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高晓松的人生,看家庭教育的境界

文 / 石头聊家庭教育
2019-03-07 10:05

本文关键词:高晓松,多维度发展模式,坚持变成爱好,知识网络,环境对人的影响。

从高晓松的人生,看家庭教育的境界

稍微了解高晓松的人都知道,他是真正的书香门第,外公外婆、爷爷奶奶、包括自己的父辈、叔舅辈,都是学术界赫赫有名的人物,有很多还是享誉国内外的专家学者。

这里我们不去谈晓松的家族,就是想聊聊,晓松随波逐流的人生,对于我们现在的家庭教育有哪些启发。

从高晓松的人生,看家庭教育的境界

高晓松在《晓说》这档节目中,总是自谦的说:自己是一个很懒的人,要不是观众的督促,绝不会连续做6年,因此他不把关注这个节目的朋友称为粉丝,而称为知音。

从高晓松的人生,看家庭教育的境界

他回顾自己的人生经历,说自己是理科出生,之所了看了大量的书,只是因为那个年代没什么可玩的,家里除了书就是书;最后走上家人不赞同的音乐行业,也是因为当时清华女孩太少,这样的行为能够吸引女孩的注意;之后写歌成名,一段时间后,觉得没人听了,就拿写歌的功底去写剧本,是很自然的事,拍电影也是出于这样的机缘;至于做这档在全国很有影响的节目,也是投资方自己找来,于是就顺其自然的办了起来。

从高晓松的人生,看家庭教育的境界

同桌的你

这里简单介绍一下《晓说》这个栏目,这是国内第一档脱口秀栏目,每集的全网播放量轻松过亿,从2012年3月开始,到现在已经有6年,300多集,影响力非同寻常。

高晓松认为自己是典型的佛系人生,并不坚持去做什么,一切随波逐流,只喜欢干点让自己舒服的,也许因为老北京人特有的性格,所以不懂得坚持,也因此没做出什么成绩,至于大师的方向更是不敢去想。

从高晓松的人生,看家庭教育的境界

这些当然是高晓松老师的自谦。

毕竟他随便一样成绩,我们普遍人一辈子都难以望其项背的。

有趣的是,高晓松却能在所谓的不去坚持的心态下,能恰如其分的把每一件事情做到极致后,很自然的转型到其它事情上,然后在自己所擅长的领域里遍地开花,成为高手中的高手!

按晓松的说法,那都是贵人相助,自己就是顺其自然,做了这些事情。

可我们这些旁观者都清楚,你本身不是一个贵人,又有一身文武艺,怎么会有这样的顺其自然呢?

从高晓松的人生,看家庭教育的境界

高晓松的发展,给我们的家庭教育带来了这样思考。

第一点,多维度的发展模式

吴军老师在《数学之美》中讲过一种发展思维,一个人在某个单一领域取得超过95%以上人的成绩很难,但是如果在两个或三个领域,分别取得超过75%以上人的成绩,却相对容易,而这就是全才的定义。

从高晓松的人生,看家庭教育的境界

高晓松作为一个理科生却喜欢文学,而文学中军事和历史又很有自己的见地,这是一个维度;除了文学还发展出了音乐,这是一个主要的维度;又有音乐到电影,这是另一个维度;最后是口才,这是第四个维度。

一般人能在两个高维度做的很好就很牛了,更何况是三个、四个维度。

第二点,把坚持变成爱好,变成内在动力

很多事情,最初的目的常常并不纯洁。

比如高晓松最初玩吉他是为了追女孩;刚开始写歌就是觉得很酷,而做杂书馆是出于文艺青年的责任。

从高晓松的人生,看家庭教育的境界

那么反观现在的教育,我们为了鼓动孩子先动起来,也可以采用一些非常的手段,比如一定的物质奖励,设定前进的榜样......

先让孩子动起来,然后再前行中再调整方向是一个不错的办法。

高晓松有一句话,我觉得蛮有道理:

做事情,非得痛苦的坚持,就没必要干了,那就太辛苦了,还不如搞点自己感兴趣的。

而对于孩子的学习来说,我们重点就在于激励,让学习效果成为孩子前进的动力。

第三点,让知识先在空中飘一会儿

很早之前,有一位女观众问晓松,怎么能记住那么多军舰、武器的名称以及它们背后的故事、数据等等。

晓松老师的回答,让我很受益。他说:知识的学习,是从点到线、再到面、到体。刚开始学的时候是凌乱的、不成体系的,很难记住;但后来学的越来越多,就成了一个体系,很容易通过自己熟悉的一件事情记住另一件事情,以前零散的知识点就联系了起来,织成了一张大网,所有的东西就串在了一起。

从高晓松的人生,看家庭教育的境界

要做到这些,一是需要时间的投入,但更重要的,是需要有意识的让自己的知识进行这个系统,有意识的把零散的东西“缝合”在一起。

我一直在辅导孩子做作业,这个思路对我太重要了,孩子的学习必然是前后相关的一个系统,所以,我以后在辅导孩子作业时,要有意识的帮助他去搭建这么一个网络。

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环境对人的影响

高晓松认为自己随波逐流的性格,恰好遇到了好的人,自己也被他们激励着往前走,也就变好了,要不然自己一身懒病,绝不会成为现在的自己。

这又要说回到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就是家庭环境、学习环境对孩子的影响。

从高晓松的人生,看家庭教育的境界

很多人讲,家长们那么拼命的选择学区房,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遇到好老师。

其实现在不太差的学校,老师都不错。因此选择好的学区房,更重要的是选择一批积极上进、家庭背景更好的孩子,然后一起成长。

从高晓松的人生,看家庭教育的境界

我是石头聊家庭教育,持续更文,感谢你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