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心理健康的标准,家长都应该学习一下
1992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了“健康”新概念:一个人只有在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四方面都健全,才算是完全健康的人。儿童时期是培养心理健康素质的重要时期,心理卫生已越来越受到人们高度重视。儿童心理健康是指儿童整个心理活动和心理特征的相互协调、适度发展、相对稳定,并与客观环境相适应的状态。
儿童的心理健康表现在6个方面:
1.智能发育正常,智力商数在70以上(包括130以上的超常儿童)都属于此列;
2. 有积极乐观的情绪,热爱学习和工作,对生活充满信心;
3.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乐于与人交往、乐于帮助别人;
4.能够正确认识自己,不仅知道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也了解自己的兴趣、特长,有符合实际的发展目标;
5.有健全的性格,开朗、待人坦诚、勇于负责、正视困难;
6.能够正确对待现实,适应环境迅速,接受新事物、新概念快,思想和行动能与时代同步。
![儿童心理健康的标准,家长都应该学习一下](http://img1.9toutiao.com/uploads/20190405/m7bramww00eqv-www.9toutiao.com.jpg)
怎样在为孩子的营养状况、身体发育操心的同时,注意并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呢?
1.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为了能使儿童幼小的心灵健康地发育成长,形成良好的个性,做父母的尤其是年轻的父母们就一定要为孩子营造一个温馨、愉快、团结、友好的家庭环境,让孩子在舒畅、宽心中成长。
2.要有正确的教育孩子的方法。做父母的在教育孩子时要有耐心,注意说理 ,从正面进行引导。另外,还应注意在教育孩子时,切忌父母管教态度不一致,让孩子无所适从。
3.逐步培养儿童独立的生活能力、坚强意志和顽强的性格。要培养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就应早在孩子上小学甚至入园前开始。诸如鼓励孩子自己吃饭、穿衣 、洗脸、梳头、铺床、叠被等等。父母应不厌其烦地、耐心地鼓励孩子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4.培养儿童的自尊心和自我控制能力。在入学前他们已有了初步判断是非的能力。比如家长表扬时就兴高采烈,批评时就羞涩自卑。因此,父母要特别注意在责备孩子时一定要适度,适可而止,不要使孩子幼小的心灵受到任何的伤害。
5.培养孩子的集体生活观念。当孩子满3岁时就应送到幼儿园进行集体生活锻炼,不要因为孩子"不愿去"或怕孩子"受罪",把孩子放在家里。而应从小培养孩子具有纪守纪律、乐于助人的好品德与集体主义观念。
![儿童心理健康的标准,家长都应该学习一下](http://img1.9toutiao.com/uploads/20190405/m7crj3mw4siw5-www.9toutiao.com.jpg)
孩子的心理健康培养的重点是什么?
1. 积极自我意识的培养
a. 积极的自我概念培养
b. 积极自我评价的培养
c. 积极自我接纳的培养
2. 积极情感能力的培养
a. 情绪感知能力的培养
b. 情绪表达和控制的培养
c. 快乐、爱心和美感的培养
d. 愤怒情绪和冲动行为的培养
3. 良好个性品质的培养
a. 自信心和责任心的培养
b. 独立性和自主能力的培养
c. 专注力和抗挫力的培养
d. 果敢性和自控力的培养
![儿童心理健康的标准,家长都应该学习一下](http://img1.9toutiao.com/uploads/20190405/m7w35uew3ekpz-www.9toutiao.com.jpg)
4. 良好社会性品质的培养
a. 同理心的培养
b. 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的培养
c. 亲社会行为的培养
d. 环境适应能力的培养
e. 人际冲突问题处理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