》杂志发问:《30张身份证背后有多少管理漏洞》以及来自自媒体《长安街知事》的披露《“北大弑母学子”被抓,案情背后的漏洞涉及上万人》等等。
梳理以上六类报道,从公众需求和媒体职责来看:被捕细节和逃亡生活是公众的信息需求和媒体关于事实类报道的最佳结合点,对假身份证的追问,是公众的“细思恐极”以及媒体在报道犯罪类案件中应该秉承的“对社会的警示”的最佳结合点。
在此,要特别提到,对个人成长履历的过分报道和人物性格及家庭关系的揣度部分,《中国青年报》评论部的微信公众号《中青评论》今天发文:《“北大学子弑母案”嫌犯落网,媒体该报道犯罪者的故事吗?》,文章提出:如果这些故事有助于增进社会对同类犯罪机理的了解,防范未来的类似犯罪,那么这些故事就值得报道;如果这些故事能够让我们发现在犯罪事件之外,还有比犯罪事件更值得关注的社会问题,这些故事同样也值得报道。而如果这些故事不符合以上任何要求,那么过度的报道可能就是不必要、甚至会产生反效果的。
公众号《人民路56号》今天发文《“非虚构写作”的毛没摸到,合理想象将害死自媒体》:许多自媒体是“艺高人胆大”,不去现场,不大量采访,就敢坐在家里“破案”,还美其名曰“非虚构写作”,提醒同仁洁身自好;只是如此理性声音阅读量只有1.7万。还有许多影响力并不大的公众号,也给出类似其实不难的判断,有自媒体文章标题:《吴谢宇家事你最清楚,他爸给你托梦了?》
关于北大学生涉嫌杀母案,其作案动机及具体案情,需要等待警方的调查结果。此后,才谈得到具体案件带来的启示。过早地去谈是由“母亲的强势”或“片面强调成绩”而让全社会反思家庭教育模式,这个锅,“教育”可不背。
文章首发于任侠,头条传媒获授权转载
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头条号立场
作者:任侠,非资深、想保鲜的媒体人。十年新闻生涯,喧嚣中默默写字的那一个,可能就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