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几个有关拖延的概念,思考几种应对的方法

文 / 慧用科技
2018-02-05 10:45

本文以美国心理治疗专家威廉·克瑙斯的《终结拖延症》一书为基础,参考了一些网上的文章,并结合了个人的思考。

了解几个有关拖延的概念,思考几种应对的方法

《终结拖延症》是2011年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书中提到了应对拖延的三种方法(认知方法、情绪方法、行动方法),在阐述三种方法之前,我们先简要了解拖延的三种分类。

一是期限拖延,这类拖延应该来说非常普遍,我们常说的“Deadline 是第一生产力”就与此种拖延有关。产生这类拖延的主要原因是人们往往会认为“时间还早”,直到最后感觉到明显快要完成不了任务时才意识到要有所行动。

二是自设障碍类拖延,这类拖延较为普遍,往往影响也比较大,主要表现是为必须要做的事情寻找借口和理由。这类拖延容易导致逃避、紧张等不良情绪,在面临此类拖延时要格外留心。

三是分心拖延,这类拖延在信息时代显得尤为突出,我们每天都被海量的信息包围, 有数不胜数的事情可以“操心”,这也导致了我们在完成任务时分心,效率低下,对任务的后续进展造成严重影响。

以上便是常见的三种拖延类型。有了这三种拖延的概念,我们在面对具体的拖延时才能有一个清晰的认知,从而找到相应的解决办法。

《终结拖延症》一书中谈到了应对拖延的三种方法。

一是认知方法。认知方法强调的是要从客观角度观察自己的行为和拖延的情况,从而确定是否需要做出相应的改变。五步改变法是认知方法中一个较为有效的措施,这五步分别为:觉察(客观角度观察审视拖延,梳理自己的拖延情况)、行动(用意志力强行对抗拖延,这个阶段相对会比较痛苦)、调节(在拖延与行动中做协调,比如积极完成3天的任务,允许自己拖延1天,这是一个适应的过程)、接纳自己(接纳自己在战胜拖延中的不足,这样能增强心理上的忍受能力)、自我实现(从与拖延对抗的过程中找到达成“自我实现”的改变和小事,强化这些改变带来的“成就感”,从中获取持之以恒的能量)。

二是情绪方法。书中在谈到这种方法的时候主要讲的观点是情绪是不稳定的,我们要用理智控制好情绪,但是过于理智的控制会造成反弹,我们在理智地控制情绪时应当学会“哄”情绪,即适当地“礼让”情绪,比如听几首歌,打会游戏,等高兴了再继续工作。

三是行动方法。作者在这里的观点和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有点类似,就是“知道要战胜拖延”和“实际用行动克服拖延”要统一起来,在拖延还在酝酿之时便马上采取行动,不让拖延滋生,也不给找借口的机会。在这个方法中,作者还讲了几个可供参考的措施,即“五分钟原则”,这个原则要求在做重大事项的时候,首先安排好第一个五分钟做好哪几个部分,在第一个五分钟做好后,再规划第二个五分钟,以此类推。这样做的一个好处是可以克服心理包袱,因为每个五分钟的任务都非常简单,因而产生自设障碍的拖延概率会有所降低。

以上便是我从《终结拖延症》中获得的些许收获,与大家分享,如果感兴趣可以阅读原书。