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拖拉为哪般?心理学家帮你总结5大核心原因

文 / 积极家庭教育
2019-01-18 18:48

01

在亲子课程上经常会被问到:孩子做事拖拉,怎么办?当然,拖拉的不仅仅是孩子,很多大人一样会有拖延症。拖延症在心理学上是一个大课题,内容足以写一本书了。团长在这里只想谈谈孩子拖拉的几个重要原因。

谈这个问题之前,我想跟大家分享两个关于拖拉的故事。

第一个故事发生在一对父女身上。女孩是我女儿的同学。一年暑假,她们父女和我们父女结伴到北京旅游。两个女孩一路上叽叽喳喳,很是愉快,而唯一不和谐的地方就是吃饭。

我们的早餐都安排在酒店的自助餐厅,但每天我们计划的出发时间都要被推迟,因为那个孩子吃得太慢了

"宝宝,面包快点吃完,我们时间来不及啦。""你快一点,看看时间!""快把果汁喝完!"

每顿饭,爸爸的情绪都要从温柔发展到焦躁;女儿也会跟随爸爸情绪的变化,从愉悦发展到沮丧……

这种情形下,餐桌氛围实在沉重,更何况他们每顿饭都会剩很多食物,我是农民的孩子,看到食物被浪费,真是很难过。

那位爸爸察觉到我的神色,略带歉意地说:"下次给她少拿一点。"

是的,孩子的早餐都是爸爸选择的:蛋、奶、面包、蔬菜、肉,营养均衡,荤素搭配。尽管他的孩子已经小学三年级了

"你可以尝试让她自己选择吃什么。"我私下建议道。我小学三年级的女儿已经拥有基本的生活管理能力,吃什么,穿什么,都由她自己决定。

他立刻拒绝了:"不行的,她不知道什么食物对身体好。万一吃多了不健康的食物就麻烦了。"

我忍不住提醒说:"但这样她吃得会比较慢哦,而且剩得也会有点多。"

我的话惹来他一阵抱怨:"对啊对啊,这孩子特别拖拉,吃饭拖拉,写作业拖拉,我真是头疼到爆。无论什么事,我不催着不逼着,就没办法做。"

我心里却忍不住吐槽:"孩子拖拉可少不了你这个当爸爸的功劳呢"

孩子拖拉为哪般?心理学家帮你总结5大核心原因

为什么这样讲,后面我再详细说。总之,那次北京之行,早餐实在是个最大的败笔。

第二个故事跟我有一点关系,但我绝对是被牵连的。

有一次跟我的一位合伙人聊天,不记得当时聊到什么话题,他特别坦诚地对我说:"团长,很多时候我知道你是对的,但我偏偏就是不想按你的方法干,我的内心总有个声音说,如果都按照你的意思干,那就太没劲了。"

他跟我天生气场不对?作为一名心理学行业的资深从业人员,从他坦诚的分享里,我很清楚,他一定跟自己的父亲或者母亲有过一些抗争,并且他把跟父母的关系里没有疗愈的这个部分投射到了合作伙伴,也就是我的身上。

果然,之后我了解到,他对父亲没有完全接纳。小的时候,他感觉不被关注,于是故意跟父亲对着干,父亲让他干的事他偏偏不干。久而久之,成为一种习惯,并且把这种对抗投射到其他人身上。

面对前辈,或者权威,他习惯采取不合作式对抗法:明知道对方是对的,偏偏就是不愿意干,一直拖到迫不得已一定要做的时候才去干。

为什么会这样?理性考量,那些事情明明很重要,可为什么偏偏要拖到最后一刻才去完成呢?内心的声音是从哪儿来呢?

孩子拖拉为哪般?心理学家帮你总结5大核心原因

02

拖延是因为没有掌握时间管理的方法。很多人会这样说。

我知道时间管理类课程很受欢迎。前两天就有人跟我说,他的一个朋友开设的一档时间管理的付费类课程非常受欢迎,甚至进入了该平台卖得最好的十个课程之一。

对此,我很惊讶。

时间管理当然很重要,但我要说的是,拖延跟时间管理关系不大。它只是一种被养成的习惯,这种习惯在成长的过程中,父母或者重要的看护人起了很大的作用,因为无知或者不良的教育方式正是这一习惯形成的原因。

当然,拖延症的成因不是单一因素促成的,这也使得拖延症有了不同的类型。

1.等待型

就像故事中我女儿的同学,她就是等待型拖延的典型。衣食住行,日常生活中所有事都被包办,她也习惯于等待别人去做,那么她当然就不会主动做什么了。

因为成长的经验告诉她:"我不做总有人去做,我干嘛去做呢?只要等一等,总会有人去做的。"因此,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他就不会行动。

2.寻求关注型

曾经有儿童心理学家拍摄一位两岁孩子的录像,发现录像中的孩子摔了一跤,他立刻自己爬起来;但父母出现时,孩子却抱着父母号啕大哭。孩子总是希望得到父母的关注,只有在父母的关注中,他们才会展现自己的脆弱与伤痛。

于是,当父母专注于自己的世界而忽视了孩子时,他们就会以一些特别的言行试图吸引父母的目光。比如故意违反纪律,比如故意拖延。而他越是拖着不做,父母就越是看着他、催着他去做,由此他找到了获得父母关注的方法。

孩子拖拉为哪般?心理学家帮你总结5大核心原因

3.争夺权力型

前面说过,孩子天生就渴望父母的关注,当父母疏忽时,会用特别的言行来吸引父母的关注。

当孩子的这些行为没能引起父母的关注,长期被忽略,心理营养严重缺失时,他就会用拖延来和大人争夺权力:你让我做的事,我偏不做,你奈我何?

他们以拖延来获得自己对事物的控制感,并进而获得成就感。故事二中我的那位合伙人就是这样的类型。他在童年因为得不到父亲的关注和认可,便跟父亲作对,通过这种方式来获得价值感。

孩子拖拉为哪般?心理学家帮你总结5大核心原因

4.追求完美型

有些父母对孩子非常严格,一旦孩子犯错就会施以严厉的惩罚。

这样的教育下,孩子做事追求完美,害怕犯错,除非有十足的把握,轻易不会行动。于是,对一些不太有把握的事情,他就不愿意去尝试,不敢去行动,于是一拖再拖。

当然,"拖"字诀并不能得到一个肯定成功的条件,当事情拖到最后一刻,不得不做时,他才会匆匆行动。这样反而容易出错。这其实是一个悖论,因为害怕失败、害怕犯错,反而更容易犯错更容易失败。

5.害怕成功型

当一个人的自我价值感不高的时候,他对成功就会产生一种不配得感。这是什么样的感觉呢?

就好比一个贫民窟的女孩突然得到一个爱马仕的手提包,她觉得自己得到了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并由此产生愧疚感。这种不配得感会随着一个人拥有的财富、拥有的成功越多,变得越强烈。

这种自我价值感不足的人,往往极少被肯定。他觉得自己不够好,没有成功的能力。所以,他害怕成功,害怕出众。他无意识地不做某些事,选择躲在别人后面,避免成功。

而当一个孩子不被肯定和认可的时候,他也会认为自己不够出色,也会对成功退避三舍。他不敢让自己成为群体里出类拔萃的那一个,而总是躲在别人后面,拖延成功的可能。因为他缺乏配得感。

当然,还有其他的拖延类型和原因。以上的这些,都是常见的拖延类型。

原创: 团长和他的主创团 来源:团长说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