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上的自卑,孩子内心的起跑线

文 / 案例青春期
2019-03-30 14:06
心理学上的自卑,孩子内心的起跑线

假如,刘备的微信账号被盗……

案例:俞敏洪是从农村走出来的孩子,考到北大后,他的同学有大学教授的女儿、有政府官员的儿子。这些人即便停下来,什么都不做,无论眼界、见识、财富也要远比当时的俞敏洪多。此时此刻,俞敏洪的自卑深入骨髓。

俞敏洪第一天去北大报到,穿着布衣、挑着扁担、背着脸盆和棉被走进宿舍,舍友很吃惊:没开学就有人来搞推销了!他第一次去学校食堂,看到同学在喝玉米粥,俞敏洪心想:玉米粥是农村的猪食啊,北大食堂怎么吃这个?他进宿舍,舍友在读书。他随口就问:看什么书呢?舍友说:《第三帝国的灭亡》。俞敏洪满脸不解的问:上英语系,看这种书干嘛?舍友不屑的撇了他一眼,那个眼神俞敏洪终身难忘。他唯一会的体育是游泳,因为在长江边上长大的。但他会的唯一动作是狗爬,上游泳课后,老师哈哈大笑,说从来没看到一个人狗爬能这么快。老师可能只是一句玩笑,但俞敏洪感到无地自容。

进入北大后,俞敏洪发现,周围同学不论是学习上,还是文艺上、体育上,甚至交女朋友上,样样都比自己强。(片段摘自粥佐罗-俞敏洪:我整整自卑了10年,自卑比狂妄更糟糕)

心理学上的自卑,孩子内心的起跑线

青春期的孩子容易产生自卑,因为他们足够敏感,也因为他们同龄人之间沟通时候毫不掩饰。所以青春期孩子眼中同伴的动作、语言,甚至一个眼神,都有可能让孩子产生自卑。

自卑是指在和别人比较时,由于低估自己而产生的情绪体验。一个自卑的人,可能自己明明有 90 分,但是只给自己打 60 分。

自卑的人通常都会拿自己的缺点和别人的优点相比,总是觉得自己处处不如别人,看不到自己的价值,长此以往,就会产生一种悲观厌世的情绪。因为找不到自己的价值所在,所以容易对生活失去希望,严重自卑的人甚至会有轻生的念头。

严重自卑感是心理上的一种缺陷。严重自卑往往源自生活中的这些经历

1、家庭经济因素。随着贫富差距的拉大,家庭经济造成的自卑越来越显著,尤其是随着孩子年龄增大,由于经济因素而自卑的孩子越来越多。2、原生家庭因素。孩子的自尊和自信是从小培养起来的,在童年时期,孩子长期频繁受到父母或他人的打击,容易摧毁孩子自信,产生自卑。3、性格年龄特点因素。正如文章开始所述,在青春期的孩子处于高度敏感时期,对事物的感受性强,容易将事物的消极后果放大。若不能及时将消极体验宣泄和排解,容易在心中积蓄造成过度自卑。心理学上的自卑,孩子内心的起跑线

但自卑感是坏事吗?事实上,要成其为人就意味着感到自卑。这对于一切人都是共同的,所以,他并不是懦弱或者异常的现象。而且这种情感是隐藏在所有个人成就后面的主要动力。这个世界上,只有你克服了恐惧,不在乎别人的眼光,你才能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