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是什么决定了孩子的性取向?

文 / 家有宝宝学心理
2018-07-19 21:26

人的性取向究竟是先天决定还是后天形成的?对此,学术界一直没有定论。

然而,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曾提出过一个相关理论叫做“俄狄浦斯情结”(Oedipal Complex),俗称“恋母情结”。这个理论源于希腊神话中俄狄浦斯弑父娶母的故事。这种理论声称,孩子的童年经历很有可能决定了孩子未来的性别身份(即孩子认为自己是男性、女性还是其他性别)和性取向(即异性恋、同龄恋、双性恋或其他)。

心理学:是什么决定了孩子的性取向?

图自网络

俄狄浦斯情结理论认为儿童在3岁以后性心理发育需要经历以下过程:

1. 被异性父母所吸引

在3岁以后,孩子会逐渐感受到对异性父母的爱慕。比如男生会说“我的妈妈是最漂亮的”,而女生会说“我长大后要嫁给爸爸”等类似的话语。异性父母就是孩子选择的第一个性对象。而这个时候,孩子就会对同性父母产生嫉恨。男孩会想,为什么妈妈身边睡着的是爸爸,不是我?而女孩也会想,为什么爸爸身边睡着的妈妈,不是我?

然而,此时的孩子也会逐渐注意到爸爸和妈妈之间性器官的不同。男性孩子会本能地认为,妈妈身上之所以没有阴茎,是因为被“阉割”掉了。于是,他会开始害怕,自己因为想抢占妈妈,会被爸爸 “阉割”。弗洛伊德称这种心理现象为“阉割焦虑”。而女生也同样,注意到自己没有某种特别的器官,她们同样会认为自己也被母亲“阉割”了。

心理学:是什么决定了孩子的性取向?

图自网络

2. 对同性父母的认同

以男孩为例,男孩的“阉割焦虑”使得他们开始惧怕自己的父亲,即便对母亲仍然有着抢占的欲望,但因为深知自己身体上的力量不如父亲,他们会转而开始变得认同父亲,将父亲的男性特质内化,以此缓解内心的冲突以及“阉割焦虑”。在这个过程中,男孩逐渐形成了成熟的性别身份(认为自己为男性),并成为异性恋。

弗洛伊德认为,如果男孩在这个过程中没能成功解决俄狄浦斯情结,男孩就有可能认同母亲而非父亲,最终发展成为同性恋。女孩则相反,如果女孩认同了自己的父亲,则会发展为同性恋。

心理学:是什么决定了孩子的性取向?

图自Pexels

我们可以看到,在弗洛伊德的观点里,异性恋是“正常”的性心理发展结果,而同性恋是发展受到抑制、非成熟的性取向。

然而,弗洛伊德的理论只是众多理论中的一个,在之后遭受到了不少质疑。已有诸多证据表明,性取向是存在生理基础的。

早在1991年,神经科学家就发现直男和同性恋男性的下丘脑的大小存在差异。近期,科学家们发现有两个基因变种(SLITRK6和TSHR)在同性恋男性身上更加常见,这意味着这两个基因变种很有可能对男性的性取向有影响。

换句话说,这表明人的性取向很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是由先天决定的。不过,拥有这两种基因变种的人,也不是百分之百是同性恋,只是增大了他们成为同性恋的几率。

目前学术界对于人性取向的形成仍然没有定论,弗洛伊德的理论不是权威,也绝不是真理。但无论性取向的形成是出于何种因素,作为父母,我们都应该选择尊重孩子,无论孩子的性取向和性别身份是什么,我们都应给予孩子施展自己个性、寻求自己所爱的权利。这样的态度才是正确且健康的。

以上。

欢迎关注头条号"家有宝宝学心理”——全网超过400万用户信赖,专业的亲子育儿心理社区,陪伴你和宝宝幸福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