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式评价是家庭教育非常有效的方法
最近,宁波一对二胎夫妻晒出一张“分工表”在朋友圈炸锅,朋友们纷纷留言,“太拼了”。该父母为了带好自己的一儿一女,用精细化的计划,制定详细的任务清单,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其中包括孩子学习了哪些新单词,投篮几次,发脾气了吗……他们将计划表格贴在冰箱上,每天一换,时间跨度从早上7点到晚上9点,有明确的监督分工和完成情况记录,尤其是一句爸爸妈妈少玩手机,多陪伴触痛很多家长的神经,所以一下子火了,收到一堆赞。
这样的方法值得很多家长学习借鉴,主要有以下几个优势:
一是自身做起。该父母都是“手机控”,和普通家长一样,回家爱看手机,无聊就会拿出手机玩游戏,看视频,孩子就会凑过来看。于是决定从自身做起,特地约定“少看手机”,并写在纸上,这是自我约束和监督,同时接受孩子的监督,我们家长监督你,你也可以监督我们,他们将手机放在茶几上,除了必须的工作事务外,尽可能不去碰。很多家长当孩子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从没有从自身的角度去思考,更没有为了孩子去改变自己的一些陋习,其实孩子的身上就是家长的影子,改变要从自身做起。
二是分工监督。家长将孩子从起床到睡觉都有明确的时间安排,并有父母的监督,分工非常明确,什么时候吃饭、什么时候外出运动、什么时候看电视等,都有明确的要求。其实,很多家长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更有自己的专长,要是能结合父母的特长有计划的培养孩子更出色。
三是落实要求。对于每一个时间节点完成什么内容都有一个完成情况评价,同时每天认识一到两个新单词,复习昨天的单词,每天争取投篮10次等,都有明确的要求,尤其是“今天发脾气了吗?”更有次数的记录。每天评价情况,睡前问一问,是否都已经完成?
四是适当惩罚。孩子的成长道路上不可能一帆风顺,从公布的任务单看,当天孩子也发过三次脾气。对于孩子的不听话,他们有自己的家法——竹稍,据说是爷爷奶奶传下来的,只在孩子爸爸身上使用过,据说效果显著,当然,家里人还是以口头教育为主,目前还没有使用过。
如今很多家长在自己孩子的教育上非常用心,有非常详细的培养计划,有的甚至将陋习的转变和取得的奖励结合起来,为的是孩子好习惯的养成,孩子的问题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没有方法,更没有坚持,从该夫妻的做法看,虽然坚持时间不长,但一些变化非常明显:儿子学会了自己吃饭和刷牙,效率提高了,每天能在8:10出门,赶到单位吃上早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