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最新纪录片:爱买很贵的高级化妆品,说明你内心很自卑?
话说,今年BBC又拍了一部新的纪录片,叫“The Truth About Looking Good”《驻颜有术》,通过一系列实验来探讨美容品背后的真相。
听上去就充满了八卦的气息对不对!
50块和5000块的美容品背后,莫非有什么“不可说的秘密”?
豆瓣网友看完后,整理出影片的部分结论:
1.保湿根本没什么用,越贵的越没用,真正延缓皱纹和黑斑的是少晒太阳;
2.买高级化妆品源于你的自卑心理,给你一个心理作用,通过一系列的营销手段提升你的自尊心和存在感。
3.粉底越便宜的越好用,眼影和睫毛膏一定越贵越好。
等一下,这3个观点也太颠覆常识了吧?
擦保湿霜根本没有用?
买贵的化妆品是因为自卑?
彩妆品好不好用,和价钱高低有必然联系?
在准备好一吨吐槽之前,我们先来看看这部纪录片,到底说了些什么。
女主角Cherry Healey与独立科学家合作,首先从“买”这一步入手,
通过测试结果,讨论美容品的外包装和营销推广对于销量的实际影响。
消费者真的会因为包装好看、柜姐仪表不错,就增加购买欲吗?
答案是:当然!
当产品看起来更加高端、更有科学研究背景时,销量增加2倍。
那购买平价产品和高价产品的人群,分别是什么样的?
答案是:自尊心高的人更愿意去买便宜的开价产品,而自尊心低的人更愿意去买高档护肤品。
科学家的理由是:购买高档美容产品的人,往往自我感觉很糟糕,这就刺激了他们的购物欲。
甚至搬出了心理学上的一种理论,叫做“自我差异理论”——现实中的我和理想中的我。
好吧,所长的理解是:你看到明星、名模在用这款产品,你内心想变得和他们一样光彩照人,所以你也不由自主花大价钱去买同款。
对这样的解读,所长表示存疑,先丢几个知乎网友的观点,希望大家稍后讨论起来。
好,说到高价的化妆品,片中的专家继续开启颠覆三观的diss模式。
首先被喷的就是——几乎所有人的入门级护肤品,保湿霜。
保湿霜再基础不过了吧?
从所长童年时的孩儿面、郁美净,到高中时的小护士、卡尼尔,再到后来的各种中档、高档品牌,保湿类产品一定是全年365天必备的单品啊!
现在你们跟我说,擦了30年的保湿霜“效果一直被普遍高估了,它的作用真的相当有限,只能起到暂时的补水效果,从长期来看没有任何用”???
哦,人家还补了一刀,说所有润肤霜的成分中,都是甘油在起主要作用,我们只要选甘油含量高的就行,否则再贵也没用。
(那是不是直接擦药房买的甘油就行?)
另外,专家再补刀:
真的没有科学证据证明,长期使用保湿霜能改变皮肤的健康程度。
……
提一下,英国专家用来做消费者盲测的三款保湿霜,分别是德国妮维雅、美国倩碧黄油和范冰冰带火 的“法国大宝”Embryolisse。
emmmmm……虽然所长个人一直觉得法国大宝润而不油刚刚好,但居然被专家diss了,好的吧……
刚才在保湿环节遭遇了重创,不要紧,我们接下来看看防晒环节,或许人生会有转机?
专家劈头一个观点丢下来:想要不长皱纹,请坚持不晒太阳。
因为皱纹形成的原因中,长波紫外线(UVA)占了75%;剩下25%是污染、吸烟等原因。
这个爱补刀的专家又说了:年龄不是长出皱纹的必要条件!
如果有一个人从出生就没怎么晒过太阳,那么这个人一直到80岁都不用太担心皱纹的问题。
所以,即便你生活在纯净无污染的环境,无不良嗜好,也必须坚持天天擦防晒。
……从今天起,我决定在家办公,窗帘拉得紧紧的那种。
接下来,女主和美妆专家矛头一转,搞起了彩妆品牌。
也是一系列的彩妆品盲测环节,
据说大家面对迪奥200多元的唇彩和几十块钱开架唇彩时,都选择了开架便宜那一款;
80元不到的芮谜粉底,比300元的MAC粉底更好用……
由此专家得出结论:便宜的唇彩、粉底液,也可以赢过大牌!
那么省下的钱买什么呢?
去买贵的眼影和睫毛膏,这些更值得好好投资。
我知道,我知道,看到这里大家一定有无数相反的例子要脱口而出了对不对!
欢迎在下面给所长留言讨论!
一起来打一打专家和BBC的脸啊。
纪录片的最后,居然熬出一锅正能量鸡汤。
专家和女主通过又一个小测试告诉大家:我们在他人眼中,比在自己眼中更好看。因为我们时刻都有提升自己外貌的压力。
比如说你黑头多、毛孔大,那你会天天照好几遍镜子观察它们,越来越在意、越来越焦虑、越来越讨厌自己的外表。
可对于他人来说,你在人际交往时的性格魅力,其实比黑头、毛孔更能影响你的外貌。
是不是感觉主题一下子就升华了?
所长认为,这个测试总结来讲就是一句话:
很少有人会像你关注自己一样,那么密切地关注你的外貌。
与其过分在乎“美不美”,不如做好“言行管理”,举手投足间散发魅力。
嗯,买护肤品这件事儿,你怎么看?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