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必须永远是家庭教育的“主角”

文 / 光明网
2018-07-25 18:27
父母必须永远是家庭教育的“主角”

★个案简介:

东东今年15岁,在烟台某技校上学。15年来,由于家长的溺爱,东东一直过着唯我独尊的生活。

从东东出生起,一家三口便跟爷爷奶奶住在一起。爷爷奶奶对东东百依百顺,家里有什么好东西,先想到东东;对于东东的要求,老两口也总是无条件满足。

东东爸对这种教育方式十分赞同,尽管妈妈无数次对爷爷奶奶进行劝阻,想尽办法让两位老人明白如此溺爱孙子只会害了他,但并未起到效果。

父母必须永远是家庭教育的“主角”

在东东7岁时,妈妈下决心在外面租房子,把东东接了出去,远离爷爷奶奶的溺爱。

但为时已晚,东东的习惯已经养成,他对任何事都随心所欲,完全按自己的意愿行事。因为爷爷奶奶有求必应,东东从来不缺钱,以至于只要父母稍有让自己不称心如意的地方,东东就会离家出走。

这些年来,妈妈无数次找东东谈心,一遍遍指出东东的缺点,希望他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改正。每次都是她正在批评教育、东东还不能理解接受时,爸爸就前来阻挠。他不允许任何人说自己的儿子不好。他想不明白,别人家的妈妈都觉得自己的孩子是世界上最好的,为什么自己的妻子总觉得儿子不好。

对此,东东妈心中万般无奈。她很想教育儿子走正道,可始终与丈夫一家人的教育方式有分歧。原本是教育孩子的问题,最后却发展成夫妻两人无休止的争吵。

就在几星期前,因为妈妈拒绝了东东要钱的要求,东东到现在也没回家,甚至连一个电话都没打给妈妈。

★专家支招:

这是典型的421家庭结构下的亲子教育问题———溺爱出逆子,这也是中国独子家庭普遍存在的亲子教育“痼疾”。

父母必须永远是家庭教育的“主角”

第一步:“家庭亲友团”倾听父母及孩子的心声。

确认一位爸爸或妈妈身边最值得信赖的朋友(最好是爸爸的知心朋友),作为“桥梁”人物,与某位家庭亲子教育方面拥有丰富经验和高度热心的专业人士共同合作,一起走近父母及孩子身边(必须想尽一切办法找到孩子),创造安静舒服的私密空间,分别与爸、妈、儿子做单独的交流,且做一个彻底的倾听者。无论父母及儿子说什么,都不要打断,耐心地听,不做任何分析、判断、评价和支招。目的有三:一是充分了解家庭情况,通过倾听,仔细观察父母及孩子的内心世界;二是给三人以情绪宣泄的机会,从而缓解亲子之间的内心冲突及情绪对抗;三是尝试让父母及孩子认可接纳“倾听者”,可称之为“家庭亲友团”“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通过倾听,为日后外界力量———“家庭亲友团”的“家庭介入及适度干预”做好充分准备。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1、切忌在不了解家庭具体情况及成员性格的情况下,通过正式组织(如妇联、专业咨询机构、学校等),以兴师动众、大张旗鼓的姿态介入家庭当中,容易适得其反,激化家庭矛盾和冲突。2、解决这家问题的突破口是父母,“家庭亲友团”先与父母反复沟通交流,慢慢化解“矛盾结”,在达成共识后,再进一步深入了解孩子及两家四个老人的具体情况,此前最好不要惊动两家四位老人,避免问题复杂化。

第二步:引导父母及孩子一起走出家庭,适当参加“家庭学习社团”活动。

421家庭亲子教育问题,恰如“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15岁儿子身上的毛病、习气、性格等因素是日积月累的结果,已经无法通过家庭成员自身的能力解决,必须通过家庭外界力量———“家庭亲友团”,适度介入和干预才能有效解决。希望在“家庭亲友团”的引导下,尝试让父母带着儿子参加一些社会声望及口碑良好,有影响力的“家庭学习社团”组织活动,不断提高父母在亲子教育方面的意识和能力,重新建立起正确健康的家庭成员关系。

第三步:“家庭亲友团”定期提供解决方案。

改变421家庭亲子教育问题,是一个长期“奋斗”的过程,已进入“青春期”15岁的儿子,其价值观、思维方式、生活习惯、人格结构已基本形成,一些不良习惯很难矫正,需要“家庭亲友团”针对孩子及家庭一个个大大小小的“矛盾结”,定期与父母沟通交流,做恰当的心理及能力辅导,在“家庭亲友团”的指导与带领下,鼓励父母与孩子一起面对自身问题,共同提出解决方案,从而慢慢去影响和改变两家老人的不良教育方式和习惯,争取让“老人家”成为一条战线的支持者,而不是对抗者。

牢记:无论父母工作多忙,都必须永远是孩子教育的“主角”,不可推给“老人家”,否则,后患无穷!

第四步:养成家庭周末共聚的习惯。

希望父母利用节假日及周末时间,带着孩子一起旅游或周末郊游,创造温馨和谐环境与孩子共处,不断增进感情,父母与孩子共同成长。在此顺便推荐家长们,可以看看中国公安大学李玫瑾教授关于家庭教育的讲座视频。烟台大学 袁红玉

版权声明:图片来源于网络,图文无关。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