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父亲是“苦牛” 更是“福牛”

文 / 中国教育新闻网
2018-06-28 12:13

父亲降生于兵荒马乱、生灵涂炭的1938年。一天,爷爷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见一头牛,黑黑壮壮,从天而降,落入寒门。不久一个男婴在这个北方农村小院破旧的老屋出生了。

人要有一双勤劳的手家庭教育:父亲是“苦牛” 更是“福牛”

从刚刚拿得起劳动工具时起,父亲就要跟着哥哥姐姐到村里村外捡柴拾粪,跟着大人下地。穷人家里的孩子,每天都有各自的活儿,完成了不一定得到奖励,完不成则必是一顿责骂或惩罚,淘气懒惰的还会挨顿打。那个遥远而贫瘠的年代,太多中国家庭奉行的是“棍棒底下出孝子”。

父亲的人生第一课体会了劳动的艰辛与快乐,学会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也学会了分担家庭中所应该承担的责任,浅尝生存的不易。他也把这样的观念实践到自己子女的成长教育中。于是,在我很小的时候,也接受了来自家庭的劳动教育:从叠被子扫院子,到洗碗喂鸡;去粮店背上十斤八斤粮食,十来岁时蹬着小板凳蒸馒头;逢年过节在大洗衣盆里用小手洗床单;个子刚刚能担起水桶时,我就独自挑着两个多半桶水,晃晃悠悠地从街上担回家;小小年纪居然还能用双手搓莜面鱼儿,每只手可以搓三四股,这绝对是个技术活;此外,还兼职家长助理,陪哥哥哄妹妹。

小妹出生后,妈妈刚休完56天产假,就急急忙忙去上班了。说好来看小妹的小姨还没到岗,只好由正读五年级的我请了一周假,在家照看出生只有两个月的小妹。我在小学毕业前,几乎什么家务都能独立完成了,这也是我的人生第一课。我家似乎更多地关注的是孩子们的劳动能力,而不是学习,更不是成绩。

很多年后,当我成了家,面对各种家务时,似乎没有发过什么愁,这大概就是源于我们家最早的教育——劳动,源自父亲血脉中对孩子的最朴实的教育理念。他常说:“一个人要有勤劳的双手。如果一个人好吃懒做,就什么事也做不好了。”劳动几乎是我的人生底色,劳动也磨炼了我不怕吃苦的精神,使我更能接纳生活的琐碎,更加热爱生活了。

人要有一颗善于思考的大脑家庭教育:父亲是“苦牛” 更是“福牛”

父亲接受的早期理想教育居然来自“看大戏”。村里的戏台逢年过节总会有一些娱乐演出。父亲小学三年级时看了一出戏,定格在脑子中的是“落魄书生考状元”。于是,一颗种子播撒在他幼小的心里——考状元。

接下来,有了他和5个小伙伴一起徒步翻山越岭,一路风餐露宿地进城考中学的艰辛和快乐;有了第一次金榜题名的荣耀与激动;也有了因交不起几元钱的伙食费,被学校大喇叭播报暂停伙食的尴尬和羞涩。也正因如此,要强的父亲更懂得珍惜读书时光。他一生都把奶奶为给他凑学费去当“月嫂”挣得5元钱的往事深藏于心底。那是一份融入血脉的责任,以及奶奶对儿子读书的鼎力支持。

当改变命运的高考刚刚结束,父亲当了一个暑期的搬运工。暑期结束时,父亲怀揣着浸透汗水的40元人民币,背着简陋到令人心酸的行李,带着兴奋和憧憬坐上火车去北京,上大学。

如果说我们身上还有一些执着向上的学习精神,那更多应该是来自父亲。小妹大学毕业后有了一份很稳定、很安逸的工作。按说接下来该恋爱成家,过舒适的小日子了。但父亲总认为过那种一眼看到底的日子不是什么好事,年轻人贪图安逸不是他所希望的。他动员支持小妹复习考研。经过艰苦的努力,工作了的小妹又从张家口考到了北京,留在北京工作,又继续读了博士,走上了学术研究之路。小妹常开玩笑说:“是爸爸把我逼进北京城的。”

父亲总对我们说:“人的一辈子就是要拼搏上进,不能懒惰。有人是行动上懒惰,有人是思想上懒惰。不思考的大脑就是懒惰,懒惰也是一种颓废。”在父亲的影响下,我一直告诫自己要不断努力,充实而有意义地度过每一天。父亲常对做教育工作的我说:“要学会思考,善于引导学生,多鼓励学生,不仅要教学生学习,更要教学生做人。作为老师,千万不能只看重分数。”

人要坚韧向上家庭教育:父亲是“苦牛” 更是“福牛”

父亲教过书,做过政府机关的公务员;当过民警,也去农村蹲点搞过“四清”;当过大型国企管理人员管过销售,也在中外合资企业中负责过生产。丰富的人生经历练就了他坚韧向上、不畏艰难困苦的品质。父亲常说:“爸爸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我把这句话铭刻在心间,并把它作为自己奋力前行的助推剂。

父亲吃过很多苦,但最大的困难、最大的心痛是哥哥的意外不幸。我常常想起史铁生写他母亲的一句话“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其实,在父亲那里又何尝不是呢?以前我没有见过父亲落泪,但我知道他在哥哥大病住院期间,曾独自无助地流泪。父亲毫无怨言,日复一日地照顾着不幸的儿子,使他尽量多地感受到家庭的温暖、父爱的呵护。

因为必须在家照顾儿子的起居生活,父亲无法抽身旅游,甚至不能像别的老人一样每天自在悠闲地下棋、遛弯。当我们反复建议他年纪大了,不如把哥哥送到养老院。一向果断的父亲犹豫了,然后又果断地拒绝了。在他看来,照顾儿子既是来自血脉深处本能的爱与不舍,又是作为父亲的责任与担当。

照顾哥哥的空隙,父亲坚持每天练习书法、拉小提琴、写日记。用行动诠释“用一生去学习、去努力”。这几年,他足足写满了20本厚厚的日记,有回忆,有时评,有感怀。一个偶然,我发现父亲的日记本扉页上居然记着家里大大小小成员的生日。

父亲拉小提琴主要是自学成才。一次,我听父亲拉《二泉映月》时,觉得曲调里少了些凄凉多了些仓促,便好奇地问:“今天怎么是这样的感觉?不像是《二泉映月》的味道呀。”父亲忙解释:“锅里炖着肉呢,惦记着怕煳了。”

我常对女儿说:“你要是在练钢琴时有姥爷这种见缝插针的精神,还有什么困难呢?”女儿本科、研究生学的都是音乐教育。每次放假回来,父亲总会和女儿认真学习一些音乐知识技巧。父亲拉着小提琴,女儿弹钢琴伴奏,非常温馨。女儿说:“我们这个年龄的同学能和姥爷玩在一起的没几个。”言语中透着对姥爷的敬佩。我有时也会为父亲助兴唱上一曲。

就像当年爷爷梦到的那头牛,父亲为社会、为我们这个家辛勤耕耘了一辈子。他用言行实践着“勤奋努力,坚韧向上”的人生信条。我对父亲除了那份来自血缘深处的爱,更多的是对他的无限尊重和敬仰。(作者 龙涛 单位:河北省张家口市第十六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