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的界限在哪?从把孩子的作业,还给孩子开始

文 / 小杨养娃
2019-04-06 21:07
我是小杨,80后宝妈,有十年的育儿实践经验,愿意分享给大家,欢迎点击关注。

昨天晚上,我着急让阳阳睡觉,等他躺好我就把灯关了,他在黑漆漆的屋子里唱歌。

我告诉他晚上了,不可以唱歌了,他就让我讲故事。我装睡,他就爬我身上,摇晃着我,喊喝水,喊嘘嘘。

我只好开灯,给他拿水,然后抱他到了厕所,看他站着不尿,我着急地给他吹口哨。

他突然转过头说:“妈妈,别吹,我自己会尿,你回去吧”

我听完,不自觉的笑了起来,他也跟着笑。还说了一句“糊涂的妈妈,我都自己会了,你都忘了吗?”

躺在床上,想着孩子的话,我久久不能入睡。

家庭教育的界限在哪?从把孩子的作业,还给孩子开始

去年在播《我家那小子》的时候,看了朱雨辰妈妈对儿子的照顾,我还在想,自己一定不要做她那样的妈妈。

儿子已经年近40,朱妈妈却还是,日日陪在儿子身边,怕他吃不好,喝不好,每天都亲自煲好了汤,强迫儿子要喝完才放心。

节目里看到儿子的厨艺特别好,想到的却是,儿子没有人照顾,没办法才学会了做饭。想着一定要给儿子找个菲佣一样勤劳的儿媳妇,这样才可以放心。

我在看的时候,大呼这个妈妈太不可思议了。对儿子的教育已经越界成了绑架。

现在,我听到儿子幼稚的童声告诉我说:“妈妈,我会”的这一刻,我猛然惊醒,原来我越界了。

家庭教育的界限在哪?从把孩子的作业,还给孩子开始


因为着急让孩子睡觉,便想尽办法,让孩子尽快执行我的意思,举着为他好的旗帜,用睡不够觉就不长个做掩护,光明正大的把教育变成绑架。

其实大多数孩子,都有自己的睡眠规律,阳阳自己的睡眠调节的也特别好,如果白天没有睡午觉,到了晚上他会自己告诉我,困了。然后躺床上秒睡。

我反思自己的时候,猛然发现,原来在教育孩子的路上,很多错误的方法,都是由一个个不起眼的小事所引发,这些不起眼的小事,积少成多,改变了教育的轨道。

2

孩子在婴幼儿阶段,尤其是在没有上幼儿园之前,很多老人带大的孩子,会因为怕孩子弄脏衣服,而选择喂饭。

有一次,我跟阳阳幼儿园同班的,一个小朋友的姥姥聊天:

家庭教育的界限在哪?从把孩子的作业,还给孩子开始


老人说,在孩子上幼儿园之前,他们咨询了7、8家幼教机构,老师们都说孩子上了幼儿园,需要自己吃饭。而他们家的孩子当时不会自己吃饭,怕自己的孩子在学校没饭吃,他们推迟了半年上学,这半年专门在家教孩子吃饭、喝水、上厕所这种小事情。

教的过程中发现,其实孩子特别愿意尝试自己解决问题。而且给他们主动权之后,他们的学习速度也特别快。

至此,家长的心情也由刚开始的担心,慢慢转化为放心。教育观念也由原来的事事包办,变成了让孩子自己去办。

现在他们家孩子,动手的能力特别强。家长也知道了,原来处处替孩子考虑周全,凡事都替孩子做好的方法,是错误的。

针对这种生存技能的错误教育,还是比较好发现并且改正的,难以改正的是关于孩子学习的教育方法,因为这个是为了孩子的未来考虑,而未来又是不确定、看不见的,所以家长只好改变策略,让孩子现在就开始赢,也就是不让自己的娃,输在起跑线上。

家庭教育的界限在哪?从把孩子的作业,还给孩子开始


3

薇薇上四年级不久,数学刚开始的两次测试,成绩不是特别理想,我看了试卷,勃然大怒,冲着孩子发火,跟老公生气。结果老公说了一句话,“她为什么只能考第一呢?”

我立马回答,“这样才可以择校考个好初中,才有希望考个好大学,将来才有可能选择更好的生活......”

孩爸慢悠悠的反驳了一句:“你上学的时候,那些没有考第一的同学,后来都怎么样了啊?”

我不说话了,我上学的时候也没有考第一,何况一个班级5、60个学生,怎么可能人人考第一呢?

但是我又不甘心,想着我付出这么多,不就是为了让她,跟我不一样吗?不就是为了,让他考个好大学吗?不就是为了,她的将来比我更好吗?怎么还不对了呢?

想不明白我就自己去看书了(还好我养成了在书中找答案的习惯)捡起这几天正在读的一本育儿书《亲子关系对了,孩子的世界就对了》这本书指出了很多焦虑的父母,越界教育孩子甚至以感情和言语绑架孩子的思想,因为亲子关系的界限不明,所以导致了很多的亲子关系出现问题。

家庭教育的界限在哪?从把孩子的作业,还给孩子开始


书中说“每一个孩子的成长,都有背后的动力,每一个动力的背后,可能都有我们难以理解的东西。孩子会为了成全父母而放弃成长,孩子也会为了成长,把动力扭曲成问题。”

我刚刚的不平,正是因为我感觉自己付出了,就必须要个回报。就像是花钱买东西一样,我给你投入了这么多的教育资源,你没有考第一达到我的期望,所以我就失望,就发火。

让本身就爱学习的孩子,变成了,为成全我的期望而学习的孩子。

我调整好情绪问薇薇,试卷上面的题都会吗?

会。

我又说:“哦,错是因为什么呢?”

薇薇答:“我没有仔细看题,只读了前半部分,就开始写答案了。”接着她又继续说,“妈妈,我知道我错在哪了,我自己去改,行吗?”

原来孩子知道自己该如何做,反而是我的大惊小怪让她乱了分寸。

看起来我是为了她好,实际上我是焦虑,为了不确定的未来焦虑,而且这种焦虑慢慢演变给了对她学习的绑架。反倒成了她了学习的负担。把动力扭曲成了问题。

多少家长也因为焦虑,对孩子的分数和名次超级敏感,让考试的分数,禁锢了孩子的思想。让她只可以按照我们给规划的路线行走。

4

家庭教育的界限在哪?从把孩子的作业,还给孩子开始


静下心来仔细想,这几年网络上,铺天盖地的家长,在抱怨孩子写作业不理想,甚至因为陪孩子写作业,气到住院。

如果撕开这些事情的表相,我们看到的,同样也是和我一样焦虑的家长,在担心孩子的学习,担心孩子的作业,担心孩子的未来,都是站在家长的角度,来看问题的。

孩子们到底怎么样?知不知道自己学习,有没有学习的兴趣,反而给忽略了。

其实孩子们才是学习的真正主人,家长们已经越界,在思想上、心理上替孩子们承担了他们的作业任务,承担了他们自己对将来的预期。

因为家长的反客为主,才出现了这么多,因为辅导作业而被气晕的家长。

家庭教育的界限在哪?从把孩子的作业,还给孩子开始


我们不应该陪着孩子写作业,帮着孩子收拾她的书包,我们真正要做的,应该是帮助孩子认清学习是她自己的事情,让孩子自己从根本上负起学习的责任。让孩子自己承担因为作业问题,书包没带全东西等问题所带来的一切后果,而不是家长替孩子承担责任。

把孩子的权力还给孩子,把家长的界限分清楚。我们只是辅导孩子作业,不是代替孩子作业。

《我的教育信条》里有一句话;教育是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准备。

我们需要分清教育的界限,只做父母应该做的,剩下的还给孩子,让他们为自己做住。如此就好!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