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内心充满怨恨,无法轻易原谅别人是一种危险的人格

文 / 第一心理
2018-10-20 02:33

大家好,这里是“第一心理”课堂,今天我们继续聊情绪管理。心理学上认为,愤怒是一种高唤醒的情绪,当他人对于自己权益进行侵害,个体会产生保护自己权益的强烈愿望,从而导致愤怒情绪的产生。

而愤怒并不等同于怨恨,怨恨比愤怒的唤醒度低一点,但是持续时间更久,往往是在内心根深蒂固的憎恶感。然而,内心长期充满怨恨的话,会使一个人更多的关注到负面的信息,不利于自我的身心健康,也会影响个体的心情。并且处于怨恨中的人,身体会分泌压力荷尔蒙,使得个体消化、内分泌系统等受到影响,长期下来还容易引发植物神经紊乱等生理疾病。

心理学家调查发现,那些长期处于消极情绪中的人,会比那些长期处于良好情绪中的人更容易生病,并且生病之后也更难康复,这在老鼠实验中也得到了证实。

因此,当你怨恨一个人的时候,可能对于自己身体的伤害是更大的。所以,没必要始终去让自己处于“怨恨”的情绪状态中,试着从中走出来,调整自己的身心状态。

接纳

首先,你要接纳已经发生过的事情。怨恨往往来自于你对某个人所做事情的强烈不满,或者多件事情的叠加。但是你要意识到,这些事情的的确确已经发生了,你再怎么生气、再怎么抵触,也不能改变过去的事实。

所以从这个层面上讲,你对这个人或者这些事情的怨恨,是没有太多实际意义的。真正你可以去控制的,是当下和未来,你知道这个人不好,那以后就少和他接触,不会再次被他欺骗就足够了。

去试着接受已经发生的过去、和那些不能改变的事实,去调整自己当前的情绪与心态,去杜绝未来发生类似不好的事情。这些就足够了,接纳是你放下怨恨的第一步,放下这种怨恨情绪,也就是放弃你对于自己的折磨,放下由情绪带给你的二次伤害。

白熊实验

其次,你不用刻意去告诉自己忘记怨恨感,去刻意强迫自己原谅对方。心理学有一个著名的“白熊实验”,实验者告诉他的学生们,不要去想白熊。然而,当实验者提出这个要求后,学生反而会想起白熊的样子、白熊的颜色等等。

这就说明,当我们越刻意的去不想某件事的时候,反而这件事会更可能出现在我们脑海中。同样的道理,当你告诉自己一定要原谅那个人,强迫自己一定要放下这种怨恨情绪时,反而这种怨恨感会萦绕在你的脑海中,反反复复出现折磨着你。

不如不去想这件事,其实你不一定非要去原谅这个人,但是你可以不去想这些令你产生怨恨的过往。当你不去老是想这些的时候,其实你就能渐渐放下这些感受了。

如果你觉得有困难,不妨试着转移注意力,去看看电视、散散步、和朋友出去运动、全心全意投入当下的工作等,这样能使你的精力放在其他事情上,自然就无暇顾及这些怨恨情绪了。

作者

第一心理主笔团 | 神奇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