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延症小孩 VS 急脾气妈妈,家庭大战一触即发!

文 / 名校家长
2018-10-13 23:16

文:亲子第一课堂,丑丑妈Vivian

交作业了,答应大家的一篇有关孩子做事拖拉的推文。满意请五星好评。


01


朋友家有个孩子正在读小学二年级,最让她头疼的是孩子的拖延症!

每天上学出门前,起床要催!吃早餐要催!整理书包要催!

放学回来,写作业要催!吃饭要催!洗澡要催!睡觉要催!

据朋友所言,“就没有哪件事能自觉完成,总是要我跟在后面推着他走。

小孩子拖拉磨蹭,似乎是一件很普遍的事。尤其是当拖延症小孩,遇上了急脾气的妈妈,一个会觉得生活好紧张好有压力,一个觉得过得好累好心烦,两个人都要崩溃。

首先,我们需要知道什么叫做拖延,孩子做事拖拉是正常的吗?

一般来说,一个人在做事情时,总是在最后期限前才完成,甚至没办法按时完成,这种行为就叫做拖延行为。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慢并不一定意味着拖延。

因为受先天气质影响,每个孩子有着不同的特质和生活节奏。有的孩子性子比较慢,所以同一件事情需要的时间会比较多,但不一定就是他拖延,就好像乌龟和兔子,我们不能说乌龟比兔子更拖延,因为它们做事的速度和节奏不一样。

所以,这也需要家长们对于慢性子的孩子多一些理解和包容。


拖延症小孩 VS 急脾气妈妈,家庭大战一触即发!



02


那么,孩子为什么做事情总喜欢拖延呢?

畏难逃避

有时候孩子表现得很拖拉,其实是想逃避做这件事情。

曾经有位妈妈跟我说,孩子以前学习习惯很好,放学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写作业,最近不知道怎么了,作业写得特别慢,这是怎么回事?

后来和孩子沟通完以后才知道,原来妈妈每次在他完成作业以后,会给他布置额外的课外作业,他只能通过拖拉磨时间来逃避这些作业。

其实我们自己或多或少也有过这种体会,心里很抵触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就会磨磨蹭蹭、拖拖拉拉,怀着侥幸心理企图躲过去,孩子也是这样的。

追求完美

有些孩子对自己的要求特别高,在没有做好准备之前不愿意开始,或者总是拖到最后时刻才开始做,如果失败了也有了借口:时间不够。

比如,有位朋友跟我说,孩子班上有时候会有做“手抄报”的作业,孩子很喜欢画画,每次有这种作业都会提前很久就在网上搜模板、找素材,但是每次都不能按成完成作业,到了作业要交的前一天才开始画。

这其实就是因为孩子有完美主义倾向,总是希望能在做好充足的准备、有了清晰的构思以后才会动手,可能又有点害怕失败,想给自己的失败找一个合理的借口,就总是拖到最后时刻才开始。

拖延症小孩 VS 急脾气妈妈,家庭大战一触即发!


自我管理能力差

还有一部分孩子表现得很拖拉是因为自我管理能力差,没有时间概念,做事情没有条理。

就像开头说的那位朋友的孩子,不会自己计划和安排时间,想到什么就做什么。而且,自我管理能力差的孩子背后,通常都有一个过度保护和包办的父母,让孩子没有机会发展自己的能力。

03


针对拖延症产生的这几种原因,家长们可以怎样来应对呢?

适当赋权

如果孩子是因为“畏难逃避”故意磨蹭,家长可以先预估一下孩子做这件事大概所需的时间,和孩子一起来制定计划表,让孩子对于自己的生活有一定的决定权。

比如说,和孩子一起制定一个放学回家后的时间安排表,先一起来讨论放学以后有哪些任务需要完成,如写作业、阅读、打球散步、练琴等等;然后和孩子一起预估做每件事所需要花的时间,做成时间计划表。

这样,就能让孩子对于自己的生活有一种掌控感,和孩子一起制定时间表也能让孩子更愿意去执行。


拖延症小孩 VS 急脾气妈妈,家庭大战一触即发!



强化时间概念

很多孩子做事情磨蹭,是因为真的没有时间概念,不知不觉就过了截止时间了,这就需要家长从小就培养孩子的时间观。

一般来说,从孩子3、4岁开始就可以培养孩子的时间意识了。

比如,丑丑有时候会在IPAD上看一些挖掘机工作视频(独特的爱好),每次在看之前我就会和他约定好看多长时间,然后一定会在手机上设定好闹铃,闹铃一响他就会自觉地关上IPAD。

这种方式一方面可以培养他的自控力,另一方面也能让他有一些时间概念,5分钟大概是多久,10分钟又是多久。并且,长此以往,孩子做事情就会更加有计划性,更加有条理,对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也是有帮助的。

理解与鼓励

另外,爸爸妈妈们的理解和鼓励对于孩子们来说也是很重要的,尤其是对于性子比较慢和有些完美主义倾向的孩子。

有些孩子性格比较慢热,做事情很有耐心,但是速度比较慢,如果爸爸妈妈这时候不能很好地理解孩子,而是给孩子贴上了“拖拉磨蹭”的负面标签,就会让孩子觉得自己是有问题的,以后做事情反而越来越慢、越来越没自信。

所以对于慢热型的孩子,家长需要多一些耐心,根据孩子的节奏来设定目标,多去理解孩子。

而那些有完美主义倾向的孩子,对自己的要求往往都很高,这时候如果爸爸妈妈因为拖拉而去严厉地指责他们,只会让他们更加没自信,更加没有勇气迈出去。

相反,对待自我要求过高的孩子,家长需要多去鼓励他们,让他们看见每个人都有犯错和不完美的地方,帮助他们更好地接纳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