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滴滴司机侵害女乘客以后,不留活口属于一种正常的心理
大家好,这里是第一心理课堂,今天将从心理学角度分析滴滴事件。近日,温州滴滴顺风车司机奸杀女乘客事件人引起社会热议,滴滴顺风车社交属性的安全性被推到了风口浪尖,很多人心中还有一个疑惑,为什么滴滴司机在成功谋财谋色以后,仍不留活口,这是一种怎样的心理呢?下面将从三个角度进行分析。
家庭环境
对比3个月前的空姐事件,你会发现一个共同点,罪犯有相似的家庭环境和背景。两个人都是农村长大,事业不顺利,负债众多。社会学家指出,这样的生活环境,导致他们法律意识匮乏,根本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据警方透露,温州滴滴司机被抓时,还正在睡觉,你可能很难理解,一个杀人犯居然能够安稳的在家中睡觉,说明他内心根本没有丝毫的愧疚感、罪恶感,对他而言就是一次冲动下的失误行为。其父母知道儿子杀人,却没有报案或是劝其自首,可见家庭整体法律意识匮乏。
感情状况
同时,这两个罪犯都有一个共同点,近期感情不顺利,据家人介绍,温州这位滴滴司机长期处于单身状态。心理学家指出,当一个人长期感情不顺利,会产生抵触情绪,也就是主动减少与异性的接触,而减低与异性的接触频率,最终导致他们丧失与异性正常相处的能力,也就很容易出现暴力倾向。那么如何理解这种暴力倾向呢?
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社会学家菲吉·奥斯托斯基在大学报告中指出,暴力倾向可以让人获得短暂的社交优势,是一种高风险高收益的举动,与性格养成有一定的关系。由于受害者并不知道罪犯此刻的心理状态以及性格,被挟持后往往会剧烈反抗,而这种反抗行为恰恰点燃了他们感情不顺利的怒火,瞬间成为了发泄对象,在实施犯罪行为后,他们又会在极短的时间内恢复平静。
占有欲(Possessive)
心理学家指出,从另一个角度分析,占有欲(Possessive)可能是他们杀人的主要动机。滴滴打车的社交属性不言而喻,很多时候我们会和滴滴司机一路上侃侃而谈,就像网友见面一般,我们都很享受这种感觉,其实危险就暗藏其中。
从心理层面分析,滴滴私家车其实是一个相对而言私密的空间,对于司机而言是自己的独立空间,具有一定的占有欲,而并非大众眼中营运工具。简单的说,这个车就是司机的私密空间,我们不知不觉进入了一个陌生人的独立空间,这个过程其实很可能触及别人内心的隐私。不同的人占有欲也不同,对于占有欲望过强的人而言,无法忍受这种分享,便很可能采取过激行为,杀人与否也就是一念之间了。
因此,对于未来的出行工具,到底应不应该具有社交属性值得整个社会去思考,你认可今天的分享吗?
作者
第一心理主笔团 | 神奇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