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之魂——家长必须尊重孩子的兴趣

文 / 立恒语文
2019-04-02 00:09
家庭教育之魂——家长必须尊重孩子的兴趣

这两天,“流浪大师”沈巍成了成了网络媒体追逐的红人。但是,沈巍背后的故事却让人心酸。

沈巍,出生在上海,父亲是航海专业毕业的本科生。他本是一个酷爱绘画和读书的孩子,却被父亲以不务正业的理由强行阻止。沈巍高考结束后,父亲强行给他填报了沈巍不喜欢的大学和专业。大学期间,沈巍为了买自己喜欢的书看,便养成了捡垃圾换钱买书的习惯。

大学毕业后,如父亲所愿沈巍去了徐汇审计署工作。虽然端稳了铁饭碗,但失去了快乐。沈巍每天面对堆积如山的数字,头脑如一团乱麻。

在这种情况下,沈巍又捡起了大学期间就已养成的习惯:捡垃圾。同事扔掉的矿泉水瓶、办公室里的废报纸,他在众目睽睽之下捡起来放到自己的办公桌下,攒多了就拿出去卖掉;大家吃剩的外卖、零食,他也收拾起来,下班回家时,去喂流浪猫流浪狗。

家人知道后百般劝阻,但他不听。于是他被家人送进了精神病院强行治疗了三个月。出院后,他极度伤心,毅然同家人断绝了关系。他回去上班,可他发现同事们却以一种异样的眼光看他,并且经常当着他的面窃窃私语。接着领导找他谈话,给他办了病退。

失业后的沈巍依然保持着捡垃圾的习惯,而且一捡就是26年。这期间,他也找过工作,可不被接纳。最后,他发现,自己已经是一个废人了,一个被社会淘汰了的废人。

家庭教育之魂——家长必须尊重孩子的兴趣

沈巍的悲剧令人叹息。可叹息之后,我们不得不问,是谁造成了沈巍的悲剧?

纵观沈巍的经历,与其说是社会的冷漠、自私,不如说是沈巍所在的家庭教育的悲剧。

假如沈巍的父亲当初能尊重孩子的兴趣,让孩子画他的画、读他的书、上他自己的大学、专业,能出现今天的悲剧吗?

类似的典型例子我们还可以说一说2008年青海高考状元周浩的遭遇。

2008年周浩以660多的高分尊父命、师命填报了北京大学生命科学专业,可是,周浩不喜欢这个专业,上课对他来说简直就是痛苦。无奈之下,他最终选择了退学,去了北京工业技师学院,学习数控机床操作。本来,周浩在上高中时就对实验操作很感兴趣,高考填报志愿时,他想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习工科,可在老师、父母的压力下,上了北大生命科学学院,可最终的结局还是退学。

由此可见,兴趣在选择专业上的重要性,兴趣在一个人一生中的重要性。

古罗马有一句名言: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笔者将这个名言略微改动一下: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人生。

家庭教育之魂——家长必须尊重孩子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