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第七期之《各地身体语言的差别》

文 / 本人李曦
2018-05-07 08:02

想学行为心理学吗?关注我一年内让你学会。本期为第七期,主讲《各地身体语言的差别》

心理学第七期之《各地身体语言的差别》​因时因地而异,关于肢体语言的跨文化研究表明,在肢体语言的表达习惯和外在表征上,世界各地因为文化环境和传统习惯的不同存在很大的差异。比如说,要表示同意、认可或允许的意思,在中国,日本,美国法国澳大利亚等大多数国家都可以用点头来表示,但在尼泊尔、斯里兰卡、爱斯比摩等一些国家,却是用点头来表示反对、否定和批评。即便是在一个国家,由于各地群众的风俗习惯文化传统宗教信仰的不同,也会对相同的肢体语言有不同的理

解。
心理学第七期之《各地身体语言的差别》

比如,在我们国家上陕西河南、北京等北方地区或汉族人居住的地区,用手抚摸小孩子的头,被认为是大人对小政关心和疼爱的一种表现,而在西藏、云南、四川、新疆等个别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抚摸孩子的头则被认为是一种无礼和蔑视的一种行为。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因此,我们在与他人交流的时候应当注意类似的问题,下面就介绍身体语言的一特征。 误区1:眼神交汇 注意对象:远东特别是日本和韩国人 注意事项:日本和某些其他的亚洲国家认为过多的眼神对视意味着挑衅和无礼。因此注意在这些国家减少眼神接触。 误区2:挥手作别 注意对象:在地中海周边的欧洲国家和拉丁美洲的北美人士 注意事项:美国人将挥手视为告别,然面在上述这些国家却表示否定。所以在这些国家最 好慎用这些姿势。 误区3:触摸别人 注意对象:任何人,无论在哪里。 注意事项,在一些地方的习俗中,当你要说话时,拍拍他的手臂,或者将手放在他的肩骑上,甚至手上,都是非常自然的。这些纯真无邪的举止常常意味着信任或是赞成,它是有力的强心剂,在交流沟通中也有助于突出重点。
心理学第七期之《各地身体语言的差别》​但它们有时也会带来伤害或烦恼,关键就在于你面对的对象是谁,一般说来。在“触视”这一礼节上,按国家和地区的不同,全世界可大致分成以下种: 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在是否触模方面,有些国家和地区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其差异如下:(1.)几乎不触模 在日本美国、加拿大、英国、斯堪的纳维亚和其他北欧国家,以及澳大利亚和爱沙尼亚这些地方.除一些重要的特殊情况,人们之间很少身体性的接触,如果你想向日本人表示友子或者祝贺的时候,注意避免热情地拍他们的背,也不要用手臂抱着他们的麻膀,否则他们会感到很不自在。 (2.)有一些触摸 在法国、中国、爱尔兰和印度这些国家,人们比较接受触模这种方式。 (3)触摸 在拉丁美洲、意大利,市腊、西班牙、葡萄牙、俄罗斯中东和其他一些亚洲国家,触摸这种方式很普遍,人们对它也要包容得多。事实上,有些阿拉伯国家的商人与你井肩走的时候,甚至会拉着你的手,以示对你特别的尊敬和亲善。

心理学第七期之《各地身体语言的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