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林斯顿毕业、硕士、国际银行工作,内心却极度自卑
我的一个朋友薇薇安,她是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金融硕士,毕业后回国,在上海一家国际银行工作。相貌端正,温婉有礼的她,在外人看来是非常光鲜、出色的。但是,深入接触之后,才发现,其实她的内心非常地敏感和自卑,总是担心做错事。
有一次,我们约好喝下午茶,她因为堵车晚来了10分钟,就一个劲地解释,说sorry。我们当时都没把这事放心上,事后过了很久,有时她还特意提起并且表示非常抱歉。
工作上也如此,如果小组的项目出了丁点问题,她就会变得非常慌张,不停地检讨,弄到最后,别人自然乐得把责任都推到她身上,让她苦不堪言。
原来从小,她的爸爸妈妈就爱把她跟别人家的孩子作比较:
她考试考了第三名,她的爸爸就会说:“不要翘尾巴!你看看你姑姑家的孩子,人家年年考第一!”
她十岁时钢琴考了八级,她的妈妈还指责她:“你真是不争气!邻居家的玲玲,都考到第十级了,你怎么这么慢?”
她毕业后回国找了份不错的工作,本以为会得到爸妈的肯定,哪知爸妈对她说:“你看你表妹,同样跟你留美回国,人家现在是事业、家庭双丰收。你呢?薪水也没见得比你表妹多多少!男朋友?连个影子都没有!这让我们在亲戚面前抬不起头啊。”
爸爸妈妈的比较,让薇薇安活的很累。
家长把自己家孩子与他人家孩子作比较,一般作的都是“非成长性比较”。
什么是“非成长性比较”呢?
它指的是破坏性的、非建设性的,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比较。
有一个很简单的判断方法:如果比完之后,不仅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地成长,反过来还导致孩子变得更自卑,这样的比较,就是非成长性比较。
自卑的孩子,很容易把父母看不起他,内化为自己看不起自己。往往从怀疑自己的能力,发展成不能适度地展现自己的能力;从害怕与人深入交往,发展成孤独地自我封闭。
除此之外,孩子如果经常被与他人做非成长性比较,时间久了,还会变得过度心惊胆战,不敢去挑战高难度的任务,并且总希望得到外界对他的肯定。读书的时候可能会去讨家长和老师的欢心,长大工作后费尽心思讨领导、同事的欢心,组成新家庭后,又去讨丈夫或妻子以及对方父母的欢心。如果对方不喜欢自己,自己就会很自责,总觉得是自己能力不足或疏忽所致,那这样的人生,是非常地不开心的。
爸爸妈妈既然已经发现了非成长性比较会给孩子的未来带来这么多的困扰,那接下来该如何做呢?
首先,停止对孩子作非成长性比较。
然后,引导孩子在缺乏自信时要与自己作比较。
读小学的时候,曾经是老师心目中得意门生的云翔,上了重点中学后,因为高手云集,他又未能立刻适应新的学习环境,于是变成了班上最不起眼的人物。强大的心理落差,让他很受挫。
他的妈妈及时地发现了问题,对他进行引导,“不要总是沉溺于同同学的比较,可以先考虑跟自己比,每天比昨天适应多一点老师的教学方式,每天比昨天多进步一点点,其实拿现在的你跟过去相比,你已经是相当的坚强啦。”
最后,云翔慢慢建立起对自己学习能力的自信,成绩也逐步提高了。
记得心理学家岳晓东在《登天的感觉》一书中曾经说过:“当一个人在与人比较中尽获自信时,他要学会与自己比较来获得自谦;而当他在与人比较中尽获自卑时,他要学会与自己比较来获得自信。自信与自卑是人自我感觉的天平,其操作的原则是平衡产生美。”
爸爸妈妈从今天起,请停止对孩子进行非成长性比较;如果您发现孩子在某个方面比较自卑,这个时候,要引导他与自己作比较,来慢慢建立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