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身关节窜着疼,请牢记这味中药!它是上半身的“止痛剂”
(本文由一点号“精诚名医汇”原创,经一点资讯平台全网首发)
本文理论依据:《本草正义》、名医龚士澄用药心法
论岐黄之道,谋苍生之福,欢迎走进“精诚名医汇”。列位看官,今天要为你说上一病,乃是生活中常见病——关节疼痛。不过,这里的关节疼痛有所指,这就是上半身的关节痛,而且这里的疼痛是“窜着疼”,即疼痛的位置游走不定。
闲言少叙,先把一张经验良方告诉你。我们从这良方入手,带你寻求解决病痛的良策——
准备中药羌活、防风、当归、丹参各9克,川芎、片姜黄、伸筋草、嫩桑枝(酒炒)各8克,水煎,饭后服用,每日一剂即可。
列位看官,是名方必有出处。此方绝非“精诚名医汇”凭空捏造。它实际上化自我国当代著名中医学家龚士澄老先生的经验方,是治疗上肢风痹的一条妙计。由于它疗效卓著,因此被多部中医药专著所收集和介绍。它也作为龚士澄老先生的用药心法,被收录在其著作《临证用药经验》一书中,堪称老先生一生用药遣方的经验之谈。
此方妙在哪里?这里主要涉及羌活和丹参、当归的妙用。且听“精诚名医汇”为您细细道来——
列位看官,如果您曾经仔细阅读过我们“精诚名医汇”,应该是对羌活这味药不陌生了。此药性味辛、苦,温,入膀胱、肾经,功在散寒,祛风,除湿,止痛。它历来是治疗痹痛的要药。这味药和另外一味药——独活,在源头上讲是不分彼此的。只不过到了后来,中医临床家们才发现了其中的差别。这就是,羌活善于治疗上半身的痹痛,而独活善于治疗下半身的痹痛。
对于这一点,《本草正义》中的一段话说得很明确:“羌、独二活,古皆不分,《本经》且谓独活一名羌活,所以《本经》、《别录》,止有独活而无羌活。李氏《纲目》尚沿其旧。然二者形色既异,气味亦有浓淡之殊,虽皆以气胜,以疏导血气为用。通利机关,宣行脉络,其功若一。而羌活之气尤胜,则能直上顶巅,横行支臂,以尽其搜风通痹之职,而独活止能通行胸腹腰膝耳。颐之师门,恒以羌活专主上部之风寒湿邪,显与独活之专主身半以下者截然分用,其功尤捷……”。
不过,这痹痛也是有很多类型和表现的。就疼痛的表现来看,有的人痛处固定,有的人痛处不定,也就是说“窜着疼”。为什么会窜着疼?道理就是风邪为主,夹杂寒湿二邪致病。风邪走窜,所以会“窜着疼”。这羌活能祛风,走而不守,故而对上半身的“风痹”——走窜的痹痛有很好的疗效。
但是,这里还有一个问题,就是风药是伤阴血的。这该怎么办?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看到了羌活和当归、丹参的联用。当归和丹参,都是养血的妙药,用在这里一方面可以制约羌活伤阴的问题,一方面还能养血祛风,助羌活一臂之力。
所以说,这羌活配上丹参和当归,乃是治疗上半身痹痛的经典组合。我们一般人如果没有时间煎煮中药,可以取羌活、丹参、当归各9克,研粗末来用开水浸泡,闷盖代茶饮,就是不错的办法。当然,如果按照上面的验方治疗,效果更是不错。其中的桑枝祛风湿,利关节,药性擅入上肢。其中的伸筋草则祛风除湿,舒筋活络,药性同样走而不守。它们搭配上破血行气,通经止痛的姜黄、行气活血的川芎,以及散寒祛风除湿的防风,效力自然倍增。列位看官如果想借鉴应用,不妨请中医师辩证指导,随症加减,以求最佳之疗效。
方法介绍完了。不知道列位看官意下如何?请在评论区畅所欲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