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30岁以后,一定要少说话,原因其实很简单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人到中年,三十而立,似乎进入了一个新的人生阶段。这个阶段下,工作基本比较稳定了,大部分的人也组建好了自己的家庭,甚至已经为人父母了,不再像少年一样无话不说了,性格里也会多了几分宠辱不惊的淡定,话也会越来越少,心理学家认为,这是一件好事,如何理解呢?
英国某权威机构曾进行了一项涉及12个国家、超过12万人的调查,结果显示,关于衰老,女性最害怕的五件事是:失去魅力、陷入孤独、失去经济来源、罹患癌症、成为他人的负担。
而男性最害怕的五件事则为:性功能障碍、体力下降、退休、出行困难和记忆力减退。由此可见,年龄的衰老会给每个中年人带来一定的危机感。
我们每个人都渴望能够青春永驻,所以,人到中年应该更加注重身体和心理健康。可是步入中年的人,尤其是中年女性在面临烦躁的“更年期”时,为了不让情绪操控自己,得到心灵上的平静、安康,应该做的是踏踏实实做事。相比于向外界倾吐情绪,踏踏实实做事显然是一个更能安抚内心焦躁不安的方式。
少说一点话,就少了许多争吵。当他们减少了对生活琐事的抱怨,减少了对子女伴侣的唠叨,给他人多一份体贴的同时也会让自己多一份平静。当我们心灵得到平静后,生活节奏也会随之更加舒适,这样我们才能更加从容地面对衰老这件事。
步入中年的人不会再像年轻时那样为了轰轰烈烈的爱情要死要活了。中年人更加习惯细水长流的感情和陪伴,认识了很多人,最后留在身边的人会让他们学会珍惜。而那些亲密的朋友和伴侣是不需要每天说大量的话去维系感情的,因为理解,因为默契。
情感成熟的人有三个特点:负责、有适应能力、给予。
负责指为自己的行为和选择负责,当我们能做到这一点后,就不会总是费尽口舌地想要把责任推卸给别人了。有适应能力指的是能够根据环境的变化及时做出调整。
当面对不同人的意见冲突时,有适应能力的人会考虑多种不同的方式来解决冲突而不是一味地争吵。他们更明白以理服人而不是通过大量的语言去说服对方。
最后的“给予”指的是真正意义上的关心他人的感受,理解他人的需求。学会在人际交往中认真地倾听他人分享感受而不是一味地表达自己。能够做到这三点的人情感都比较成熟,而要达到这三点要求都离不开“少说话”这一个要点。
人到中年,身体和心智更加成熟了,他们能够坦然地面对现实生活,也越来越理解了他人的不容易。少一些刻薄,多一些关心,少说话,多做事。这样的中年人才能真正做到宠辱不惊,心情愉悦。
(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作者
第一心理主笔团 | 神奇小小
参考资料:
《中年思考》
微信公众号:第一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